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命金剧情“贵州古茶树资源是上天赐予我们最好的礼物,合理利用好古茶树是对古茶树最好的保护,”11月1日,在2016年贵州省古茶树保护与利用研讨会上,中国茶叶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陈亮在发言中倡议,我们不要纠结古茶树的树龄,而是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好每一株古茶树。
10月31日,在塘坝乡榨子村的古茶园里,6个人工栽培的千年古茶树群落,见证了贵州境内茶叶大规模从野生向人工栽培过渡的进化过程。一簇簇古茶树上正开着米白色的小花,参观古茶园的一行人被古茶园以及周围良好的森林植被深深感染,都说看了千年古茶园后,完全颠覆了他们以前对茶树的想象,以为茶树都是簇拥的矮科植物,看了古茶苍劲杂虬的树冠,发出“这不是古茶园,而是古茶公园”的赞叹。
“这是目前贵州发现的最古老的人工栽培的古茶园,茶园的发现,对贵州茶树栽培史和古代茶文化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对生态茶园建设也有较大的指导作用。”贵州茶叶研究所研究员王家伦在参观古茶园后说道。
贵州是我国茶叶的主要原产地,是茶的故乡,也是我国野生乔木大茶树和灌木古茶树保存最多的省份之一。据不完全统计,贵州具有一定规模(1000亩以上)的连片古茶园达18处,200年以上的古茶树15万株以上,其中千年以上的古茶树1万余株,最大的古茶树树干直径约为170—180厘米,在国内极为罕见。
“数量大,分布广,贵州古茶树保护难度大。”主持会议的贵州省绿茶品牌发展促进会秘书长徐嘉民呼吁,由于许多农民对古茶树缺乏保护意识、缺乏产业发展的全局观,想将古茶树据为己有,过度砍伐、移植等损毁古茶树的现象日益严重,组建一个跨界的联合就显得很有必要,召开2016年贵州古茶树保护与利用研讨会也是贵州茶产业发展的现实需要。 此次研讨会是由贵州省绿茶品牌发展促进会、中共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县委、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主办,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农牧科技局、思州古茶文化研究会承办。会议旨在加强对贵州省古茶树资源的保护,让古茶树更能发挥其经济价值与研究价值,使这一天然资源库为产业发展发挥应有的效用。
高海拔、低纬度、寡日照、多云雾的气候条件孕育和保留了全球最集中、最丰富的贵州古茶树资源。贵州省绿茶品牌发展促进会编辑的《贵州古茶树资源论文集》显示,1980年在晴隆县发现的茶籽化石经多方论证和研究,距今约100万年,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唯一茶籽化石。近几年贵州各地发现的古茶树无论从它的文化底蕴还是从科研价值、生态价值、文化价值、观赏价值来看,都具有“世界级”的资源。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在贵州历史上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蔓延千里的茶马古道彰显了茶曾给贵州带来的经济繁荣,另外,茶与贵州少数民族文化融合后形成的茶文化,也成为了世人最宝贵的财富。
研讨会上,铜仁市茶叶协会秘书长温顺位对古茶树所具备的“价值研究”得到与会人员的赞誉和认可。他从市场、文化、旅游等方面详细地分析了古茶树所具有的“科学价值、研发价值、景观价值、文化价值和产业提升价值”。 “野生茶树、古茶树不仅是茶树原产地、茶树规范化和规模化种植起源地的‘活化石’,也是未来茶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库,是极为珍贵、独特的生物资源和茶文化景观资源。”贵州省绿茶品牌发展促进会专家组组长莫荣桂说,贵州作为世界茶树的发源地,发展古茶树是基于茶产业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对贵州发展特色产业的补缺。
中国茶叶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陈亮,曾多次到全国各地考察古茶树,当他看到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塘坝镇榨子村星罗密布的古茶树时,数量之大、品种之多令他瞠目结舌。
数量大、品种多、分布广的古茶树为贵州带来了多个“古茶树之乡”的殊荣,但也为古茶树保护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贵州省大部分地区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和出台了相应的古茶树保护条例,有力地促进了古茶树资源的合理利用。
但是,由于我省古茶树分布的面积大、范围广,许多都处于山高林密之地,交通不便,资源的整体情况至今都不是很清楚,给古茶树的保护、开发、利用等方面的工作和深入的研究都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仍有不少地方的百姓未认识到古茶树资源的价值,尚未对古茶树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引起重视,古茶树屡遭人为破坏。对古茶树随意折枝砍杈、截顶挖根、掠夺性强采鲜叶、随意采摘果实、采集古茶树上衍生的特有药材;在古茶树园中滥施化肥、农药;在古茶树群中搭棚、建房、挖沙、取土、丢弃废物、倾倒垃圾、猎捕野生动物;有的甚至毁林开垦;有的竟肆意妄为,盗伐贩卖珍贵古茶树,将许多古茶树挖掘后出售,长途运输后“移栽”到一些部门和企业作“风景树”等这些情况,在我省的古茶树资源区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给珍贵的古茶树资源带来了极大的破坏,古茶树资源在减少,品质在变差,有的资源已经濒临灭绝,许多惨重的损失已经难以估量,令人痛心。 “对于古茶树的适当开发是很有必要的,但不能杀鸡取卵。”陈亮说,古茶树作为一种不可再生、不可复制的宝贵资源,一定要在全面收集整理古茶树基本资料的前提下,根据一些具体条件加以保护、养护和利用。
“发展古茶树应从保护做起,其次才是开发与利用,并且要切记在开发利用过程中不能破坏原有的古茶树。”贵州省农委常务副主任胡继承在此间成立的贵州古茶树保护与利用专业委员会上指出,古茶树是品牌、是文化、是无价的资源和财富,贵州作为全国古茶树资源最丰富的地方,一定要建立起古茶树种质资源库,先保护好再谈开发利用的事,决不能在开发利用中造成新的破坏。
胡继承的这一建议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保留好贵州古茶树的基因,不仅因为贵州拥有着全国乃至全世界茶产业重要的、不可或缺的茶种资源,也是因为古茶树基因是各国生物产业研究和发展中难以寻求的珍贵物质和文化遗产。
贵州省茶叶研究所研究员、贵州古茶树保护与利用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陈正武多年来致力于古茶树研究,并将部分具有研究价值的古茶树取样移入贵州省茶科所种质保护库。在研究中他发现:一些野生古茶树具有高水浸出物、高儿茶素、高茶氨酸、低咖啡碱等特性,并在少数古茶树中发现高抗性病害,这些都可运用于现今的茶树病虫害治疗。利用贵州古茶树资源基因库及优势性状,他还培育出了黔茶1号、黔茶8号等通过国家茶树品种鉴定委员会评审的优异茶品种。 陈正武说:“古茶树的保护应当发挥‘抱团’的作用,目前贵州省内古茶树非常分散且生长地偏僻,古茶树的保护应该与当前先进的科技结合起来,全省开展古茶树普查、登记造册,将每棵古茶树的信息录入电子信息系统。在全面收集整理古茶树基本资料的前提下,根据一些具体条件加以保护、养护和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