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童童鞋加盟15日,以“福满四海 茶香世界”为主题的2023年(第四届)海丝茶文化论坛在武夷山市开幕。
近40个国家和地区的驻华使节、国际友人、海外华侨华人、海内外茶界专家学者、茶企茶商、青年网红代表等逾200人,齐聚万里茶道起点城市,叙茶缘,话茶事,谋茶业。
500多年前,她的祖先锡兰王子世利巴交喇惹,沿着海上丝绸之路来华进贡,回国时途经泉州,因钟情于此地山水而选择定居。自此,世姓家族在闽繁衍生息,到了许世吟娥这里已是第18代。
泉州人喜欢喝铁观音,但许世吟娥独爱来自家乡的味道——锡兰红茶。此次受邀来到锡兰红茶的发源地武夷山,她倍感亲切。
19世纪,英国商人从武夷山漂洋过海,将一株珍贵的茶树带到了锡兰,也就是如今的斯里兰卡。从此,东方树叶在这个印度洋岛屿上生根发芽,诞生了享誉世界的锡兰红茶。作为世界第四大茶叶出口国,锡兰茶树种植面积占据国土面积的3.1%。
如今,锡兰红茶重新沿着“丝绸之路”,回到了原乡。中国斯里兰卡经贸合作商会主席晋兰加在中国已生活了17年,在创业之初,他便选择将斯里兰卡茶叶引进中国市场。目前,在抖音电商平台上,主打锡兰红茶的斯里兰卡国家馆粉丝数量超过65万。
一部国茶史,半卷出福建。在世界茶文化发展的历史画卷中,几乎每一帧都飘着福茶的芬芳。
其中不能不提的,是始于17世纪的“万里茶道”。这条长达13000多公里的国际商道,从武夷山市武夷街道下梅村出发,横跨亚欧大陆,直抵俄罗斯恰克图。通过“万里茶道”以及海上贸易线路,福建茶叶穿洋越海,开启了与世界的对话,推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
“茶文化由中国发端,走向世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原主任连辑说,目前,全球有60多个国家种茶,160个国家的近30亿人口喝茶。来自中国的共性茶文化,在世界各国延伸出了英国下午茶、日本茶道、韩国茶礼、俄罗斯甜茶、蒙古国奶茶、马来西亚拉茶、新加坡肉骨茶等各具特色的个性茶文化,形成了一体多元的文化形态。
在海丝茶文化论坛上,这片神奇的叶子引发海内外爱茶之人的共情。从中,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文明交流互鉴带来的茶文化多样性。
“和中国一样,我们也有自己的茶馆,但我们喜欢在茶馆里摆上一张床,坐在床上一边品茗一边读报看新闻。”来到中国后,乌兹别克斯坦茶友小龙发现了两国茶文化的同与不同,“我们喜欢大碗饮茶,招待贵客时‘先干为敬’”。
“在俄罗斯,全天喝茶是一种传统,晚上尤其受欢迎。”来自俄罗斯的福建农林大学茶学博士生MARAT TUKHVATSHIN说,在俄罗斯,茶是一种“国家饮料”。在当地,人们喜欢用“萨莫瓦尔”饮茶。这是一种金属制有两层壁四围灌水在中间着火的烧水壶。饮茶时,俄罗斯人喜欢辅以糖、蜂蜜或果酱,别具风味。
今年年初,澳中企业家委员会主席陈壬创立了一个茶文化传播品牌“汇东方”。顾名思义,汇聚东方好茶。
陈壬祖籍德化县。多年来,她一直致力于福茶海外推广。为此,她与华祥苑、品品香、正山堂等福建龙头茶企建立合作关系,同时在澳大利亚开展茶艺表演、茶叶品鉴等茶文化交流活动,助力福茶出海。
“乘着共建‘一带一路’的东风,越来越多的福建茶企走出国门,开拓国际市场。”陈壬认为,过去,中国茶叶出口以原料茶为主,如今要转向“品牌出口”,“茶企应当通过品牌建设,不断提高茶叶品牌在海外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变原料茶出口为成品茶出口,变大宗货出口为高附加值产品出口,让更多国际友人分享中国好茶”。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茶叶,曾经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见证者与参与者。如今,如何沿着“一带一路”构建全新的“茶香通道”,推动福茶继续扬帆丝路、香飘万里?
11月1日,2023年“闽茶海丝行”活动落下帷幕。此次活动历时10天,先后走进英国、马来西亚和新加坡。“闽茶海丝行”始于2013年由省农业农村厅、福建日报社共同发起的“闽茶世界行”。十年间,这条茶路不曾间断,已成为福建乃至全国最重要的海外茶事推广活动之一。
“我们先后走进欧洲、亚洲等14个国家和中国香港,设立了16个境外‘闽茶文化推广中心’,辐射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省农业农村厅高级农艺师于学领说,福建将持续开展“闽茶海丝行”系列活动,通过举办闽茶专场推介会、茶文化论坛,以及参加境外茶叶展会等形式,展示福建风采,讲好福建故事,持续扩大闽茶在境内外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
“喝茶,是刻进了福建人DNA里的习惯。”省侨联副主席齐志说,这种习惯也在海外侨胞身上得以延续,一杯清茶便能够唤起他们的乡愁。
福建侨海资源优势明显,旅居世界各地的闽籍侨胞近1600万人,分布在世界188个国家和地区。如何以侨为桥,助力福茶出海?近年来,省侨联致力于打造茶文化海外交流品牌。
“我们先后与塞浦路斯、吉尔吉斯斯坦、日本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侨社团合作,开展了茶艺沙龙、福茶品赏等形式多样的茶文化交流活动,让各国民众在品鉴福茶过程中,与‘清新福建’走得更近。”齐志说,省侨联还面向海外华裔青少年举办“中国寻根之旅”夏冬令营活动,精心设计茶文化课程,让孩子们沉浸式体验采茶、制茶、品茶。
去年,“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其中包括福建的6个非遗项目。
“为了讲好非遗故事,我们打造‘清新福建下午茶’‘茶和天下’等茶文化主题品牌活动,结合非遗展演展示,与海内外爱茶人士一道推广福茶及福茶文化。”省文旅厅二级巡视员林丽永说,这些活动已在马来西亚、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举办,并走进联合国。
本届海丝茶文化论坛开幕式现场,举行了一场特殊的聘任仪式。来自中国、俄罗斯、爱尔兰、也门等国家的8位网红获聘“福茶”海外传播官。
来自土耳其的“90后”女生Nesli是其中一员。2018年,Nesli追随爱情来到中国,在深圳定居。在短视频风口下,她成为一名内容创作者,在社交平台YouTube上,通过账号“Nesli in China”分享中国的生活与文化。
“很难想象土耳其的早餐、社交聚会、商务会议、商业谈判,或在渡过博斯普鲁斯海峡的旅行中没有茶。”Nesli说,土耳其是世界茶叶主产国之一。在海丝茶文化论坛上,她分享了土耳其的茶文化。喝茶,是土耳其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当地,最理想的茶被称为“兔血”,呈酒红色。
来到中国后,Nesli对东方茶文化充满了好奇。绵延千年的中国茶文化,为她提供源源不断的创作素材。几个月前,她来到广西五峰山的千亩茶园,现场体验山间采茶。这些鲜活的画面,被记录成短视频,收获国际网友大量点赞。
在流量时代,福茶出海如何打破传播圈层,持续引流、涨粉?掌握了流量密码的网红们,被寄予厚望。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是当之无愧的‘国潮’。”来自也门的传播官马森,就读于华侨大学。他认为,互联网时代出生的“Z世代”,习惯了数字化生活方式。“国潮”的振兴,可利用短视频、直播等全新的传播媒介,通过全新的话语体系,让茶文化真正走进全世界年轻人群体。
沈丹是武夷山本土大V。2018年创业失败的她回到家乡,本想借由短视频平台分享自己的乡居生活,意外地收获了大批粉丝。
“我因此萌生了通过短视频,让更多人认识和了解我的家乡,把家乡的茶叶和美食特产推广出去的想法。”有感于家乡的茶叶近年来销路不畅,沈丹成为一名新农人创作者。她在村里建设了茶厂,与乡亲们联合成立合作社。
武夷红茶、武夷岩茶、福鼎寿眉、松溪绿茶、漳平水仙……通过她的镜头,这些地道好茶以及原产地故事,走进了更多消费者的视野。沈丹还记得,平台上线的第一款产品是正山小种,第一天销售额就达到100多万元。目前,沈丹的账号“乡愁”在全网拥有4500万粉丝,已成为推动当地茶叶等农特产品出村进城的重要平台。
来自爱尔兰的福州西湖国际学校副主任Edward McKenna则认为,在国际上,许多年轻一代对传统茶文化知之甚少。要扩大年轻人的“朋友圈”,既要利用新的传播手段,创作出更多优质的社交媒体内容,还应当要充分理解他们的消费偏好与习惯,加大产品改革创新力度,丰富产品形态,让传统茶文化与年轻人走得更近。(张辉/文 游庆辉/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