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玩恶魔魔幻红蝎星万物复苏的春天,不少人愿意到各大景点打卡,赴一场和花的约会。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南京的中小学校园里,也藏着一些珍奇的花草树木:国家一级保护的濒危植物、历经沧桑的古树名木、藏着少年心声的“许愿树”……学校利用这些植物,带孩子们走近自然,感受生命之美,体会历史变迁、珍藏梦想和希望,让学校教育迸发更多可能。
坐落于钟山脚下的南京市中山小学,校园里绿树掩映、花香四季。在学校的西南角,藏着一个珍稀植物园,虽然面积不大,但濒危植物有不少。
入口处种着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秤锤树,因为果实像极了秤锤,故而得名。刚刚入春,秤锤树已经挂满花苞,枝条上还零星挂着上一年留下来的果实。
“秤锤树是江苏省特产树种,曾一度被认为在江苏地区已经灭绝。它的花梗柔弱下垂,白色的花朵清新脱俗。”校长庄永洲笑着说,“孩子们都特别喜欢秤锤树,之前结的果实都舍不得摘。”
在学校植物园里,红豆杉、中山杉等珍稀植物也绿意盎然。“三年前的春天,南京市中山植物园陈剑博士将4棵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南方红豆杉赠送给学校,我们把它们种在了植物园里。红豆杉是一种常绿乔木,远处看像松树,但它叶子没有松树那么尖,是扁扁的。值得一提的是它专注的品格,一心一意向上生长,从不‘节外生枝’。”庄永洲说。
最让老师和孩子们印象深刻的是珙桐树,俗称鸽子树,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3月中旬,珙桐树刚刚萌发新芽,很多孩子便已经开始期待它开花的样子。“它的花是白色的,特别好看,风一吹就像满树白鸽翩翩飞舞。”一个孩子说。
南京市中山小学校园里种植有一两百种植物,春天有月季、珙桐,夏天有莲花,秋天有菊花、桂花和红豆杉,冬天有梅花。孩子们在这样的校园里通过各种课程和活动,亲近大自然。
“学校将国家课程与自然课程相结合,致力于为孩子们打造幸福阳光的童年。老师们经常带着孩子们到户外上课,在大树下读书,感受校园中的每一株花草的生命,几乎每个孩子都能认识校园中的植物。”庄永洲说,“学校还围绕很多特色植物创作了歌曲,同学们在合唱节演唱,用音乐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每年的荷花节、菊花节,学校还举办相关活动,孩子们用绘画、用诗词的方式,描绘他们眼中的植物之美,在绿色理念中健康成长。”
在南京市中山小学,各种珍稀植物是孩子们眼中的大自然,而在南京市南师附中,校园里的一棵百年古树,则是学生们眼里活的校史。
在南师附中东侧校史馆“桃李阁”前,有一棵编号“21”的古树名木——牡荆。牡荆为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长江以南各地都有分布,属于南京乡土植物。但南师附中的这棵牡荆不一般,是民国时期国立中央大学创立农学院时所种植。
国立中央大学农学院创立于1928年,是民国时期国立高等院校的“领头羊”,源自1902年三江师范学堂的农学博物科,后改为两江师范学堂农学博物科。当时种植的这棵牡荆,原为农学院树木标本园的成员,至今近百年。现树高7米、胸围1米,是南京目前较大的一株。牡荆花期很长,一株树上的小花极多,总也开不完似的。花的颜色是蓝紫色的,很好看。
因为挂着古树名木的牌子,附中的学生们总会多看几眼,也慢慢了解了这棵树的历史。一名高三学生说:“这棵牡荆树干弯曲、斑斑驳驳,充满了沧桑感,走过它就像走进岁月轮回里,历尽繁华,苍穆飒飒。”
从历史中走来的,还有南京一中校园里的一棵百年广玉兰。南京一中溯源于1907年创设的崇文学堂,而这棵广玉兰据说在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就种下了。
学校相关负责人说,每到玉兰花开的季节,校园里都会传来阵阵幽香,这棵广玉兰用温柔的花香陪伴了一届又一届莘莘学子,“古树名木是承载城市记忆的‘活化石’。一棵古树,就是一段历史的见证与一种文化的记录,透过一棵棵古树名木,学生们可以重温这些‘活文物’背后的故事。”
在南京市金陵中学操场北侧,有棵四层楼高的银杏树。目前,银杏树只冒出了点点绿芽,看起来并不起眼。但只要到了秋天,它就成了整个校园的主角,是全校师生的“打卡地”。这并不是因为它的树叶有多灿烂,而是它藏下了少年们的心声与梦想。
这是金中校园里唯一的一株银杏,很多年前由于基建的需要从别处移植过来,据说当时移栽加上养护的成本就有一二十万元。
“大约是从2015年秋季起,有人在树干上扎了一条红丝带,在银杏叶上写下心愿,系在丝带上。从那以后这棵银杏树,就成了学生们的许愿树。每年秋天,银杏树裹得一身金黄,天气晴好的日子里,午后总有一群人围在那里,捡拾落叶、书写心愿,加之看客也多,远远近近的,大树底下热闹得很。”金陵中学马楠老师说,老师们觉得挺浪漫,也常常参与其中,鼓励学生们把心声和梦想写下来。
“十七岁有喜乐相伴”“考同一所大学呗”“南医临床5+3上岸”……每年的秋天,总有这些青春的絮语,在午后的阳光下、像银杏叶一样闪闪发光。
“校园里有了这么一棵‘许愿树’,让我们这些每天为高考努力拼搏的少年们有了期待,也有了为理想拼搏的斗志和力量。我想就算我毕业离开校园很多年以后,我依然会记起这棵银杏树,因为它见证了我最美好的青春。”一名高二学子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