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林茶共生、人地和谐”这就是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9/20 0:43:37 | 【字体:小 大】 |
洪荒裂天录9月17日晚,在沙特阿拉伯利雅得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5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是全球首个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位于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是公元10世纪以来,布朗族先民发现和认识野生茶树,利用森林生态系统,与傣族等世居民族一起,探索出“林下茶”种植技术,历经千年的保护与发展,形成林茶共生、人地和谐的独特文化景观。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成功后,包括9个古村寨、5片古茶林、3片分隔防护林的遗产区“破圈”传播,成为当下的热门话题。不少人因为这条新闻,知道景迈山,认识古茶林文化景观。
景迈山海拔1000米至1700多米,年平均气温21.2℃,生态环境得天独厚,土壤肥沃,非常适宜茶树生长。今年6月初,浙江大学茶学系教授、博导屠幼英到景迈山,看到了景迈山上的千年万亩古茶园,她对潮新闻记者说:“为我们有这样的生态茶林感到震惊和感动。”屠幼英介绍,“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采用“林下茶”种植方式,形成了“林茶共生、人地和谐”的生态林茶文化景观。这一种植方式在当今世界规模化台地茶种植园主导的背景中十分独特,充分显示出了我国劳动人民远古就有的智慧,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观。这为我们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增加重墨浓彩的一笔,与全人类分享共同守护好世界遗产的“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是保护环境、保护自然的活样板。
在今年5月的第五届当代茶文化发展论坛上,茶文化学者周重林和大家分享了《云南的古茶园、古技术与古茶俗》。这次“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成功后,周重林接受了不同媒体的采访,输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周重林认为,这次首次把茶山、茶资源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中国茶文化终于有一个世界文化遗产,这是该有的地位。消费者多数只知道品茶,对茶的来源并不清楚,借此机会大众会更多地了解茶的来源,更有利于形成茶文化,并落到实处。
这几天,由浙江文艺出版社于今年8月出版的《命运·主场·限:一个茶村的生长故事》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大理大学民族文化研究院的人类学博士缪芸运用现代人类学研究方法,以景迈山芒景村的生长过程为考察标本,对这座茶村的自然生态、日常风物、文化生态、人际交往、社会结构等展开剖析和描述。
为什么是景迈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是什么?大家用不同的方式在回答这些问题。“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成功后,景迈山会变成怎么样,这或许会是我们下一个要寻找的问题答案。
|
|
栏目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