|
|
湖师大学子暑期实践报告数字森林:树木信息扫码就知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6/4 14:25:44 | 【字体:小 大】 |
金米吧从安新到雄县的道路两旁整齐排列着一棵棵树苗,从路边望向远方,一幅绿色的图景铺展开来,绵延不绝。在绿树的环绕之中,一座暖黄色的二层小木屋格外显眼,木屋的墙上挂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秀林驿站”。近日,湖南师范大学赴雄安新区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团成员来到“千年秀林”进行走访调研。“千年秀林”工程是中国雄安集团投资建设的第一个重大基础项目,将在雄安新区的城市版块间形成“生态缓冲”的作用,打造以近自然林为主的森林体系,并与白洋淀生态环境的治理相结合,形成“蓝绿交织”的城市格局,蓝绿空间占比将达到70%。
沿着步道进入森林,林边的木牌上详细记录着树木的种类、株数以及密度等信息。林中的每棵树上都挂着一张二维码,“它相当于每棵树自己的身份证。”工作人员介绍,这也是“千年秀林”的一大亮点——数字化管理。截至2019年4月,雄安新区已经完成了30万亩,1200多万棵树。雄安新区运用大数据、区块链和云计算等技术建立起了一套雄安森林大数据系统,可通过它查询苗木的种类、产地、生长信息等,并进行全过程的生长监控,实现对苗木质量、施工进度与工程质量的精准监管。植被覆盖率目标是提高到40%。
调研队员随机选择一棵树扫描二维码,软件显示出植物种类为油松,近两个月里,经过7次除草,浇过15次水,进行过4次病虫防治,目前高度是381厘米。此外,植树人员、监理人员的姓名,树木移植的时间和坐标,每次除草人员、浇水人员的姓名等信息均记录在案。
雄安新区自规划之初,便提出了“数字城市”的概念,数字森林是数字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一环。“这在全世界还是首次应用。”工作人员介绍,数字森林以CIM(城市信息化模型)为平台,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大规模存储技术为基础,以宽带网络为纽带,运用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遥测、仿真-虚拟等技术,对森林进行多分辨率、多尺度、多时空和多种类的三维描述,即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把森林栽种、生长的全部内容在网络上进行数字化虚拟实现。“地上栽一棵树,网上就多一棵树。”
据中国雄安集团编制的《雄安新区造林工作手册》介绍,新区造林实行“投资人+施工总承包”模式,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和市场调节作用,突破以往政府财政全额投资的传统造林模式,形成“共建共享、充满活力、可持续造林”的长效机制。“新区用区块链技术,研发了造林项目资金管理平台系统。”雄安集团生态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调研队员们,“通过这个平台系统,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秀林每一分钱的具体流向。”为了将“千年秀林”项目打造成“透明雄安”样板,新区创新监管造林资金,对项目专项资金流向进行实时动态监控,确保专款专用。
调研队员经过走访调查后了解到,据雄安绿研智库初步测算,仅大清河片林一区造林项目,一年可截留雨水6.4万吨,吸收大气污染物318.9吨(相当于9万辆小汽车一年排放量),吸收二氧化碳2858吨,释放氧气2077.7吨。
《湖南省国土绿化状况公报》显示,我省森林覆盖率已达到59.64%,远超全国21.66%、全世界31.8%的平均水平。相信雄安新区“千年秀林”项目的科学化、数字化管理模式,将会为我省城市绿化管理提供新思路,促进我省绿化质量不断提高。(记者 胡泽汇 新湖南媒介工作室 柳集文 李浚哲 王菽同指导老师 肖赞军 王云 )
|
植物种植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个植物种植: 社会实践心得体会3 下一个植物种植: 没有了 |
|
|
栏目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