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陵演员表原标题:“五共同+五融合”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长江师范学院生物工程与现代农业特色学科专业群校企协同育人侧记
长江师范学院重庆市级特色学科专业群“生物工程与现代农业”以“新农科”建设为引领,构建校企协同育人“五共同+五融合”模式,为地方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应用型农林人才。
一是校企共同制定培养目标。立足学科专业与产业的无缝对接,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共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共同修订了2017版和2019版人才培养方案,植入“现代农业概论”“农业生物技术导论”“互联网+农业”等课程,强化学生的“知农、爱农、绿色、安全、生态、康养”意识和素养。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与重庆现代农业产业对接。
二是校企共同建设师资队伍。按照“博士化、应用化、团队化和国际化”的建设思路,校企共建“专兼结合、校企互通、双师双能、开放共享”的高水平师资队伍。目前该学科专业群高级职称人数占总人数的52.7%,博士学位人数占总人数的52.8%,双师双能型教师占51%,聘请企事业单位兼职教师46人。
三是校企共同建设实践基地。校企双方共建集学生实习实践、学生就业、教师实践锻炼、企业专家执教、科技协同创新“五位一体”的实践教学基地53个,实现实践课堂环境与生产现场对接,改变高校实践教学滞后于产业发展的状况。
四是校企共同构建课程体系。结合行业标准和职业资格标准,紧跟技术创新与行业发展的趋势,校企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使课程内容与企业生产对接。目前校企共建课程11门,共同进行课程建设、课程教学和课程考核。
五是校企共同开展技术研发。师生和企业技术专家协同进行新产品、新技术研发,共同解决企业技术难题。校企协同选育榨菜特晚熟、高山榨菜新品种2个,转育榨菜抗根肿病材料1批,发掘出优良龙眼地方资源6个,认定花卉新品种4个、审定玉米新品种2个。研制出榨菜复合微生物肥、开发榨菜根肿病生防剂3个,研制出榨菜质地测试仪、智能腌菜装置等加工新装备6个。转化成果2项,新增产值达9200万元。
一是校企资本融合。在课程、实践基地、创新平台等建设以及协同创新和协同育人活动中,校企共同投入资金,形成利益共同体,共享效益。例如,按照“企业投资、成果归企”的方式,校企共建花卉栽培学课程,构建“实验项目生产化、实验手段现代化、实验过程团队化、实验考核实战化”的“四化”实验教学模式。企业每年投入1.8万元购买实验材料,每年生产的花卉3万盆归企业。2017—2020年,学科专业群校企合作横向科研经费共1593万元,研发的新产品和新技术知识产权双方共有。
二是校企技术融合。通过校企协同创新,形成技术开发共同体,实现实验教学与技术改革一脉相承,提高专业服务水平和能力。例如,校企合作选育榨菜高山新品种“高山青”,结束了高海拔地区不能种植榨菜的历史;开展推广种植技术讲座24场、培训人员1745人次,开设榨菜育种和栽培实验项目。与重庆市望仙酒业有限公司合作开展特色水果酿酒技术研究,开发出巫山脆李和奉节脐橙果酒,并开设果酒实训项目,增强学生社会服务能力。
三是校企标准融合。教学内容与企业技术标准和行业规范对接,校企共同制定基于应用能力和职业素养培养的课程大纲36门,共同编写出版实践教材5部,实现课程与岗位对接。例如,将酱腌菜精深加工的研究成果融入“酱腌菜工艺学”课程,在讲授传统经典腌制工艺的基础上,将开发的新产品、前沿技术融入,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酱腌菜的生产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将食品的智能仿生检测技术融入“现代食品检测技术”课程,使学生了解新的安全快速检测技术,适应自动化、智能化的发展;在“食品工艺实验”课程中增加胭脂萝卜红色素提取、榨菜肉末酱制作、胭脂萝卜硫素的提取等实验项目;在食品分析实验模块中开设榨菜盐分快速检测、榨菜中亚硝酸盐的检测等实验项目,使实验教学与地方特色食品生产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四是校企人才融合。校企人才互聘、共享,共同建设师资队伍和技术研发人才队伍,共同培育学生和企业员工。企业兼职教师以独立承担课程教学、嵌入式课程教学和讲座式教学3种方式走进课堂,兼职教师通过指导学生的实习、毕业设计和课外科技活动3种途径参与实践育人,学校教师通过企业挂职锻炼、选送科技特派员和企业技术顾问、科技合作或共同指导学生实习3种渠道进入企业实践锻炼。近3年,兼职教师20人次参与课程教学、68人次指导学生毕业论文(设计)、30人就行业标准等内容作讲座;专业群选派科技特派员36人次,青年教师实践锻炼18人。
五是校企创业融合。将学生的创业和产业融合,形成事业共同体,体现了双方的意愿,激发了双方的动力,从根本上起到深化校企协同育人的作用。近3年,学生在校企双导师的指导下,围绕榨菜、红心(胭脂)萝卜、食用菌、龙眼荔枝和特色花卉产业,立项创新创业项目国家级别3项、市级6项、校级127项;获“挑战杯”等国家级别奖励12项、市级奖励41项,培养了学生的创业意识和能力。
生物工程与现代农业学科专业群构建“五共同+五融合”模式。在校企“五共同”育人活动中,深入推进产教“五融合”,实现学科专业建设与产业转型升级相适应,人才培养规格与行业企业需求相对接。2017年,生物工程与现代农业学科专业群立项为重庆市级特色学科专业群;2019年,该专业群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立项为重庆市级一流专业。目前,该学科专业群拥有国家级别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重庆市示范众创空间、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市教育部门工程研究中心、国家荔枝龙眼产业体系重庆工作站等协同创新育人平台,入选“重庆市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两个。2017—2019届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均在96%以上,考研录取率均在26%以上。不少学生与重庆华兰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市海关技术中心、重庆市涪陵榨菜集团等知名企业签约。毕业生综合素质高、职业能力强、社会声誉好,获得行业企业高度认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