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狂野之城清明前后,是南方茶园里采摘春茶的好时节,然而在位于北纬3845的太行山上,石家庄市灵寿县南营乡的茶农们也正在为春茶采摘忙碌准备着。
河北省内的太行山区产茶,而且是好茶,可能很多人不太相信。因为“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开篇就写得很清楚,种茶产茶,自古就是南方的事。
但现在,在北纬38度以北,几百亩优质绿茶已生机勃勃地植根河北太行山上。娇嫩、鲜绿的芽儿,在大棚的茶树上已经显露,一垄一垄密密匝匝的茶树,成了太行山上的第一抹绿意。
“南茶北移最重要的是突破两个技术难题,一个是土壤一个是过冬。”展翼茶叶专业合作社管理负责人刘振清告诉记者,适宜种茶叶的土壤,河北太行山沿线多万亩,这是得天独厚的优势,可如何顺利越冬一直是刘振清最担心的问题。
“去年可是个严冬,这里最低温度都达到了零下26℃,为了能保住茶苗我们可是下了不少功夫。”大棚外的毛毡布,棚顶加厚的塑料布,都是刘振清和工人们为抵御严寒做的措施,精心的照料,换来了开春后的新绿。
“这里村山林多,平地少,茶树种植的过程中,不施化肥,这两年还升级了用芝麻饼做肥料,就连浇灌也用山泉水,加上山里昼夜温差大,产的茶叶品质非常好。”说起自家茶叶来刘振清一脸的骄傲。
的确,当“太行龙井”走进了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时,一系列数据结果令人惊艳:氨基酸5.7%,高于西湖龙井;咖啡碱2.5%,远远低于南方产的茶叶最后给出的鉴定结果是:栗香浓郁,滋味浓醇、鲜爽回甘、嫩匀成朵,属上等绿茶。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吴洵更是评价说:“集高氨基酸低咖啡碱于一身,乃茶中一绝。”
品质好的原因也靠的是种茶人辛勤劳作,每年的采茶季、平时的管护茶园等,刘振清告诉记者,就他们一个茶园每年就会用到4千个工,给村民们直接带来近30万的收益。
“为村民提供了家门口的就业机会,使茶农尝到了甜头,总体收入比之前翻了番,全村早就摘掉了贫困的帽子。”南营乡党委书记胡延卫向记者介绍,每年就茶叶的产业收益就能达到200万元。如今,小小的茶叶,已成了灵寿县南营乡助力乡村振兴的大产业。
经过二十多年精耕细作,“太行龙井”在当地已形成以“公司+农户+合作社+基地”的运作方式和产、供、销的经营方式。不仅打造了太行山区绿色生态品牌,更带动当地村民脱贫致富,助力乡村振兴。下一步要形成茶种植规模化的太行山茶产业带,深耕产业发展,打造“太行龙井”的特色品牌。
“今年是我们真正投入大众消费市场的第三年,今年的头茬茶已经预定了一半了”刘振清说太行龙井的品质受到业内专家的承认和茶商的追捧,茶叶订单就来了。现在也拓展了线上的销售渠道,计划还要开展直播带货。
“也会有人对我们太行龙井产生质疑,说我们是山寨龙井,还是对我们的茶叶了解少。”刘振清分析说,还是品牌意识不够强,营销推广的经验不足。下一步在做好品质的同时,还要拓宽推广渠道,更好的迎合大众消费。
“今年清明节当天,我们会有个采春茶的活动,欢迎你们再来!”临走时,刘振清还向记者发出了邀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