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之国的爱丽丝漫画从“茶姑娘”到如今的“茶奶奶”,已经过去了61个春夏秋冬。“我一生就种好这棵茶树”——张淑珍矢志不渝致力于南茶北移的试验推广,成功将茶树适生区由南向北推进了300多公里,改写了延续千年的茶叶栽培史。2022年,她被陕西省委授予第八批“三秦楷模”称号。
商南的茶山绿了,张淑珍的头发白了。一个人,一棵树,一辈子,一件事,张淑珍做到了。她使商南县成为中国西部最北新兴茶区,并将茶产业发展成为商南县的主导产业,带领乡亲们发家致富。记者见到张淑珍时,只见她满头银丝,面容慈祥,精神气十足,面对采访,张淑珍谦虚地笑了笑,对记者说:“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我做得还远远不够”。
张淑珍,1937年4月生,1979年7月加入中国,1961年毕业于西北农学院林学系,现为商洛市商南县茶产业发展中心退休职工、商洛市茶叶研究所名誉所长。自1961大学毕业后,张淑珍怀着火热的理想,背着简陋的行装走进了“一山来了一山迎,百里都无百里平”的商南县,从此与商南县结下了不解之缘。61年前,在商南县林业站的土房子里,经过了数次育种移栽失败后,张淑珍盯着地图上的那一条线度沉思着。“国家把我培养出来了,我就应该为党和人民做更多的工作。”张淑珍刚到商南的时候,这里落后的生产力和农民十分贫穷的生活现状,深深地刺痛着她的心,于是,她决定要为老百姓找生财之道,移栽茶树就是重要一环。
为了尽快落实茶叶栽种,早日帮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张淑珍自1962年起,从外地购买了10公斤茶籽和305株茶树苗栽植,但赶上大旱无一成活。1964年,她又移栽700余株茶苗,茶苗又相继死去,一连几个春天,从苗圃移栽的茶树全部整片整片地死了。张淑珍表示,经过反复试验和尝试,1967年终于收获了茶叶,仅有3斤8两,在商南种茶叶的想法终于得到了验证。而在这3斤8两茶叶背后,凝结着200多万字的数据支撑;土壤、水分、伏旱分析;与江南茶区差异性指标研究……为采集第一手资料,张淑珍披星戴月、翻山越岭。
“1972年,全国茶叶发展会议在湖南省桃江县召开,我参加这次会议后大开眼界,在把桃江县种茶的经验汇报给商南县委后,得到县委的高度重视,随即组织30多人前往桃江县取经,当年就栽活茶树2000亩。”张淑珍说。但茶叶在商南县种植成功是第一步,如何把茶叶打造为能给农民带来利润的商品,这又成了新目标。
为此,张淑珍决定亲自采摘,以身施教,认真钻研加工炮制环节。一番苦功终于研制出韵味久长、浓香四溢的商南名茶——商南泉茗。1986年,茶叶专家们鉴定“商南泉茗”时,给香气打了满分,叫高香型茶。1992年,在中国西部名优茶促进会上,商南泉茗获“陆羽杯”大奖。为了让茶叶更好地向市场售卖,让乡亲们发家致富,1985年,张淑珍成立了“商南县茶叶联营公司”,茶农种茶,茶场加工,联营公司精选、包装、销售,并提供技术服务、物资供应、茶场建设等业务。
据了解,在张淑珍的带领下,商南县现与公司联营的茶场达120多个,公司建有4500平方米的现代化加工厂,有商南泉茗、仙茗、炒青、乌龙四大系列二十多个品种……截至2021年底,商南县已发展茶园25万亩,年产茶8000吨,产值12亿元。如今,商南茶产业已成为商南县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
近几年,虽然退休了,然而张淑珍仍然牵挂着商南茶。如何把茶叶做大做强、实现高质量发展是现阶段需要考虑的问题。张淑珍表示:“我觉得发展新茶园由坡地向农家地转移;发展设施由传统耕作向大棚、喷灌配套设施转移;发展技术由直播向克隆苗移植树转移;茶叶质量由大众化向名优茶转移。”她的这些想法,也正在商南县落实。
张淑珍把毕生精力投入在茶叶的引进、试验、生产、推广工作上。在她的辛勤付出下,商南县千千万万的贫困群众走上致富之路。记者从商南县委宣传部了解到,改革开放以来,张淑珍获得县级以上各种荣誉130余项,即使如此,如今,已入耄耋之年的张淑珍依然在茶叶研究领域孜孜以求地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