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桌中间隔着一片海公司主要从事药品的研发、制造、批发与零售业务,公司主营业务未发生重大变化,主要分为医药工业和医药商业两大板块,具体如下:
医药工业主要是药品的研发、制造及销售,包括母公司和全资子公司叶开泰国药。医药工业板块按照药品流通的渠道分为OTC产品线和Rx产品线。
公司OTC产品线第一大单品为龙牡壮骨颗粒,是儿科补益类产品,由14味中草药和维生素D2、葡萄糖酸钙组成;其组方由益气固表经典名方“玉屏风散”、健脾益气经典名方“四君子汤”、补肾壮骨经典名方“龙骨汤”进行加减而得;具有强筋壮骨,和胃健脾之功效,用于治疗小儿多汗、夜惊、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发育迟缓等症状。在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发布的“中国非处方药产品(中成药)综合排名”中,龙牡壮骨颗粒在“2022年度中国非处方药产品中成药综合统计排名-儿科消化类产品”排第一名。公司OTC产品线还有便通胶囊和健民咽喉片等,其中便通胶囊用于脾肾不足,肠腑气滞所致的便秘,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发布的“2021年中国非处方药产品(中成药)综合排名”中,健民便通胶囊位居便秘泄泻类第二;健民咽喉片的适应症为清利咽喉,养阴生津,解毒泻火。用于热盛津伤、热毒内盛所致的咽喉肿痛、失音及上呼吸道炎症。
公司Rx产品线主要产品:健脾生血片(颗粒)适应症为健脾和胃,养血安神,用于小儿脾胃虚弱及心脾两虚型缺铁性贫血;成人气血两虚型缺铁性贫血,中华医学会《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诊治和预防多学科专家共识》唯一推荐中成药,荣获武汉名品认定;小金胶囊具有散结消肿,化瘀止痛之功效,广泛用于包括乳腺增生、甲状腺结节、妇科包块在内的各种疾病的治疗,小金胶囊标准化项目荣获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雌二醇凝胶为公司首仿,用于补充雌激素;拔毒生肌散为公司独家产品,医保产品,用于拔毒去腐,敛疮生肌。七蕊胃舒胶囊为公司2021年底获批的中药1.1类新药,通过谈判进入《国家医保目录(2022版)》,具有活血化瘀,燥湿止痛之功效,用于轻中度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湿热瘀阻证所致的胃脘疼痛,舌质紫黯或瘀斑瘀点、舌苔黄腻、脉弦涩或弦滑。儿科产品线主要品种为治疗小儿感冒咳嗽类药品,有小儿宝泰康颗粒、小儿宣肺止咳颗粒、小儿解感颗粒等。
医药商业板块主要为药品的批发和零售。药品批发业务主要通过公司下属子公司福高公司、维生公司开展,销售本公司及其他企业的医药产品,业务区域主要集中在广东、湖北等地,零售业务主要通过子公司新世纪大药房开展,主要经营品种有中成药、化学药品、生物制剂、保健品等。
公司子公司国医投资公司作为中医诊疗业务的投资与管理平台,加强中医诊疗业务的规划与布局。目前业务区域集中在武汉,已开业经营的有汉阳馆、汉口馆两家中医馆。
华方医院是一家按照二级标准建立的综合医院,医院科室设置较齐全,设有内科、外科、妇科、中医科等多个临床医技科室及健康体检中心。
生产模式:公司根据销售情况、库存状况、市场环境等合理安排生产计划,确保药品生产供应;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执行《药品管理法》,按照GMP及药典要求,对药品生产中使用的原辅包材、生产的半成品和产成品进行质量检测,对生产过程、生产工艺等进行严格监控,确保药品质量安全。
原材料采购模式:公司采购中心对原材料采购实行专业化集中招标管理,统筹规划原辅包材的外部采购,大宗物料实施战略性采购。根据生产情况、市场状况合理规划库存量,安排采购计划和采购时点;严格执行安全库存制度及中药材采购标准,除部分药材(人工麝香)为国家指定专供外,其余中药原材料均通过专业人员亲临产地、药材市场挑选,特殊中药材实施规格等级优选或道地药材基地亲自培育,确保公司每批中药材品质上乘,为公司制造精品中药奠定基础。
销售模式:公司OTC产品通过线上和线下药房渠道,依靠品牌拉动、线上引流、专业团队推广及营销活动实现销售。Rx产品采用以专业化学术推广为主的销售模式,通过药品流通企业销售给医疗机构。同时,公司积极应对集采,参与部分省区联盟中成药带量采购。2022年,公司产品小金胶囊、银杏叶片中选。
公司严格执行《药品管理法》,按照GSP标准管理,充分保障药品流通过程中的产品质量。医药商业主要为下属子公司从药品生产企业购进产品,通过自有销售渠道销往区域内的其他医药商业公司、医疗机构或药店。
公司中医诊疗业务主要依靠中医馆汉阳馆、汉口馆开展,通过中医看诊、理疗等中医治疗手段对患者提供健康服务。公司着重夯实医师力量,培养青年医师队伍;以妇儿专科为特色,持续开展专业化、深度化、个性化的中医药服务,提升患者满意度。
华方医院主要经营模式为对社会开展门诊、住院、临床卫生服务、预防保健、健康体检与职业病检查、健康管理、职业卫生管理等,主营业务收入来源于住院、门诊和体检三类业务。
米内网2022年度中国医药工业百强系列榜单-中国中药企业TOP100排行榜公司位居第41名,全国工商联医药业商会2022-2023年度中国医药行业最具影响力榜单-中国医药制造业百强。截至2022年12月31日,申万二级行业中药行业上市公司有74家,根据公开披露的2022年度报告,公司营业收入36.41亿元在中药行业中排第25位,净利润4.08亿元在中药行业中排第19位。2023年第一季度报告,公司营业收入10.13亿元在中药行业中排25位,净利润1亿元在中药行业中排30位。
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技术中心通过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在湖北省科学技术厅发布的2023年度湖北省新型研发机构绩效评价中获评“优秀”。
2022年公司制造中心一车间获中华全国总工会“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五车间入选工信部2022年度智能制造优秀场景。
公司被武汉企业信用管理服务中心评为“2022年企业信用评价AAA级信用企业”;2023年经上海新世纪资信评估投资服务有限公司信用评审委员会评审,确定公司主体信用等级为AA级,评级展望为“稳定”。
2023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1.61亿元,同比增长17.6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2亿元,同比增长34.14%。净利润的增长主要是公司龙牡壮骨颗粒等主导产品收入增长、联营企业投资收益增长所致;工业收入的增加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提升产品品质,加大市场投入和开拓力度,实现OTC产品线和Rx产品线销售收入持续提升;医药商业收入的增长主要是下属商业公司新业务拓展,实现收入的增长。
公司主要从事药品的研发、制造、批发与零售业务,公司适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第六号——医药制造”相关规定。
根据工信部《“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医药工业包括化学药制剂、原料药、中药饮片、中成药、生物药品、辅料包材、制药设备、医疗器械、卫生材料等,是关系国计民生、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产业,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基础,其发展进程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高度关联。
近年来,尽管受到国际环境的风险与挑战,2023年上半年我国经济运行延续了恢复态势,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5%,明显快于2022年全年3%的经济增速,市场需求逐步恢复,生产供给持续增加,就业物价总体稳定,居民收入平稳增长,经济运行整体回升向好。
截至2023年06月30日,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企业9,371个,较2022年末8,814增加557个,同比增长6.3%。
随着医药行业格局优化与产业升级的不断加深,医药制造作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保障,行业在快速恢复后实现平稳发展。据国家统计局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企业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医药制造营业收入212,496亿元,同比减少2.9%,医药制造利润总额1,794.5亿元,同比减少17.1%。但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快,健康中国建设全面推进,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和健康消费升级,医药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速,我国医药行业未来发展依然可期。
公司在医药制造细分行业中属于中药行业中的中成药制造业,上游是中药材、中药饮片等原材料供应者,中药材的产量受种植面积、自然条件影响较大,其供应数量、质量和价格将直接影响中成药制造行业的生产经营。
在销售端,中成药销售快速恢复,根据米内网数据显示,中国公立医院端(城市公立、城市社区、县级公立、乡镇卫生)中成药2022年总体年度销售规模为2,512亿元,同比增长0.24%;医院端中成药销量较2021年有所恢复,但较2019年2,776亿元还有一定距离。中国城市实体药店中成药2022年总体年度销售规模为1,292亿元,同比增长13.83%,超过2019年1,130亿元。
在生产端,中成药产量实现增长。据统计局数据,2023年上半年中成药产量108.3万吨,同比增长17.6%。我国中成药产量前两年均微幅下滑,其中2021年产量为231.80万吨,同比下降0.04%;2022年产量为227.7万吨,同比下降3.4%。
在成本端,2023年中药材价格呈持续上涨趋势,安国中药材价格指数所监测的571个品种中,上涨品种数有265个,约占整体的46%;有135个品种下跌,占比约24%;169个品种价格指数无明显涨跌,占比约30%。具体来看,当归、党参、牡丹皮、白术、香薷、细辛、胖大海、鹿角霜、水牛角和薤白等中药材价格涨幅居前。根据成都中药材市场价格监测数据,2023年06月成都中药材价格指数为249.76点(以2010年8-9月份平均价格为基期),同比上涨9.7%,12个板块中10个上涨,2个下跌,其中植物叶类、树脂类、植物根茎类、矿物类涨幅较大,涨幅分别为42.8%、22.3%、20.4%、20.1%。中药材价格的上涨给中成药制造企业带来一定的成本压力。
一是从人口结构上看,国内人口老龄化程度继续加深,行业具有很大发展空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64亿人,人口老龄化程度达到18.7%。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老年人群的健康问题备受关注。社会经济发展及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将带动医药商品需求增长,大健康产业市场将进一步扩张。
二是医药行业将向创新驱动转型。近年来国家鼓励研发创新的政策不断出台,根据《“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全行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10%以上,到2025年,创新产品新增销售占全行业营业收入增量的比重进一步增加;到2035年,我国医药工业实力将实现整体跃升,创新驱动发展格局全面形成,原创新药和“领跑”产品增多,成为世界医药创新重要源头。同时医保政策也向创新药倾斜,集采带来的降价风险倒逼医药企业改革创新,行业创新研发能力将不断增强,未来国产替代、技术创新将是医药企业脱颖而出的主要途径。
三是中医药将在传承与创新中振兴发展。国家大力支持中医药产业发展,《“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十四五”中医药人才发展规划》《中医药振兴打造重大工程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从研发创新、评价指标体系、人才建设等方面加强高位谋划与指导,着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在国家众多政策不断加码和助力下,中医药将迎来快速发展期。
四是医药行业同时也面临面着较大挑战。国家医保局稳步推进“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改革,一方面集采扩面提速、医保谈判、支付改革等进一步压缩了药品生产企业的利润空间,叠加大宗商品及中药材价格上涨导致的成本增加,药品生产企业面临较大的生存压力;另一方面,国家加强药品质量控制,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从药材生产经营、质量控制、监督检查、药物警戒、药品追溯和召回等药品流通全方位进一步严格了药品质量管理相关政策,行业监管环境的趋严,将进一步加剧企业间的优胜劣汰。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动力,进一步推广福建省三明市等地医改经验,促进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推进医药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据网络资料不完全统计,截至2023年06月15日,国家发布的医药行业相关(大型)政策共计150余条,其中医保类政策占38%,主要包含医疗费用保障、医保基金监管、药品价格管理、医保定点管理、门诊共济、跨省异地就医等内容;医药类政策占35%,主要包括药品标准、参比制剂、审评审批、药品监管等内容;医疗类政策占27%,主要包括公立医院改革、医疗卫生服务、合理用药、分级诊疗、疾病防控等内容。对公司有重要影响的政策如下:
2022年12月05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十四五”中医药信息化发展规划》,统筹考虑医疗、教育、科研、产业、文化、国际合作等中医药发展的重点领域,提出10个方面的重点任务,设置15项具体发展指标和11项工作专栏,为实现新时期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明确了举措,提供了保障。
2023年02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明确推进中医药振兴发展的基本原则,统筹部署了8项重点工程,包括中医药健康服务高质量发展工程、中西医协同推进工程、中医药传承创新和现代化工程、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工程(岐黄工程)、中药质量提升及产业促进工程、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中医药开放发展工程、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点工程,安排了26个建设项目。
2023年03月05日,国家《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
影响与对策:国家统筹落实《“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从信息化、人才培养、中医药文化弘扬、开放发展等多个角度明确了中医药发展的重点领域和重点发展工程,形成了一系列的制度保障与发展措施,有利于加快中医药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公司作为中药行业百强企业,近四百年的历史,在国家大力发展中医药的行业大背景下,将着重加强中药创新药物研发与大品种培育,加大叶开泰中医药文化与技艺的传承与推广,促进中医中药协调发展。
2023年01月04日,国家药监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药科学监督促进中药传承创新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从加强中药材质量管理,强化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监管,优化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管理,完善中药审评审批机制,重视中药上市后管理,提升中药标准管理水平,加大中药安全监管力度,推进中药监管全球化合作等方面,提出多项保障措施。
2023年02月10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中药注册管理专门规定》,自2023年07月01日起施行。对中药人用经验的合理应用以及中药创新药、中药改良型新药、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同名同方药等注册分类的研制原则和技术要求进行了明确。从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中药传承创新的力度,为中药创新指明了路径。
2023年02月16日,国家药监局药审中心发布《真实世界证据支持药物注册申请的沟通交流指导原则(试行)》《药物真实世界研究设计与方案框架指导原则(试行)》,2023年03月17日发布《药物临床试验期间安全性信息汇总分析和报告指导原则(试行)》,该等指导原则的有效实施,进一步明确了药物临床研究过程中的相关工作,有利于药物临床研究工作的快速开展,提升研发效率。
2023年07月04日,国家药监局发布《药品标准管理办法》,规范和加强药品标准管理,建立最严谨的药品标准,保障药品安全、有效和质量可控,促进药品高质量发展。
影响与对策:中药研发过程中的审评审批制度的不断完善,有利于公司积极布局和推进中药新药的研发立项,加快在研品种的研发进程,公司中药研发主要集中在成人及小儿常见病、多发病等治疗领域,报告期内在研的中药1.1类新药通降颗粒、小儿紫贝止咳糖浆、牛黄小儿退热贴、积术通便颗粒等项目进展顺利。
2023年01月18日,2022年医保谈判结果正式发布,《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2年版)》同步发布。本次共计24种国产重大创新药品被纳入谈判,最终20种药品谈判成功。同时,有7个罕见病用药、22个儿童用药、2个基本药物被成功纳入目录。
2023年06月29日,国家医保局公布了《2023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2023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正式启动,这是医保局成立以来,连续六年开展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针对纳入“鼓励仿制药品目录”的药品、纳入“鼓励研发申报儿童药品清单”的药品,以及罕见病治疗用药,则不设置获批时间的限制条件。本次申报7月1日正式启动,争取11月份完成谈判并公布结果。
影响与对策:医保谈判的常态化趋势下,将驱动企业加快创新,药物研发也将回归创新驱动主线日获批的中药创新药七蕊胃舒胶囊经谈判进入2022版国家医保目录,对药品未来销售将起到积极的作用,为公司后续加大研发投入,加快研发进程增强了信心。
2023年03月20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中医诊所基本标准(2023年版)》,该标准将执业医师的准入范围从“注册后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执业满三年”调整为“医疗机构执业满5年”;在诊疗布局和面积上取消了多种限制定性要求,鼓励多元化、现代化的中医诊所设计和布局;在信息化领域,要求接入电子病历录入和电子处方,增强信息化服务能力和加强对诊疗方案、医保监管的能力,对中医诊所而言是一种专业、创新、规范化的指向。
2023年04月28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关于全面加强县级中医医院建设基本实现县办中医医疗机构全覆盖的通知》,要求加强县级中医医院对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统筹管理,整体提升县域中医药服务水平,提升基层慢性病中医诊疗服务能力,提供便民惠民服务。
影响与对策:公司2018年探索性进入中医诊疗服务领域,在中医诊疗领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建立了较为成熟的营运模式。国家鼓励中医医疗机构的建设,逐步优化中医服务领域的标准,有利于公司在中医领域的持续发展,为人民群众就医提供更高标准的服务。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三、风险因素
医药行业政策密集出台,从不同角度确立新的行业规则,严格全过程监管,加速行业优胜劣汰,公司面临行业政策变化所带来的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将密切关注国家政策走势,加强对行业重大信息和敏感信息的分析。及时把握行业发展变化趋势,提前布局调整。在保持产品稳健增长的同时,根据市场状况,适时调整产品结构与营销策略,提高管理水平。加强品牌驱动,发挥产品优势。加大研发投入,提升公司整体竞争能力。
中药行业的主要原材料为中药材,由于中药材多为自然生长、季节采集,产地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产量和价格波动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其价格、产量容易受到自然条件、经济环境、市场供求关系等外部因素变化的影响,构成原材料供应风险,将直接影响公司正常生产经营和利润水平。
应对措施:2023年上半年公司继续推进精品中药战略的实施,对中药材实施规格等级优选,本身带来了一定的成本上涨;针对大宗原辅材料、特殊中药材、价格上涨过快的药材实施战略采购,优化药材储备方案,同时积极推进产地采购和药材种植,保障生产供应,有效控制采购成本。
受国家环保政策、国际局势、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人力成本增加等,使公司面临经营成本增加的风险。
全国中成药联合采购办公室成立,标志着中成药集采从过去区域性集采向全国性集采转变,也意味着中成药集采常态化、制度化的确立。2023年6月全国性中成药联盟集中带量采购拟中选结果公示,中选率达71.6%,中选品种平均降价幅度为49.36%。中成药集中带量采购带来中选药品价格的下降,同时也能带动疗效相近而没有进集采的中成药产品价格下调。
应对措施:公司将积极应对中成药集采,扩大医院市场份额;加快品牌建设,扩大零售、互联网等终端市场份额;加大大健康产品、中医诊疗等创新业务布局。同时公司将持续推进智能车间建设,通过设备提档升级、机器换人等措施提升生产能力,降低生产成本。
新药研发存在高投入、高风险、周期长等特点。药品的前期研发以及产品从研制、临床试验报批到投产的周期长、环节多,容易受到一些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可能面临临床疗效不足、安全性风险等问题,导致项目无法继续开发;产品上市后也可能面临市场接受度不高和经济回报不佳等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将加强新药立项前的可行性研究,充分论证,谨慎新药立项。对于在研新药,将加强研发风险防控;建立高效的研发管理体系,完善考核机制与人员激励机制;引进高质量研发人才,加强研发团队建设;加快研发进程,紧跟政策,动态调整,提高研发成果转化率。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作为一家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中药企业,始终坚持以质量为核心、以研发为动力、以人才为根本的经营宗旨,发挥资源优势,夯实核心能力,不断推进公司健康、稳定发展。
1、公司历史文化悠久,药品质量可靠。健民集团传承“叶开泰”近400年历史文化,秉承“遵古酌今、虔诚修合、宁缺毋滥、不好再来”的制造理念和“并蓄兼收,损己无欺”的经营理念,致力于精品中药制造与研发,从道地药材采购到产品销售至客户的每一个环节都精益求精,至诚至信,遵从叶开泰“修合虽无人见、存心自有天知”的堂训,在业内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和用户基础。
2、公司有较好的品牌优势。公司拥有“健民”“龙牡”“叶开泰”三大品牌,其中“健民”“龙牡”为中国驰名商标,“健民”为中华老字号品牌,公司是中药企业中为数不多的拥有多个驰名商标的企业,有利于公司新产品上市、市场推广及业务多元化协同发展。
3、公司建立了规范、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为员工提供行业内具有竞争力的薪资福利待遇和多样化培训,形成“专业和管理”人才成长双通道、职等职级晋升的人才成长体系。
4、公司拥有较好的科研和技术开发能力。截至2023年06月30日,公司在职科研人员165人,涵盖药物制剂、药物分析、药理毒理、临床医学等专业领域,人员专业分布合理;公司设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并获批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是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组建了儿童经皮给药研究平台(含膜剂)、儿童口服液体制剂研究平台、儿童口服固体制剂研究平台、分析技术平台等技术平台;公司牵头组建了“武汉市特色中药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承担了一批国家、省、市科技研发项目。
5、截至2023年06月30日,公司拥有有效专利131项,其中发明专利72项;其中报告期内新申请发明专利1项。公司在研项目71项,其中新药研发项目27项,二次开发项目39项,保健食品4项,医疗器械1项,为公司未来参与市场竞争奠定了良好的产品基础。
6、公司是全国重点中药企业和小儿用药生产基地。公司及全资子公司叶开泰国药合计持有药品批文260个,其中独家品种和类独家(三家以内)品种40余个,有86个品种在国家医保目录中。产品资源丰富,形成了以中成药为主的儿科产品线、妇科产品线、特色中药产品线。其中儿科产品线有龙牡壮骨颗粒、小儿宝泰康颗粒、小儿宣肺止咳颗粒、小儿解感颗粒等品种,妇科产品线有健脾生血颗粒、健脾生血片、小金胶囊、雌二醇凝胶等品种,特色中药产品线主要包括便通胶囊、健胃消食片、健民咽喉片、拔毒生肌散、七蕊胃舒胶囊等品种。
惠誉评级将信用挂钩票据(CLN)的11个评级从“AAAsf”下调至“AA+”
已有45家主力机构披露2023-06-30报告期持股数据,持仓量总计7534.96万股,占流通A股49.34%
近期的平均成本为64.11元。该股资金方面呈流出状态,投资者请谨慎投资。该公司运营状况尚可,多数机构认为该股长期投资价值较高,投资者可加强关注。
限售解禁:解禁18.48万股(预计值),占总股本比例0.12%,股份类型:股权激励限售股份。(本次数据根据公告推理而来,实际情况以上市公司公告为准)
限售解禁:解禁21.25万股(预计值),占总股本比例0.14%,股份类型:股权激励限售股份。(本次数据根据公告推理而来,实际情况以上市公司公告为准)
限售解禁:解禁18.48万股(预计值),占总股本比例0.12%,股份类型:股权激励限售股份。(本次数据根据公告推理而来,实际情况以上市公司公告为准)
投资者关系关于同花顺软件下载法律声明运营许可联系我们友情链接招聘英才用户体验计划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2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