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鸭子听佛有的朋友会说“好厨子,一把盐”,这个说法肯定对,但如果喜欢热辣滚烫风味的朋友,还是离不开——油。
我们最常吃得植物油类,主要包括:大豆压榨的大豆油、棕榈果压榨的棕榈油、油菜籽压榨的菜籽油、葵花籽压榨的葵花籽油、花生仁压榨的花生油、芝麻压榨的芝麻油。
其他植物油肯定也有朋友喜欢吃,不过相对不算大众化,比如橄榄油、玉米油、胡麻油等等,这里不是我们要聊得重点。
在大豆油、棕榈油、菜籽油、葵花籽油、花生油和芝麻油这6种植物油中,我们有哪些已经实现了“基本自给自足”呢?
(2)加工与提炼,加工是说我们常吃的豆类食品,这就太多了,比如豆腐、豆筋、豆干等等;提炼是说可以提炼大豆异黄酮等,最简单的就是酱油等。
(3)榨完油之后的大豆残留物,也就是豆粕,既可以吃——比如做有“肉香”的素酱肉;也可以做成优质的饲料,间接保障我们的肉类供应。
北至东北三省和内蒙古地区,中间有黄淮流域和长江流域,南面有西南地区、华南地区,都有大豆种植的身影。
比如长江流域,包括春播和夏播大豆,主要分布在江苏、安徽、湖北、湖南等省份。
不过最重要、最关键的还是黑龙江等地区,黑龙江的大豆种植占我们大豆种植总面积的33%左右,但产量能占到全国总产量的37%以上。
我们自产大豆的出油率在13-17%,平均值约为16%左右——几乎全凭东北大豆的高出油率才拉高了我们的平均值。
2023年我们大豆总产量约为2084万吨,再创历史新高,结合我们大豆的出油率,大家其实也都能大致估算出一个数据:如果所有的自产大豆,全部用于榨油(比如不吃豆腐和酱油等等了),最多可以榨取多少大豆油呢?
那就再给一个数据:2021-2023年,我们大豆油的消费量都在1660万吨左右。
我们在大豆油方面目前还不能基本实现自给自足,不但需要进口大量的大豆,而且会直接进口一小部分大豆油。
以2023年为例,全年我们一共进口大豆约9941万吨,同比增加11.4%左右;进口金额约419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4.8%左右。
同样以2023年为例,我们直接进口成品大豆油的数量,相对于大豆而言,就少多了——约40万吨成品大豆油,比2022年多了约6万吨。
如果把大豆和大豆油看成一个整体(这样也没毛病,大豆油的母体就是大豆),我们的对外依赖度不会低于80%,偶尔几年还会达到85%-86%左右。
我们棕榈油的自产量很少——这种植物油,我们自产量约为20-30万吨/年,剩下的缺口几乎全部依赖进口。
2018年以前,我们进口棕榈油的总量一直比较稳定,一般进口总量不会超过350万吨/年。但是从2018年开始,我们对棕榈油的进口量便持续走高:
整体上看,我们棕榈油的对外依赖度是很高的,以2023年为例至少95%以上,距离“基本自给自足”确实很遥远。
我们也曾经尝试过将印尼、马来西亚的油棕树进行移植栽培,存活是没有问题了,但距离应有的经济价值还不行。
能够榨油的油菜(籽),我们不敢说是它的真正故乡,但至少也是起源地之一。在陕西半坡新石器时代遗址里发掘出的陶罐中,就曾发现了大量炭化的芥菜籽,通过碳14测定表明这些种子距今已有7000年的历史。
2022年时我们油菜籽的自产量约为1470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17%左右,位居世界第三——欧盟第一(27个成员国),约1954万吨;加拿大第二,约1900万吨。
我们自产油菜籽的出油率一般在35-45%这个区间,按照这个数据也可以大致估算一下我们自产菜籽油的最大数量。
再看一下我们的市场需求:2022-2023年大致都保持在每年850万吨左右。所以2022年我们不仅进口了成品菜籽油约106万吨,还进口了油菜籽约196万吨(买回来后我们自己榨油)。
到了2023年,我们进口的成品菜籽油由约106万吨直接提高到了约236万吨;油菜籽的进口总量更是从约196万吨提高到了约549万吨。
所以菜籽油要想实现自给自足,仍然需要时间,但情况比棕榈油和大豆油好一些,菜籽油的对外依赖度维持在60-70%这个区间。
我们是不是芝麻的故乡,一直有两种说法:我们是芝麻的原产地之一;我们之前并没有芝麻这种作物,是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后带回来的。
无论哪种说法,至少我们种植和食用芝麻并榨取芝麻油的历史,至少也有2000多年了。
我们芝麻的主要产地包括黄河中游和长江中下游的平原地带,比如湖南、湖北、江苏、安徽、江西等省份。
重点说一下河南,这是我们国产黑芝麻和白芝麻的种植大省之一,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黑芝麻和白芝麻生产基地。另外,云南和贵州等山脉高原地区也有芝麻种植。
国产芝麻的出油率一般在45-63%左右,以2022年为例,我们芝麻的自产总量约为43.5万吨左右,但我们的芝麻需求总量却已达到146万吨上方——大家都知道,除了榨油,芝麻在食品领域的用途实在太广泛了,有谁会不爱吃芝麻呢?
我们大量进口芝麻其实只有两个主要用途:食用和榨油。所以我们芝麻和芝麻油的对外依赖度,跟菜籽油差不多,维持在60-70%这个区间。
葵花籽的出油率一般在45%-50%,正常情况下,上述两个国家葵花籽油的产量之和,能够占到全球总量的51-52%,其中乌克兰占比约21%左右、俄罗斯占比约31%左右。
以2022年为例,我们葵花籽油的自产总量约为54万吨、进口总量约为127万吨,主要从三个国家进口: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
所以我们在葵花籽油方面暂时也不能实现“基本自给自足”,对外依赖度约为70%左右。
2023年我们的花生总产量约为1830万吨左右,并且我们花生油的自产总量约为336万吨左右,而需求总量约为359万吨——基本实现自给自足了。
这倒不会,比起大豆和大豆油、棕榈油、油菜籽和菜籽油等进口数量和进口金额,我们在花生和花生油方面的进口规模,就小太多了。
以2023年为例,我们一共进口花生约66万吨、同比减少约1%左右;一共进口花生油约25万吨、同比增加约7%左右。
2022年,我们从苏丹进口花生米约36.2万吨、花生油约9752吨、花生粕约14.1万吨。
2023年,我们从苏丹进口花生米约34.5万吨、花生油约8773吨、花生粕约79445吨。
而且我们在花生食品方面也实现了“有进有出”,出口目的地主要是欧盟、日本和韩国等国家和地区,但花生油的出口能力较弱,还是优先保障国内消费需求。
2023年,我们一共进口了大约981万吨的各类植物油(不含油料作物),比2022年增长了330多万吨。2023年,我们进口各类植物油的总金额约为10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00多亿。
花生及花生油,是我们目前唯一可以“基本实现自给自足”的油料作物和植物油。
由于花生和花生油的进口总量不大,要想完全实现自给自足也不是不行,但肯定会挤占其他经济作物。另外,适当保持一定量的进口,也许会有其他方面的考虑或者照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