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荷娜老公保障粮食安全,关键在于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要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加强种子库建设。要尊重科学、严格监管,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要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
——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加快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农业供给实验室等建设,积极培育种业龙头企业,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提升现代种业发展水平,建设现代种业强省。——2021年河南省委农村工作会议
历史上的豫东平原,曾是一片物产富饶的土地。100多年前,黄河在此陡然决口改道,留下了千里黄河故道。
黄河故道白茫茫,光长茅草不结粮。黄河故道里的民权县,一度被称作“好过的阎王殿,难过的民权县”。
1954年,隆隆的拖拉机犁开这块荒凉的土地,商丘市国营民权农场在这里诞生。66年,三代人,在这片沙随风飞的黄土地上,弯得下腰、吃得了苦,开始了与天地抗争的历程。
粮食是社稷之本,种业是粮食之基。习多次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民权农场守初心、担使命,实现了从荒芜到繁茂的跨越式发展,交出了一份份沉甸甸的答卷:
河南省国家级农作物原种场全国农垦现代农业示范区河南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河南省文明单位
如今,被誉为“在沙荒中崛起的绿洲”的民权农场,林茂粮丰、果香四溢,正迸发出勃勃生机和活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到种子问题,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深入实施农作物和畜禽良种联合攻关,前不久的河南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再次强调,种子是农业的‘芯片’,要提升现代种业发展水平,建设现代种业强省,这让我们农场人倍感振奋!”
3月10日,初春时节,民权农场会议室内,商丘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民权农场场长谢震开门见山地表达了内心的兴奋之情。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种业是农业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作为河南省唯一的国家级农作物原种场,良种繁育一直是民权农场的支柱产业,在全场经济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这根弦,任何时候都不能松!”
依托地势平整,土壤肥沃的优势,民权农场在淤地繁育小麦、沙地繁育花生。作为国家级农作物原种场,农场拥有德国先进的种子生产线和现代化的种子检测中心,具有完善的仓储设施,同时不断完善生产道路、灌溉等基础设施,采取“种、肥、药”一体化模式管理,生产出的种子纯度高、品相好、质量稳定,在行业内口碑很好,产品享誉豫、鲁、苏、皖等黄淮海地区,深受农民朋友欢迎。
也正因此,农场承担着农业农村部及本省下达的原种、原种繁育、生产、提纯、复壮的任务,同时还承担国家及省市新品种试验、示范及配套技术的科研任务。谢震说:“市场上,只要说是民权农场培育的种子,客户都是争相购买。”
经过不断的摸索和努力,民权农场探索出了“育、繁、推,产、供、销”一体化经营之路。民权农场新品种展示示范中心,承担省市新品种试验示范工作。每年筛选出一批适合豫东地区种植的小麦、花生品种,为农业生产良种选择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民权农场年繁育各类种子近800万斤,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进入新时代,民权农场不断创新,在种子繁育的基础上加大科研育种力度,积极与国内科研院所、高校等单位进行技术合作,选派专业技术人员从事育种工作,良种繁育取得不断突破。
“这是我们自主选育的高油酸抗病花生新品种‘商垦一号’‘商垦二号’。”作为研发带头人,谢震介绍道,“填补了民权农场自主研发新产品的空白,今年我们还将申报3个自主研发的高油酸花生新品种。”
在2020年雨量充沛、后期遭到水淹的情况下,花生新品种仍达到高产,证明其具有良好的抗灾害能力以及很好的适应性、广谱性。在第十八届中国国际农交会上,民权农场得到省领导的高度关注,商丘市副市长曹月坤还亲自为花生新品种代言。
在2020年开展的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中,民权农场承担着商丘市第三次农作物种质资源的普查与收集任务,全面普查商丘各县(市、区)农作物种质资源。以此为契机,将农场建立为商丘市优良种质资源圃,为解决种源“卡脖子”问题,贡献农场力量。
谢震说:“在一粒种子上下更大功夫、做更大文章,为国家粮食安全作贡献,民权农场责无旁贷。”
“他可是个厉害人。他种的瓜,就是特别甜!”民权农场十一分场场长赵远声嘴里说的厉害人是关胜利。
关胜利今年50岁,父辈就在民权农场的他,算得上不折不扣的“农场二代”,其实像他们家一样几代人为农场奉献的不在少数。关胜利是农场有名的“种瓜能人”,得名完全是因为关胜利大棚里的那些“绿宝甜瓜”。
“从2016年开始,农场就一直注重无公害研究,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的种植。”关胜利乐呵呵地说,“我的瓜是按照国家绿色有机食品操作规程进行种植的,有两个拳头大小,又脆又甜,卖得特别好,比市场价还高,一般都是先下订单我再种瓜,销路没愁过,现在一年收入30多万元。”
关胜利回忆,去年3月,正值春季麦田管理、果树修剪、大棚果蔬管理等重要时间节点,受疫情影响,化肥、农药、种子等农资供应受阻。民权农场为解决职工群众所需所急,成立农场代购服务队,按照“种、肥、药”一体化管理统一供应,为职工代购化肥、农药、种子等生产农资,提供必要的服务,还及时在职工微信群里转发官网发布的疫情防控信息、小麦春季管理技术指导意见及其他农作物管理意见、近期天气情况等,并派生产技术人员在线及时为职工群众解疑释惑,回答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
“农场为职工提供的是‘保姆式’土地托管服务,我们职工‘树荫下搞生产,坐家里获丰收’,干活儿更有劲了。”关胜利说,“比起父辈们受的苦,我们这一代农场人确实幸福多了。”
随着温室大棚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成熟,民权农场像老关一样的科技示范户们,纷纷开始打造叫得响的品牌。
其中,“绿宝甜瓜”、葡萄、西瓜、豆角、黄瓜等种植效益取得新突破,农场的博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采用“公司+家庭农场”的形式,通过线上线下平台销售农副产品,成了职工增收的新亮点,擦亮了民权农场这个大品牌。
秉持“示范引领、优质高效、突出优势、打造品牌”的思路,民权农场在现有结构优化的基础上,加强与郑州果树研究所的合作,建立起高标准葡萄试验示范园,努力打造民权葡萄核心示范园区,还引进推广果树新品种,引导职工进行果树品种更新,发展质量优、品质佳,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
农场的酥梨种植区有秋月、皇冠等早熟品种,苹果种植区引进了国庆红、华硕等优质品种,葡萄种植区引进了夏黑、阳光玫瑰等品种,油桃、杏、桃等小果品与其他瓜果相融相生,基本形成“一年四季花不断,时令水果季不同”周年交替满足市场需求的局面。
从望不到头的黄沙荒漠,到随处见绿、四季有景,持续不断的改革,是民权农场几十年不变的追求。
农垦是国有农业经济的骨干和代表,是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农业化的重要力量。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交会和过渡时期,推动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培育长效脱贫机制,促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真正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是农垦人的使命。
新时代,新作为。民权农场践行新发展理念,以改革促发展,以创新求突破,“农业强、农场美、职工富”的愿景已悄然实现——
从职工住宅改革、土地确权起步,到初步尝试公司化改造,成立商垦公司;从集约化经营、拓展场外土地托管和良种繁育面积,到创新土地管理,盘活农场资源,民权农场围绕全国农垦现代农业示范区、现代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的定位,实施“一二三三”工程,提升农场职工的幸福感、获得感。
“动动手指,看看手机,地里怎么浇水一目了然。”民权农场副场长王明辉说,“农场里的高科技可多了。”
民权农场把推广高效节水技术作为优化配置水资源、提高农业用水效率、促进农业增效职工增收的重要举措。今年,农场投资33万元完善了农田水利网络,建设了滴灌、喷灌等高效节水技术的节水示范园区。场里管理人员只需在手机上摆弄App,就可以收信息、查数据,还能远程操控灌溉。
各个分场的田间地头及农耕文化园、芍药园等主要农耕生产地点,装上了30多个高清全彩摄像头,新品种示范中心建设有物联网监测站,物联网指挥中心设在场部机关,全天候、无死角监控,实现了全域布控、全时监管的网格化管理模式,整个农作物生育期,从整地、播种、病虫害诊断、识别、防治、收获,实现了“技防+人防”的高效监管,使全场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再上新台阶,确保了农场“不着一把火,不冒一股烟,不黑一块田”。
吃得放心、吃出健康,已成为消费者购买农产品的选择大趋势。民权农场四分场还建立了农产品质量追溯管理平台试点,这既是农产品的“身份证”,也是民权农场的“承诺书”,从源头上自我把关,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接下来将在全场推广。
“新的一年,农场将继续加强数字化农场建设步伐,力争创建数字化智慧农场。”王明辉说。
“未来农场还能做哪些更多的数字化探索?”在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国农交会上,谢震带着这样的思考,主动给极飞科技、大疆无人机进行洽谈。“数字化农场一定是我们今后要坚定的发展方向,重视科技创新是提升农产品附加值的硬道理。”谢震说。
2017年,农场筹建了150余亩的“梦蝶庄园”。满园的油芍、茶菊和食用百合等次第绽放,逐渐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赏。随着“五月赏芍花、十月采金菊”活动越来越火爆,农场又增加了绘画展、灯展、庄子成语展等观光项目,向着集农垦文化游、庄子文化游、田园风情游、农事体验游于一体的新时代农旅综合体迈进。
“最多时一天园子接待游客近万人,我们都忙坏了,但也高兴坏了。”王明辉说,此外农场四分场的酥梨采摘园,二分场的葡萄采摘园和小杂果采摘园也已形成了规模,我们期待游客们来游玩。
农旅结合,激发乡村振兴的活力。未来,农场将在“梦蝶庄园”附近再开发500多亩地,借助靠近黄河故道特殊的地理优势,抓住黄河流域农业高质量发展机遇,打造定位以葡萄种植、科研、科普、示范、开发和旅游休闲为主题的黄河故道葡萄小镇。同时,还要把保留下来的农垦印记打造成农场的文化名片,与当地的旅游产业、特色产业深度融合,将文化产业延伸出的产业链条印上农垦标签,成为农场未来发展的充足底气。
发展的目的,就是要实现农场的振兴。民权农场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底气,逐步实现工作优秀、服务优质、作风优良、环境优美、职工满意!
在黄河故道中,民权农场也是一粒种子,历经岁月沧桑,生根发芽;在适应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中,茁壮成长。
在这“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的第一年,民权农场将以创建“五型”农场为契机,继续秉承农业高科技发展理念,讲好新时代的种子故事,写好种子大文章。种子是农业发展的“芯片”,打好种业翻身仗,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为让百姓吃饱、吃好,民权农场也将扛起良种繁育的大旗、守种业发展的初心,在做好自身试验示范工作的同时,辐射更多周边地区,助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让大家端稳中国碗,盛满中国粮。
同时,民权农场将持续发力,稳定粮食生产,打造豫东种业航母,调整种植结构,建设高标准现代化产业园,统筹推进农垦改革,努力创建和谐魅力农场的同时,将继续守护农垦人不变的初心,担负着农垦人不变的使命,弘扬“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农垦精神,守护着豫东粮仓,在改革发展中破浪前行。
站在新征程的起点,民权农场将牢记嘱托,在万亩良田上播种下未来,耕耘着希望,收获着幸福,凝聚着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