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港韩进中国是茶叶的发源地,在茶叶的种植、生产、加工、消费等方面始终占全球首位,但长期以来,我国在茶叶国际标准化建设方面进展滞后。
近日,由安徽农业大学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宛晓春教授牵头制定的国际标准ISO 20715:2023《茶叶分类》正式颁布,标志着我国六大茶类分类体系正式成为国际共识,这是我国在茶叶标准国际化领域取得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果。
该项国际标准根据茶叶加工工艺和品质特征,将茶叶分为红茶、绿茶、黄茶、白茶、青茶、黑茶六大类。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在英语中“black tea”指红茶,那么“黑茶”该怎么说?
其实,早在1979年,我国茶学高等教育创始人之一的安徽农业大学陈椽教授就提出了这六大茶类的茶叶分类方法。
这个分类方法奠定了现代茶叶科学分类的基础,并被广泛认可和应用,但未以标准的形式进行规范,直到今年三月这项国际标准的正式颁布。
2008年,自我国成立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来,宛晓春教授作为中国茶叶专家代表团主要负责人,联合来自其他国家的31位茶叶技术专家,按照ISO标准制修订规则共同协商制定,将中国六大茶类的分类体系上升为ISO国际标准。
该项国际标准的发布可更好地促进消费者、茶贸易商以及政府对于不同茶类制作技艺的理解。
全球产茶国家和地区达60多个,饮茶人口超过20亿。2019年11月,联合国宣布将每年5月21日确定为“国际茶日”。
2022年11月,“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被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