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国槐相伴碑林之恋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4/7/12 0:42:31 | 【字体:小 大】 |
香国特攻金山网讯 “早就听说焦山碑林的美名了,我今天近距离一睹碑林风采,果然很震撼,不虚此行啊!”近日,来自浙江的游客刘先生慕名而来观赏焦山碑林,沉醉其中。但鲜有人注意的是,在这陈列着一幅幅碑刻的亭廊之间,隐藏着一棵800多年的古树国槐,它厚植沃土之中,与焦山碑林相伴相守,凝结了文化之魂,也见证了沧桑之变。
这棵古树国槐位处乾隆御碑的东北侧,它树干粗壮,龙干虬枝,斑驳龟裂的树皮诉说着时光的沉淀,葱茏蓊郁的枝叶迸发出蓬勃的生命力,犹如一幅笔触锋利的翰墨名作。
焦山公园绿化科科长钱雪平介绍,国槐为豆科槐属乔木,枝叶茂密,是常见的庭院树种,其花蕾可作染料,果肉能入药,种子可作饲料。
国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特殊的地位,从王昌龄的“青槐夹两路,白马如流星”到白居易的“风竹散清韵,烟槐凝绿姿”,国槐曾无数次出现在文人墨客的笔下。而这棵800多年的国槐,则始终默默守望着焦山碑林近千年的沧桑变迁。
焦山碑林源于北宋庆历八年(1048年)润州知州钱彦远所建宝墨亭,明代扩建为宝墨轩,自清以来,蜚声江左。后遭遇英法联军入侵镇江之战、太平天国与清军拉锯战,及至镇江沦陷日寇铁蹄肆虐,屡遭兵燹。新中国成立时,已是环堵萧然。1962年,镇江市人民政府为抢救民族文化遗产,聚四乡刻石,在原宝墨轩旧址重建焦山碑林。1988年,焦山碑林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进行了全面维修,继而成立了焦山文保所,1991年改为焦山碑刻博物馆,配备专职人员负责管理、研究和陈列。2002年与2020年再次进行改造提升,如今的碑林占地7000平方米,庭院错落,回廊曲径,荫浓生香,珍藏碑刻500余方,成为江南第一大碑林,名家名作不胜枚举,“大字之祖”《瘗鹤铭》独立中厅,雄峙书史。
前不久,饱经风霜的古树国槐再次迎来了新生,“我们定期对古树进行现场勘察,这次发现它的树冠上出现大量小枯枝,树体空洞未处理,腐朽较为严重,且根下土壤以黄壤土为主,养分不均衡等问题。”钱雪平说,根据国槐的情况,对其采取了修剪树冠、树体空洞处理、增强土壤肥力等措施,让这棵古树重新焕发新的生命力。
古树不言,岁月无声。这棵老国槐与焦山碑林相依相伴、共生共荣,屹立在焦山碑林近千年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我们也期待它以蓬勃生长之姿续写与焦山碑林的千年之恋。(记者 朱晶晶 图 金凯)
|
|
栏目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