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与黑暗之龙益佰制药是一家立足制药工业,致力于打造拥有中药材种植加工提取、原料药到制剂全产业链的化学药、中药、生物药生产线,并不断向医疗服务和大健康领域拓展深耕的综合性制药企业。一直以来,公司围绕发展战略目标,持续提升运营管理效率、技术水平及资源整合能力,注重研发创新,不断丰富产品线并提升产品质量,紧跟市场变化脚步,优化营销策略,通过内生外延的方式不断扩大公司规模,实现公司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为股东创造最大价值。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发展情况、主要业务、主要产品及其用途、经营模式、市场地位、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等均未发生显著变化。
主要业务为药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药品涵盖化学药、中成药和生物药等多个医药细分行业,产品涉及肿瘤、心脑血管、妇科、儿科、骨科和呼吸等多个治疗领域。其中,化学药主要产品包括注射用洛铂、银杏达莫注射液;中成药主要产品包括抗肿瘤类(艾迪注射液、复方斑蝥胶囊、艾愈胶囊)、心脑血管类(心脉通胶囊、理气活血滴丸、丹灯通脑滴丸)、妇科类(妇炎消胶囊、葆宫止血颗粒、妇科调经滴丸和岩鹿乳康片)、儿科类(金莲清热泡腾片、盐酸托莫西汀口服溶液)、其他(金骨莲胶囊、心胃止痛胶囊和克咳家族产品等);生物药主要产品包括注射用瑞替普酶、科博肽。
主要业务包括综合性医院、肿瘤专科医院、肿瘤放疗中心的运营与管理,包括绵阳富临医院、德阳肿瘤医院、辽阳中奥肿瘤医院等。
公司大健康板块致力于开发、研制、生产及销售以苗药为特色的大健康产品,产品涵盖糖果、植物饮料、膏滋等,公司一直努力探索依托公司自营销售团队和电商销售相结合的模式,持续加大大健康产品的研发投入,努力提高大健康产品的销售规模和市场份额。
公司通过运用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体系的构建确保采购质量与效率。在体系上,完善供应商筛选以及跟踪制度等,重点把控原材料的质量和价格招标,规范原材料、辅料、包装材料和燃料招标采购,并强化对子公司物料招标采购的管理;同时,构建集团采购平台,通过生产系统增加合格供应商等多种方式,加大招标力度,最大程度降低采购成本。
公司严格按照GMP常态化的要求组织规范生产,从原料采购、人员配置、设备管理、生产过程、质量检验及包装运输等方面,严格执行国家药品GMP规范,践行“四个最严”监管理念。公司增设药品安全委员会,并对产品的制造过程、工艺纪律、卫生环保规范等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管理:除了加强生产现场的监控考核,确保整个生产过程处于受控状态之外,药物警戒为独立的部门,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对药品安全负主体责任,各分公司设置专职专岗专员,每天检测疑似药品聚集性不良事件信号,定期更新药品安全性报告,对药品不良反应组织定期评价。
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由质量中心对生产环节的原料、中间产品、半成品、产成品的质量进行检验监控。与此同时,公司始终将“不断创新”贯穿在生产管理过程中,持续对在研产品进行大生产工艺参数摸索,为企业新产品的顺利上市做好工艺技术准备,助力公司进一步丰富产品线,提升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公司秉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客户服务为中心”的市场销售原则,围绕“专业专注、专业成就未来”的营销理念,开展营销相关工作;持续加强以自营模式为主的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大核心产品队伍建设。为配合销售模式的转型与升级,销售团队严格执行固化市场、固化政策、固化人员的任务,聚焦产品发展,建立管理区销售板块、加强院外和民营医院板块、控销版块,多结构多层级深入拓展市场,持续完善终端市场建设,强化终端管控、内部挖潜、控制费用,优化销售政策,提升产品拓展能力。
公司利用长期建立的医生资源作为技术支撑,建立起高效的内部管理和激励机制。在综合性医院方面积极调整布局,在肿瘤专科医院方面努力开拓业务,在肿瘤放疗中心方面控制费用以增强盈利能力,最终为病患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公司大健康板块致力于开发、研制、生产及销售以苗药为特色的大健康产品,产品涵盖糖果、植物饮料、膏滋等,公司一直努力探索依托公司自营销售团队和电商销售相结合的模式,持续加大大健康产品的研发投入,努力提高大健康产品的销售规模和市场份额。
一是公司不断推动产品结构的升级转型,公司正在从现代中药制剂企业转型为化学药、现代中药制剂和生物药并举的综合性制药企业;
二是坚持以研发创新为公司核心价值,不断通过自主研发、合作研发、并购等手段获得新品种;
三是坚持“一舰双翼”战略,以医药工业板块为基础,同时积极拓展医疗和大健康板块业务,驱动公司持续发展;
四是持续推进精益求精的生产管理体系和智能制造,加强成本管控,提升产品盈利能力。
未来,公司将坚持创新驱动,巩固强化核心业务优势,稳步推进研发创新、生产技术创新、销售创新、管理创新等,积极拓展延伸产业链,寻求新的增长点,不断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实现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公司是集药品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医药工业企业。公司产品涉及肿瘤、心脑血管、妇科、儿科、骨科和呼吸等多个治疗领域,已形成比较完善的产品布局。曾获得“中国医药制造业百强”称号、“中国AAA级信用企业”、“贵州省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中国大健康产业突出贡献奖”、“中国西部企业数字化转型优秀实践单位”、“年度品牌卓越企业”、“贵州企业100强”、“贵州省民营企业100强”、“贵州制造业企业100强”、“中华民族医药百强品牌企业”、“中国企业信用500强”、“贵州省制造业民营企业20强榜单”、“中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中国医药研发产业线最佳工业企业”等奖项及荣誉,曾作为贵州省内唯一入选的医药企业成功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报告期内,公司凭借扎实的研发生产实力和稳健的市场推广能力成功入选“2022年度中国医药工业百强系列榜单”子榜单“2022年度中国中药企业TOP100排行榜”,公司已连续18年入选年度“中国医药工业百强”系列榜单。
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从单一中成药企业发展成为拥有化学制剂、中成药、生物制剂、大健康产品、医疗服务的全产业链医药工业集团。在抗肿瘤、心脑血管和妇儿药品等中国药品市场最具用药规模和成长性的治疗领域,已形成比较完善的产品布局,公司核心产品洛铂、艾迪、康赛迪、杏丁、葆宫止血颗粒、金莲清热泡腾片等产品在各自细分领域的市场都有较大的市场占有份额。
医药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医药产业的良好发展对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高国民生活质量、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受人口老龄化程度加重、国民经济发展、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及居民医疗健康需求不断提高等因素的影响,医药行业持续发展,我国居民医药费用支出持续增长,规模不断扩大,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新兴医药市场之一。受到药品供应多样化和用药需求不断增长的驱动,中国医药市场呈现稳步上升趋势。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2021年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1年全国卫生总费用初步推算为75,593.6亿元,占我国GDP比重的6.5%,与2020年相比增长4.55%,与2018年相比增长23.28%。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达103.30万个,比上年增加2,065个。2022年中国医药制造业营业收入达到29,111.40亿元,实现利润总额4,288.70亿元。由于人们对健康医疗意识日益增强,加之人口老龄化加剧,未来健康医疗需求仍会不断上升,我国医药行业将持续扩展,随着医改和集采的进一步深化,医药制造业将呈现出分化一一集中的趋势,具有规模优势、研发优势、渠道优势的头部企业将进一步成长,而众多无明显竞争优势的中小企业将逐步消亡。
与此同时,老龄化趋势下医保基金支付压力仍长期存在。据国家医疗保障局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13.46亿人,参保覆盖面稳定在95%以上。2022年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含生育保险)基金总收入30,922.17亿元,比上年增长7.60%;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含生育保险)基金总支出24,597.24亿元,比上年增长2.30%,医保收入增长的同时,医保支出也在快速增加,2022年,职工医保基金(含生育保险)收入20,793.27亿元,比上年增长9.4%。基金(含生育保险)支出15,243.80亿元,比上年增长3.3%。2022年,职工医保统筹基金(含生育保险)收入13,160.17亿元,比上年增长10.9%;统筹基金(含生育保险)支出9,558.40亿元,比上年增长2.5%;统筹基金(含生育保险)当期结存3,601.77亿元,累计结存(含生育保险)21,393.11亿元。2022年,职工医保个人账户收入7,633.10亿元,比上年增长6.9%;个人账户支出5,685.39亿元,比上年增长4.7%;个人账户当期结存1,947.71亿元,累计结存13,712.65亿元。2022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10,128.90亿元,比上年增长4.2%;支出9,353.44亿元,比上年增长0.6%,2022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当期结存775.46亿元,累计结存7,534.13亿元。从长期来看,2012-2020年我国城镇居民医保基金支出年化复合增速为36.56%,而此期间城镇居民医保基金收入年化复合增速为34%,低于支出增速,医保结余率由2013年的18%下降至2019年的4.5%,在职退休比从2012年的3倍下降到2.8倍,逐年下降。
由此可见,筹资端与支出端的平衡在慢慢被打破,医保基金承压问题亟待解决,未来我国医保统筹政策的不断完善,叠加人口负增长的影响,医保收入将难以通过扩大覆盖人群快速增加。
鉴于医保承压局势的延续,未来医保控费仍为医药行业政策主旋律,医药行业将持续在改善医耗物资过剩的同时加快产业的内部结构升级,医药行业供给侧改革将持续加强,医改进程将继续深化。
2023年上半年,在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和医保政策影响下,医药行业发展面临较大的压力。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我国医药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2,496.00亿元,同比下降2.90%;实现利润总额1,794.50亿元,同比下降17.10%;医药制造营业成本7,130.10亿元,同比下降1.80%。但随着一揽子宏观政策刺激效果的逐步显现以及“十四五”规划项目的全面落地,中国经济将逐步回暖,医药行业也将有望缓慢复苏,但受医保控费趋严、集采范围与降价幅度加大等医药行业政策的影响,仍难以实现高增长。
随着多项医药行业重磅政策出台,“十四五”规划类、政府工作报告、深化医改重点工作任务、公开征求《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等纲领性文件明确了后续深化医改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和工作安排。足见带量采购和医保谈判常态化、DIP+DRGs支付端改革继续推进、医保目录更新工作启动、药械审评加速、鼓励发展中医药、鼓励创新等依然是医药行业监管重点。医药行业在行政监管持续加强与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双重压力下面临着战略抉择,市场格局加速重构,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这给有实力且具备创新能力的企业带来新的机遇,拥有真正核心竞争力且与时俱进的公司将强者恒强。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3年上半年,美元加息接近尾声,全球经济逐步恢复增长趋势,但同时经济衰退风险依然存在,中国经济发展依然面临风险与挑战。虽然上半年经济增长基本符合预期,但未来的不确定性依然较强,全年实现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依然面临巨大考验。在这种复杂的经济形势下,医药行业经济增长依然存在较大压力,企业生产经营短期面临错综复杂的困难。随着一揽子宏观政策刺激效果的逐步显现以及“十四五”规划项目的全面落地,中国经济将逐步回暖,医药行业也将有望缓慢复苏,但由于医保控费趋严形势持续,医药行业仍难以实现高增长。带量采购和医保谈判常态化、DIP+DRGs支付端改革继续推进、医保目录更新工作启动、药械审评加速、鼓励发展中医药、鼓励创新等依然是医药行业监管方向。医药行业在行政监管持续加强与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双重压力下面临着战略抉择,市场格局加速重构,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这将给有实力且具备创新能力的企业带来新的机遇,拥有真正“核心竞争力”且与时俱进的公司将强者恒强。面对行业政策不断推进,公司坚定“一舰双翼”的发展战略,迎接挑战,聚焦主业,全面加强研发创新和生产销售管理,不断提高管控效率,降低费用成本,优化资产结构,按照经营目标积极落实各项工作,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7,970.14万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2,790.60万元,归属于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0,406.51万元。其中,公司医药工业板块实现销售收入124,913.09万元;医疗服务板块实现营业收入22,625.64万元,医药工业板块与医疗服务板块营业收入占比分别为84.42%、15.29%,医药工业板块为公司的主要业绩贡献的来源。
公司医药板块业务涉及化学药、中成药和生物药等行业,均为原料制剂一体化,覆盖肿瘤、心脑血管、呼吸专科、妇儿专科、骨科等领域。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拥有148个品种、189个药品生产批准文号,其中65个品种进入国家医保目录(按照药品注册证书显示:中药40个、化药25个;按照医保目录甲乙类区分:甲类品种28个、乙类品种37个)。抗肿瘤用药中,化学抗肿瘤用药方面,公司拥有注射用洛铂等产品,注射用洛铂为第三代铂类化合物,是独家品种、原研药,为一类新药,进入国家医保目录;中药肿瘤用药方面,公司拥有艾迪注射液、康赛迪胶囊和艾愈胶囊3个产品;慢病用药组以心血管产品为主,公司拥有以银杏达莫注射液、注射用瑞替普酶、理气活血滴丸、心脉通胶囊、金骨莲胶囊、心胃止痛胶囊等多个产品;妇儿(男)科用药方面,公司拥有妇炎消胶囊、葆宫止血颗粒、金莲清热泡腾片、泌淋胶囊(颗粒)、疏肝益阳胶囊等众多产品;镇咳类用药方面,公司拥有克咳家族系列等产品。
公司医疗服务板块主要业务包括综合性医院、肿瘤专科医院、肿瘤放疗中心的运营与管理。公司根据医疗服务机构的运营特征,建立了规范、高效的内部管理制度及激励机制,同时利用发展过程中积累的医生资源作为技术支撑,保障公司旗下医疗服务机构长期发展,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截止报告期末,公司医疗服务板块拥有1家综合性医院,2家专科医院,2家肿瘤治疗投放公司,包括绵阳富临医院、德阳肿瘤医院、辽阳中奥肿瘤医院等。
公司大健康板块致力于开发、研制、生产及销售以苗药为特色的大健康产品,产品涵盖糖果、植物饮料、膏滋等,公司一直努力探索依托公司自营销售团队和电商销售相结合的模式,持续加大大健康产品的研发投入,努力提高大健康产品的销售规模和市场份额。
公司积极布局化药、中成药及生物药领域,通过搭建科学完善的自主研发体系,整合优势研发资源,持续开展创新药物研发与已上市潜力品种的二次开发。同时,公司除了注重自主研发外,还采用联合开发、购买等各种方式,不断丰富产品线,以期更快实现创新研发的突破。从而实现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例如公司在报告期内加强与临床医院沟通合作,转化临床技术成果,填补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进研发创新平台的搭建工作,形成药物研究所、苗药工程中心和北京益佰医药研究有限公司互动一体化的研发体系。公司持续推进在研产品的研发工作,包括继续开展珍珠滴丸的生产研究和申报工作、完成了YBR-6002和普乐沙福注射液两个在研项目的原料药注册申请工作,完成了普乐沙福注射液的制剂注册申请并获得受理,YBR-8002项目稳步推进,开展药效、处方探索研究等工作;对已有品种中独家或类独家的产品进行挖掘,在技术优势、产品质量标准、循证医学证据、适应症范围增加等方面进行研究,包括开展注射用洛铂安全性、扩大适应症及提升依从性研究,进行银杏达莫注射液、艾迪注射液安全性再评价研究,开展艾迪注射液增加规格补充申请的相关研究,初步完成艾迪注射液质量标准提升研究,完成银杏达莫注射液质量标准提升研究等;对具有产业优势的苗药大品种进行二次开发;对拟过注册期产品进行再注册申报,包括获得注射用清开灵(冻干)等2个品种的药品再注册批件;对中药配方颗粒进行国标、省标标准研究。截止2023年6月30日,公司完成新增备案品种103个,其中81个国标品种,22个省标品种。
报告期内,公司秉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客户服务为中心”的市场销售原则,围绕“专业专注、专业成就未来”的营销理念,开展营销相关工作,并持续加强以自营模式为主的核心产品队伍和营销队伍建设。公司不断进行销售模式的转型与升级,销售团队严格执行“固化市场、固化政策、固化人员”的任务;在此基础上,销售团队建立管理区销售板块模式、加强院外和民营医院板块开拓,多结构多层级地深入拓展市场,并持续完善终端市场建设,强化终端管控,提升产品拓展能力。
报告期内,公司产品复方斑蝥胶囊与银杏达莫注射液参与了全国中成药采购联盟集中带量采购的投标并中标,这将有利于公司产品销售范围的进一步扩大,有利于公司产品市场占有率的提高,提升了公司的品牌影响力,对公司长远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3、推进数字化转型的深度建设,开展创新管理与信息系统的融合管控,提升公司运营管理水平与效率
在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我们始终秉持着以人为本、以技术为核心的原则,持续推进深度建设,进一步加强数字化管理,并将其与创新管理和信息系统无缝融合。通过多核心系统之间的数据和流程联动,我们实现了数字化转型的全面升级,提升了企业的整体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同时,我们高度重视信息化人才的培养,通过不断提升数字化、数据化业务方式的覆盖,不断提高信息化人才的能力和素质,从而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全方位推进。
我们深信数字化转型是企业走向未来的必由之路。作为一家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企业,我们将持续不断地推进数字化转型的建设,不断探索前进的方向和方法,以打造具有竞争力的数字化企业为己任,为推动数字化经济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报告期内,生产中心开展工作仍然以目标责任制为核心,将权责一致的管理理念在生产各个环节进行贯彻落实,以夯实各生产单元主体的管理责任,提升生产管理水平;具体包括持续完善及规范生产管理流程、修订相关制度及规范性文件、明确各项指标要求、深化工艺研究、推进稳定工艺参数、强化过程监管、加强确认与验证的管理工作,旨在保障产品生产水平,进一步提高药品质量。其次,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进一步提升风险识别能力,从而预防风险,将生产风险最大限度降低。第三,始终以降本增效为目标,各个生产单元秉承“精益生产”的理念,在生产的各个环节实施精细化管理。最后,注重药品安全问题,积极开展健全药物管理警戒体系的相关工作,如聚集性信号收集,上报药品安委会或药监,划分风险等级,事故调查,出调查报告,应急演练等。另外,报告期内,公司YBR-6002项目已提交药品生产工艺验证。
报告期内,公司按期推进长安制药美安科技新城新厂建设项目。截至报告期末,项目已顺利通过海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GMP符合性检查,并取得新增生产地址的药品生产许可证。
除此之外,为实现公司提高公司化药生产工艺技术水平和提升公司产品质量、促进公司化学仿制药的研发进程,多途径实现公司丰富产品线的目标,继续按计划进行舒更葡糖钠注射液的生产工作,助力公司未来在生产中实现产能释放、研发推进、产品质量提高的突破。
报告期内,公司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完成各项信息披露工作。为进一步完善和健全科学合理的公司治理制度,提高公司治理水平,提升内控体系质量,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公司根据新证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修订要求,对公司治理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进一步明确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营层及各职能部门等的权利、义务、责任,切实建好公司治理长效机制,以充分保障公司运营管理合法合规,促进公司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公司将持续通过自行研发、联合开发、收并购等方式,推进药品研发工作;并借助苗药工程中心的平台,开发更多具有特色的中药品种,继续提高研发效率,注重研发的质量与时效,认真执行研发注册申报计划。同时,积极尝试新品种研发,增强自行研发队伍建设,深入研发挖潜老品种,提高其安全性、有效性,扩大适应症,扩大销售范围,通过科学制定、数据管理、资源整合等方法保障研发工作顺利开展。
在新药研发方面,继续推进珍珠滴丸申报上市相关工作,包括撰写1.1类新药申报材料、提出上市许可申请、准备现场核查等;继续推进其他在研品种的研发工作,如YBR-6002项目和YBR-6005项目的研发工作;尽快完成YBR-8002项目的前期探索研究,进入临床前研究;跟踪推进普乐沙福注射液项目的注册和核查工作;加快项目调研立项工作。
对注射用洛铂、艾迪注射液等已有品种中独家或类独家的产品继续进行挖掘,开展艾迪注射液增加规格补充申请的相关研究工作;在技术优势、产品质量标准、循证医学证据、适应症范围增加等方面进行研究,持续进行药品再注册工作。
对具有产业优势的苗药大品种进行二次开发,开展中药配方颗粒品种专属工艺研究和质量标准研究,持续根据国家标准发布情况,开展对中药配方颗粒的研究、生产、备案,计划完成多个品种的国标备案。继续完成国家重大创新药、苗药研究与开发项目。
公司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客户服务为中心”的原则,加大市场终端覆盖,强化营销工作管控,合理配置资源,加强专业化和品牌销售,完善公司品牌维护和产品宣传工作。加强各省销售区域管理,持续加强销售专业化建设,销售人才培养和管理,为销售人员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做好人才梯队建设;进行优秀经理培训,以优秀经理作为提拔候选干部,鼓励销售创新,以团队作战提升业绩,充分运用大数据,实现公司、市场人员、终端医疗机构、终端药店的有效链接,提高终端市场的分析能力。与此同时积极寻找优秀代理商,发挥其在各市场的作用,为自营队伍暂时无法覆盖的市场提供高效的补充。
同时,由于全国医疗改革的深度推进趋势不变,未来各省集采工作开展将成为常态化,为应对这一变化,公司将处方药的销售组织架构调整为省区负责制,以适应集采后的市场发展和竞争格局。新架构更有利于整合客户资源,可以使人力资源更加节约化、管理更加集中、销售及行动力更加快速精准。报告期内,公司产品复方斑蝥胶囊与银杏达莫注射液参与了全国中成药采购联盟集中带量采购的投标并中标,为应对集采给公司产品销售带来的影响,公司持续推进集采中标产品在集采中标省份的销售执行工作,并积极做好销售策略的调整设计,力求通过提升集采产品的销售数量弥补其价格下滑的影响。
公司将继续转变管理理念,坚定走包括高品质管理、高水平生产和高质量品控等要素在内的“高品质综合管理理念”之路。以高品质综合管理理念为核心进行产品创新、研发创新、管理方式创新等工作,从而保证高水平、高质量的完成生产任务,全面提升公司生产能力,保障公司产品供应。公司继续秉承“合作、监管、回归”的六字方针,贯穿生产管理的全过程,提升生产效率,提高生产质量。加强与销售体系供需信息沟通,关注市场动向,根据市场需求变化情况及时调整生产计划,以高质量产品满足市场供货需求;加强合规检查及项目实施进度监管,强化内部质量审计工作,统一部署推进工艺一致性工作,持续建设完善药物警戒系统、文件体系模块化建设,强化质量意识,提高专业知识;大力推动质量体系建设,不断提高质量管理水平为手段,严格风险管控,提升生存发展能力。公司将进一步深化“全员精益生产改善”工作,以生产现场为中心,从设备管理、工艺提升、全面质量管理、班组建设等方方面面,将“精益改善”理念渗透到全体员工行动中。坚持加强全员安全生产培训,对安全、环保、职业健康等工作加强管理力度和培训频度,杜绝重大安全事故,为员工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的工作场所。公司将持续按计划推进新上市产品上市前相关生产准备工作,推进已有产品探索性研究及质量标准提升工作,统一部署推进工艺一致性工作,持续加强生产能力,提高产品质量水平,为公司未来的发展保驾护航。继续全力推进益佰中药配方颗粒项目实施,打造公司中药配方颗粒领域核心竞争力,以实现公司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目标。
具体项目上,美安新厂建设项目已取得新增生产地址的药品生产许可证,公司将按法规要求完成美安厂区产品的上市销售。公司将以国家产业政策为指导,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确保公司未来经营战略的实现,确保既定的产品生产规模及未来生产规模扩展预留,推行精益生产管理模式,以提高化药生产工艺技术水平和提升公司产品质量、促进公司化学仿制药的研发进程、多途径实现公司丰富产品线,以实现公司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目标。
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深入推进班组建设、履职评价、各项机制提升优化,建好四支队伍,即管理团队、营销团队、研发团队和技术工人团队,建设专业化、年轻化的人才队伍。信息化建设方面,夯实基础,深化系统融合,促进应用,强化安全,提升数字化应用水平;基于公司信息化战略框架,根据业务精细化的需求,将数字信息服务向上下游延伸,推进“平台+应用”的模式建设,实现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和云平台的打造,从而提高了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和管理效率。同时,我们要加强与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建立数字化的供应链管理系统,实现对供应链的实时监控和调度,以及数字化的产供销流程管理系统,实现了对整个流程的实时监控和调度,优化产供销效率、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建立产业协同的数字化平台,做到“随需而变、多样兼容”,打造上下游一致的数字化转型格局,获得更为高效、集约、绿色的产供销协同模式。
公司将继续坚持“一舰双翼”的发展战略,进一步优化资产结构、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公司聚焦增长发展,并通过内生增长结合高质量外延并购方式进一步扩大公司规模,以提升公司盈利能力,提高公司投资回报率,探寻公司可持续发展路径。公司将继续对医疗资产进行优化,研究医疗业务盈利模式和发展模式。公司将寻找具有市场前景的新产品、新技术及优质制药项目、医疗项目等优质资产进行合作,并探索一套科学完整的投资管理体系,包含投资前期流程管理和投资后控制管理,保证投资项目整合顺利,达成预期投资目标,提升公司综合竞争力,进一步扩大企业规模。三、风险因素
医药行业创新具有三高特点,即投入高、风险高、收益高。药品从研发到上市需要耗费多年时间,期间决策的偏差、技术上的失误、竞争对手的抢先注册都将影响研发成果,可能出现药品上市后销售情况不达预期或药品研发失败的风险。公司将提高研发效率,加大研发投入,优化研发队伍建设,提升药品研发创新能力和水平,寻找优势产品进行开发合作,并继续在研药品二次开发以及大健康产品开发,降低研发风险。
医药行业可能受到来自卫生健康、医保、工业信息化、科技和知识产权等各部门机构政策的影响。随着国家医疗改革工作不断深入,医药行业政策频出,行业环境变化加剧,国家医保局大力推动DRG/DIP付费改革、“三医联动”的改革、医保控费、药品招标降价、二次议价、最低价联动、药品集中采购试点方案执行、合理用药、药品零加成、限制辅助用药、药审新政、医保目录向性价比高的创新药倾斜等政策的实施及推进,对医药行业的生产成本和盈利水平带来较大影响,行业竞争格局即将重写。面对上述风险,公司需把握行业发展变化趋势,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加快转型升级,加大研发投入,丰富产品线,优化产品结构,扩大市场规模,充分降低医药行业政策和市场环境变化引起的经营风险。国家医保目录在一定时间内会进行一定的调整,公司主要产品也存在不能进入医保目录的风险,从而对公司的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药品从研发、生产到销售环节较多、过程复杂,在生产环节存在生产流程长、工艺复杂、对生产设备和环境以及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等特点。生产过程从原材料采购开始,到产品生产、检测、包装运输等各环节中会影响到公司产品质量的因素较多。根据最新版颁布的《药品管理法》、《中国药典》、《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药品生产监督管理办法》、《药品警戒质量管理规范》,以及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药品注册审评新规、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办法、中药注射剂安全性评价和有效性再评价、以及中成药质量标准提升等一系列医药行业新标准、新制度、新规定的出台和实施,对药品自研发开始到上市流通的各个环节都作出了更加严格的规定,对全流程的质量把控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此,公司将做好研发、临床、生产、质量等相关部门的工作衔接,依托信息体系的建立、完善SOP全流程,将落实新规的要求,确保质量风险可控。
医药行业发展与国民经济的景气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宏观经济形势波动会对医药产品的需求产生影响,公司的经营业绩可能受宏观经济不景气环境下医药工业波动造成的不利影响。
药品的生产要受国家环保政策的限制,公司在所有重大方面均遵守有关环境保护的中国法律。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废水、废气、废渣等污染物,若处理不当,会污染周边环境并可能影响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随着国家和地方政府新环保政策的出台,在环保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同时环保支出费用总额也会增加,这将给公司的经营业绩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公司继续坚持可持续健康绿色发展的理念,加大环保投入,保证达标排放。
严重自然灾害以及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可能会对公司正常生产经营造成影响。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专注于肿瘤、心脑血管、妇科等多个治疗领域药品的生产与销售。围绕公司发展战略,在产品群、研发、市场营销、品牌影响、全产业链和集中管控等方面,形成了公司自有的核心竞争力。
恶性肿瘤、心脑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是中国死亡率最高的病种。公司的主要产品布局于这三个市场,尤其以抗肿瘤药为核心。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拥有148个品种、189个药品生产批准文号,其中65个品种进入国家医保目录(按照药品注册证书显示:中药40个、化药25个;按照医保目录甲乙类区分:甲类品种28个、乙类品种37个)。抗肿瘤用药中,化学抗肿瘤用药方面,公司拥有注射用洛铂等产品,注射用洛铂为第三代铂类化合物,是独家品种、原研药,为一类新药,进入国家医保目录;中药肿瘤用药方面,公司拥有艾迪注射液、康赛迪胶囊和艾愈胶囊3个产品;慢病用药组以心血管产品为主,公司拥有以银杏达莫注射液、注射用瑞替普酶、理气活血滴丸、心脉通胶囊、金骨莲胶囊、心胃止痛胶囊等多个产品;妇儿(男)科用药方面,公司拥有妇炎消胶囊、葆宫止血颗粒、金莲清热泡腾片、泌淋胶囊(颗粒)、疏肝益阳胶囊等众多产品;镇咳类用药方面,公司拥有克咳家族系列等产品。
2008年,经贵州省发改委批准,公司设立了贵州省民族药新型制剂工程技术中心,得到国家资金及技术方面的支持。2009年公司获批为国家级创新型企业,同年被国家发改委批准建设“西南民族药新型制剂国家地方联合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也顺利通过了验收。2014年9月,经国家科技部立项批准,以公司为依托单位,由贵州医科大学和贵州中医药大学为共建单位联合组建的国家苗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苗药工程中心”)开始建设,苗药工程中心主要从苗药创新药物基础和应用研究,苗药新制剂新剂型研究,苗药大品种二次开发,苗药资源保护和开发等方面开展苗药综合研究,获得多项研究成果,2018年7月通过国家科技部验收。苗药工程中心是国家科技部设立的唯一一个民族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贵州省第一个国家级药物研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也是贵州省第一个建设在民营企业的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苗药工程中心的设立标志着贵州苗药特色产业研究进入国家级创新行业,也标志着建设依托单位和共建单位苗药产品开发达到全国领先水平,还体现了项目依托单位和共建单位产学研合作进入新阶段。同时,加快了民族药新品种的成果转化,对提升公司的科技水平和综合竞争力发挥积极作用。
经过多年发展,公司建立了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营销队伍,并在原有市场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思路,推进组合营销模式,强化学术营销力度和体系,建立了完善的肿瘤和心血管等领域专业营销团队。截止目前,公司产品销售覆盖全国医疗机构上万家,其中覆盖三级以上医疗机构两千余家。
公司本着“质量第一、技术优先”的经营原则,致力于在抗肿瘤药、心脑血管用药、妇儿用药和呼吸系统用药等领域的创新发展,在国内逐步形成了一定的品牌优势并具有了较高的知名度。公司还致力于在国际上拓展自己的品牌影响力,公司向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家对拥有的“益佰”、“做足益佰”、“克刻”三个主商标提出了马德里注册。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及拥有国内有效注册商标405件,国际商标34个。公司拥有2件驰名商标:“益佰”、“KEKE克刻”;拥有4件著名商标:“做足益佰”、“杏丁”、“康赛迪”、“益佰艾迪”,其中“做足益佰”被评为贵州省十佳著名商标。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及子公司申请专利522件,其中发明330件、实用新型50件、外观设计142件;公司及子公司授权并维持有效专利231件,其中发明148件、实用新型47件、外观设计36件;公司及子公司在审专利37件,其中发明29件,外观设计7件,实用新型1件。
报告期内,公司及子公司新申请专利12件,其中发明专利1件,外观专利10件,实用新型1件;新授权专利总计15件,其中发明专利1件,外观专利14件。另外,公司金骨莲胶囊专利(“治疗关节肿痛的胶囊制剂的检测方法”,专利号:ZL7.3)获评2021-2022年度贵州省优秀专利奖。
公司是集药品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医药工业企业。公司产品涉及肿瘤、心脑血管、妇科、儿科、骨科和呼吸等多个治疗领域,已形成比较完善的产品布局。曾获得“中国医药制造业百强”称号、“中国AAA级信用企业”、“贵州省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中国大健康产业突出贡献奖”、“中国西部企业数字化转型优秀实践单位”、“年度品牌卓越企业”、“贵州企业100强”、“贵州省民营企业100强”、“贵州制造业企业100强”、“中华民族医药百强品牌企业”、“中国企业信用500强”、“贵州省制造业民营企业20强榜单”、“中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中国医药研发产业线最佳工业企业”等奖项及荣誉,曾作为贵州省内唯一入选的医药企业成功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报告期内,公司凭借扎实的研发生产实力和稳健的市场推广能力成功入选“2022年度中国医药工业百强系列榜单”子榜单“2022年度中国中药企业TOP100排行榜”,公司已连续18年入选年度“中国医药工业百强系列榜单”。
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从单一中成药企业发展成为拥有化学制剂、中成药、生物制剂、大健康产品、医疗服务的全产业链医药工业集团。在抗肿瘤、心脑血管和妇儿药品等中国药品市场最具用药规模和成长性的治疗领域,已形成比较完善的产品布局,公司核心产品洛铂、艾迪、康赛迪、杏丁、葆宫止血颗粒、金莲清热泡腾片等产品在各自细分领域的市场都有较大的市场占有份额。
公司拥有国内规模较大的从中药材种植、加工、提取到制剂生产的现代中药生产线;拥有从原料药到制剂全产业链的化学抗肿瘤药、生物药等合计二十多条通过国家GMP认证先进的生产线,剂型包括:小容量注射剂、大容量注射剂、冻干粉针剂、胶囊剂、糖浆剂、颗粒剂、片剂、合剂、滴丸等,已储备了全面且具有竞争力的产品组合,拥有研、产、销的全产业链优势。配备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自动灯检机、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近红外快速检测仪、水浴灭菌器、激光喷码机等尖端设备,具备较强的生产和检测能力,对药品流通等各个产业环节,实施标准管理,将现有产业链进行全面优化升级,同时注重各产业链、各环节之间的衔接与协作,关注公司与客户以及外界合作伙伴的协同发展,满足公司发展需求。
公司围绕整体发展战略目标,根据年度计划,全面推进了集团“业务数字化、管理数字化、决策数字化、运营数字化”四大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工程,持续推进管理数字化平台建设,实现了数据资源整合的目标,并不断优化大数据决策平台,对关键指标进行分析,整体提升了公司的管理运营效率,为拓展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惠誉评级将信用挂钩票据(CLN)的11个评级从“AAAsf”下调至“AA+”
已有4家主力机构披露2023-06-30报告期持股数据,持仓量总计2650.87万股,占流通A股3.35%
近期的平均成本为5.34元。该股资金方面呈流出状态,投资者请谨慎投资。该公司运营状况尚可,暂时未获得多数机构的显著认同,后续可继续关注。
投资者关系关于同花顺软件下载法律声明运营许可联系我们友情链接招聘英才用户体验计划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2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