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宠姬本文基于农小蜂在运营过程中积累的:青海省农业产值、种植(养殖)规模、产量等数据对青海省农业产业概况进行简析,梳理青海省农业产业基本面及发展趋势,让对农业产业感兴趣的各方更直观、有效的了解青海省农业产业运行和发展态势,为关注农业产业链上下游科研、育种、种植(养殖)、加工、仓储、包装、保鲜、运输、销售等活动的主体及社会服务机构等各方提供参考。
1. 从产值来看,2013~2022年,青海省生产总值、第一产业增加值、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均呈现波动增长态势,细分的农业总产值、林业总产值均呈现逐年增长态势,但增势缓慢,牧业总产值、渔业总产值则呈现波动增长趋势,且增势显著。细分产值结构为“牧业总产值农业总产值林业总产值渔业总产值”,其中牧业总产值比重常年超50%,农业总产值比重常年在35%左右波动,渔业总产值、林业总产值比重均不到3%。
2. 从种植业重点产业来看,近10年来,青海省粮食生产规模整体呈正增长态势,蔬菜、油料、水果生产规模则呈现波动减少趋势。其中,粮食种植面积常年在430万亩以上、增速有所放缓,产量常年超100万吨,种植结构整体表现为“小麦青稞薯类玉米豆类”,受单产差异的影响,产量结构为“小麦薯类青稞玉米豆类”;蔬菜种植面积在60万亩左右波动,产量已超150万吨,是我国生产反季节蔬菜和食用菌的重要生态适宜区;油料面积、产量分别在220万亩、30万吨左右波动,优势品类为油菜籽,其中,春油菜作为青海第一大农作物,种植面积常年在200万亩以上,良种供应量位居全国前列。
青海省作为全国重要的枸杞种植区和有机枸杞生产基地,是名副其实的有机枸杞故乡,年产量近9万吨,拥有青海枸杞“柴达木”、“神奇柴达木”等区域公用品牌,其中,“柴达木”枸杞品牌价值达92.5亿元,产品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
3. 从畜牧业重点产业来看,2013年以来,青海省肉类产量波动增长,目前,肉类总产量已连续两年超过40万吨,产量结构整体表现为“牛肉羊肉猪肉”,其中,牛肉产量超21万吨、羊肉年产量超12万吨、猪肉年产量不到10万吨,2022年比重分别为53.54%、30.29%、15.41%。从渔业产业概况来看,水产品产量常年在1.82万吨左右,主要以冷水鱼养殖为主,产值约7.5亿元;另外,青海省“农用氮、磷、钾化肥”产量常年在500万吨左右波动,稳居全国第二位。
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因境内的青海湖而得名,青海与甘肃、四川、西藏、新疆毗邻,是联结西藏、新疆与内地的纽带。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故被称为“三江源”,素有“中华水塔”之美誉。青海省总面积72.2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十三分之一,面积排在新疆、西藏、内蒙古之后,列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第四位。
2022年生产总值3610.1亿元,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80.18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5%;第二产业增加值1585.69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3.9%;第三产业增加值1644.20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5.6%。
2022年,青海省持续壮大油菜、马铃薯、青稞、牦牛、藏羊、冷水鱼等十大农牧业特色产业。青海省农牧区生产能力显著增强,粮油菜生产稳固提升,全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分别为455.21万亩、424.08万亩,粮食产量107.27万吨,连续15年超过百万吨。畜牧业生产发展壮大,全省牦牛存栏总数在500万头左右,占中国的1/3以上,被称为“中国牦牛之都”;全省藏羊存栏1354.03万只,占全国的2/5以上,被称为“中国藏羊之府”。特色产业快速发展,冷水鱼产量占到全国总产量的1/3,2022年,产量1.5万吨,产值近7.5亿元,直接或间接带动周边2万人就业。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青海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610.1亿元,同比增长263.47亿元、增幅约7.87%,位列全国第30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80.2亿元,比上年增长26.6亿元、增幅约7.52%,位列全国第27位,在全国(88345.1亿元)比重约0.43%,在全省GDP中的比重约10.53%;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85亿元,比上年增长26.8亿元、增幅约7.48%,也位列全国第27位,在全国(92582.4亿元)比重约0.41%,在全省GDP中的比重约10.66%——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相比,虽不占优势,但在全国农业产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图表2:2022年青海“地区生产总值、第一产业增加值、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排名对比
结合历史数据来看,2013年以来,青海省第一产业增加值、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均整体呈波动增长态势,结合指标定义来看,“第一产业增加值”是指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从事第一产业(即:农、林、牧、渔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是指农、林、牧、渔及农林牧渔服务业生产货物或提供服务活动而增加的价值——2022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均达到历年最高,分别为380.2亿元、38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了7.52%、7.48%;与2013年的204.7亿元、207.6亿元相比,分别增加了175.5亿元、177.4亿元,增幅分别为85.74%、85.45%,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7.12%、7.10%——综合来看,青海省“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速整体高于“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速,“农林牧渔服务业”发展相对缓慢。
从变化趋势来看,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以来,青海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牧业总产值、渔业总产值呈现波动增长趋势,农业总产值、林业总产值则呈现逐年增长态势,但增势相对缓慢。其中,牧业总产值在牦牛产业、藏羊产业等发展的带动下,由2013年的157.9亿元波动增长至298.57亿元,近9年间增长了140.67亿元,增幅约89.08%,在总产值中占比最大,年均复合增长率约7.33%;渔业总产值随着冷水鱼养殖业发展壮大,也由2013年的1.26亿元波动增长至4.14亿元,近9年间增长了2.88亿元,增幅约228.57%,增幅最大,年均复合增长率约14.13%;农业总产值主要受蔬菜、水果等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的拉动,近9年间增长了64.19亿元,增幅约45.67%,年均复合增长率约4.27%;林业总产值增速相对较缓,增幅也相对较小。
从产值结构来看,青海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常年保持“牧业总产值农业总产值林业总产值渔业总产值”的结构,2022年,青海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约528.53亿元,其中,牧业总产值298.57亿元,比重约56.49%;农业总产值204.73亿元,比重约38.74%;林业总产值13.21亿元,比重约2.5%;渔业总产值4.14亿元,比重约0.78%。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青海省粮食种植面积约455.3万亩,同比增长1.68万亩,增幅约0.37%;产量约107.3万吨,同比减少了1.79万吨,降幅约1.64%。
从发展趋势来看,2013年~2022年,青海省粮食种植面积与产量均呈现波动增长态势,但增速相对缓慢。其中,2013~2019年,青海省粮食种植面积常年在425万亩左右波动;2020年开始,在全国以及青海省粮食相关产业政策的拉动与扶持下,青海省粮食种植面积连增3年,于2021年开始超过450万亩,2022年达到近10年峰值455.3万亩。产量常年在105万吨左右波动,于2021年达到近10年峰值109.09万吨。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青海省粮食种植面积结构整体表现为“小麦青稞薯类玉米豆类”。2022年,青海省粮食总种植面积为455.3万亩,其中,小麦种植面积为151.89万亩,占比33.37%;青稞种植面积139.04万亩,占比30.54%;薯类种植面积101.78万亩,占比22.36%;玉米种植面积34.01万亩,占比7.47%;豆类种植面积21.19万亩,占比4.66%。
受单产差异的影响,与“小麦青稞薯类玉米豆类”的面积结构稍有不同,青海省粮食产量结构整体表现为“小麦薯类青稞玉米豆类”。以2021年数据为例,青海省小麦和薯类产量分别为38.73万吨、30.18万吨,在全省粮食总产量中的比重分别为35.5%、27.67%。
据国家统计局和青海省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以来,青海省蔬菜种植面积呈现波动减少趋势,其中,种植面积曾在2013年达到最高值(约68.12万亩);由于单产水平的提升,产量呈现波动增长趋势,常年保持在150万吨左右。2022年青海省蔬菜种植面积为65.05万亩,产量为151.81万吨。
青海省是我国生产反季节蔬菜和食用菌的重要生态适宜区,随着“菜篮子”建设工程的实施,青海省大力开辟新菜田,强化旧棚改造,加大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的引入推广,引进茄果类、瓜类等八大类30余个种类,251个蔬菜新品种。已建设循化线余个地方特色品种,蔬菜种植呈现出营养化、多样化、优质化和均衡化的趋势,新品种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不断提高。
据国家统计局和青海省统计局数据显示:青海省蔬菜面积、产量常年稳居全国第30位。以2021年数据为例,青海省蔬菜种植面积为63.45万亩,在全国同年蔬菜种植面积(32978.57万亩)中比重为0.19%;蔬菜产量为150.14万吨,在全国同年蔬菜种植面积(77548.78万吨)中比重为0.19%。
青海高寒冷凉的环境,为食用菌提供了独特的生长条件,因此野生食用菌资源十分丰富,仅三江源玛可河林区就有大型食(药)用线种,其中包括著名的羊肚菌、黑虎掌菌、梭柄松苞菇、牛肝菌等。此外,海西州干旱盐碱地区还有鸡腿菇等食用菌。
青海省可用于食用菌栽培的原材料丰富多样、随处可取。农业方面,2022年青海省农作物种植面积为865.99万亩;青海省主要农作物是马铃薯、油菜、小麦,产生秸秆量大,特别是西宁市和海东市量最大。据青海省农业农村厅数据显示,2021年,青海省农作物秸秆可收集量238万吨,利用量为213万吨,综合利用率提高至89%,这些农业秸秆可作为草腐型食用菌生产的优质原料。畜牧方面,2022年青海省牛出栏205.70万头,羊出栏676.08万只,家禽出栏158.84万只,养殖过程中产生大量畜禽粪便,可被添加到栽培代料中进行食用菌生产。林业方面,2022年青海省共有营造林17.8万公顷,林木间伐枝条、苗木废渣废材、枯草等资源,以及加工业产生的木屑、油粕、麸皮、槽渣都可用于木腐型食用菌的栽培中。
青海省食用菌常规品种主要布局在东部农业区,重点在西宁市、海东市、海北藏族自治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黄南藏族自治州的10个县(市、区)发展食用菌。在海北州、黄南州、玉树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4州充分利用林下资源,加快名贵野生食用菌资源开发利用。
青海省野生食用菌主要以销售干品为主;人工栽培的食用菌干品有70%销往福建、厦门、广东、北京、上海、江苏等地,剩余的30%则在本地市场销售。随着青海省旅游爱好者的带动及传播,海北黄绿卷毛菇、门源香菇、共和羊肚菌等高原特色食用菌产品逐渐走向了全国。
据国家统计局和青海省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以来,青海省油料种植面积、产量整体呈现波动减少态势,2022年青海省油料种植面积为220.21万亩,同比增长2.31%;产量达到30.9万吨,同比减少3.07%。主要种植以油菜籽为主,油菜籽常年占比在99%以上。
青海省是我国春油菜主产区,也是全国最大的杂交春油菜制种基地,春油菜作为青海省第一大农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在200万亩以上,良种供应量位居全国前列。青海共培育油菜品种24个,其中“青杂系列”品种16个,12个品种已通过国家审定并推广到全国春油菜种植区和“一带一路”沿线。每年在全国春油菜区推广面积约400万亩,占整个春油菜区杂交油菜总面积的85%左右,2023年,已累计推广9000多万亩,青杂系列油菜品种给各地农牧民累计增收达到80亿元以上。
油菜产业集群建设遴选在互助、湟中、大通、门源等10个县(区),目前有农垦国有农牧场3家,国家级龙头企业4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13家,省级以上专业合作社170家。
青海省的特色水果有沙果、乐都樱桃、民和沙漠西瓜、铜仁郭煌梨、唐古特白刺、青海东果梨和长寿果。
据国家统计局和青海省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以来,青海省果园面积常年在10万亩以上,产量常年在3万吨左右波动。2021年青海省果园面积为10.08万亩,水果产量为2.96万吨。
据国家统计局和青海统计年鉴数据显示,青海省水果产量位列前3的品类为西瓜、苹果、梨。2017~2018年均呈现“西瓜苹果梨”的产量结构,2019年随着梨树挂果面积的增加,梨产量与苹果产量持平;2020~2021年,梨产量赶超苹果产量。2021年,青海省梨、苹果产量分别为0.51万吨、0.42万吨,在同年的全省水果总产量(2.96万吨)中比重分别为17.23%、14.19%;西瓜无2020和2021年统计数据,2019年西瓜产量为1.1万吨,在2019年的全省水果总产量(3.69万吨)中比重约29.81%。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青海省果园规模为10.08万亩,在2021年全国果园总面积(19211.99万亩)中比重约0.05%;水果产量为2.96万吨,在2021年全国水果总产量(29970.2万吨)中比重约0.001%。
青海省是全国重要的枸杞种植区和有机枸杞生产基地,是名副其实的有机枸杞故乡,2021年青海省枸杞产量88937吨,同比减少3.41%。常年综合产值近百亿元,带动20万群众致富增收,产品远销欧盟及美国、日本、新加坡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截至2022年底,全省从事枸杞种植、加工的企业、合作社达到180多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7家、省级龙头企业33家,形成干果、冻干果、冰鲜果、枸杞原浆、浓缩浆等产品体系。全省共有33家企业获得各类有机产品认证。
目前拥有青海枸杞“柴达木”、“神奇柴达木”等区域公用品牌,18家企业获得“柴达木枸杞”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核准。“柴达木”枸杞品牌价值达92.5亿元,产品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青杞1号”、“青杞2号”、“青黑杞1号”、“柴杞1、2、3号”等良种,研发了符合柴达木盆地土壤条件的滴灌肥配方,应用篱架栽培技术应用,使枸杞产量提高10%,机械化率达到70%以上,已实现枸杞生产机械化。
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部,土地辽阔,自然环境独特,作为全国五大牧区之一,草地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的60.47%,占全国草地总面积的10.72%。青海最大的优势在于生态,目前全省天然草原可利用面积5.83亿亩,经有机认定的草原面积超过6875万亩,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生态畜牧业资源优势。畜牧养殖产业是青海省的支柱性产业和主导产业,以牦牛、藏羊养殖为主的现代畜牧养殖业已经成为助推当前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驱动力。藏羊可追溯覆盖30个主产县,建成全国最大的以牦牛藏羊为主的有机畜牧业生产基地。截至目前,已有600余万头(只)牦牛藏羊追溯数据上传到省级平台。
2013年~2022年,青海省肉类总产量以及牛肉、羊肉产量呈现波动增长态势,猪肉产量则呈现波动下降趋势。其中,肉类总产量从31.81万吨波动增长至的40.87万吨,近9年间增长了9.06万吨,增幅为28.48%,年均复合增长率约2.82%,较2021年同比增加了0.85万吨,增幅约2.1%。
2013~2015年产量结构为“羊肉牛肉猪肉”,2016~2022年,随着牦牛养殖业的发展壮大,牛肉产量赶超羊肉,产量结构变化为“牛肉羊肉猪肉”。2022年,青海省肉类总产量为40.87万吨,其中,牛肉产量为21.88万吨,比重约53.54%;羊肉产量为12.38万吨,比重约30.29%;猪肉产量为6.3万吨,比重约15.41%。
据青海省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以来,青海省生猪出栏量与存栏量呈现周期性先降后增趋势,整体呈波动下降态势,其中,2018~2019年间受非洲猪瘟影响,青海省生猪出栏量与存栏量下降幅度最大,2020~2022年,受市场需求拉动以及价格上涨的刺激,生猪养殖规模及释放量再次回升、呈现波动增长态势。
据青海省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以来,青海省牛出栏量与存栏量均呈现波动态势,年出栏量平均在500万头以上,2022年底已达645.52万头;2021年出栏量约642.4万头,在同年全国牛总出栏量(4707.43万头)中比重约13.64%。年存栏量均在130万头以上,2021年开始超过200万头,2022年底已达205.7万头;2021年存栏量约200.29万头,在同年全国牛总存栏量(9817.25万头)中比重约2.04%。
青海省有着悠久的牦牛养殖历史,是我国五大牧区之一,牦牛在青海省高海拔地区广泛分布,是当地农牧民群众的重要生产资源。2022年,牦牛产业集群一二三产业总产值达到140亿元,藏羊产业集群一二三产业总产值达到127亿元,总计达到267亿元。近年来,青海省建立了青海省“互联网+”高原特色智慧农牧业大数据平台,同时依托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青海省畜牧总站、青海省大通种牛场等省级技术研发推广机构建立了牦牛、藏羊产业技术转化的核心平台,拥有省级产业技术转化基地5个、产业技术示范基地27个、产业重点对接县4个、产业技术指导县14个,设立了全国唯一的牦牛遗传育种与繁殖科学观测实验站。
青海省充分发挥牦牛、藏羊产业优势,通过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形成了“梅陇模式”“拉格日经验”“岗龙做法”“祁连路子”等为代表的一批股份制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养殖、加工、销售一体化体系初步形成,牦牛相关产品种类达到200多种,2022年,已有6家国家级龙头企业、7家省级龙头企业、14家市州级龙头企业、129家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参与牦牛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直接带动农户1.15万户,集群产业从业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1843元。
据青海省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以来,青海省羊出栏量与存栏量均呈现波动减少态势,年出栏量均在1300万头以上,2022年底为1354.03万头,与2017年的1387.41万头相比,下降了33.38万头,降幅约2.41%,同比约较2021年下降约2.3%;年存栏量均在600万头以上,2022年底为676.08万头,与2017年的726.06万头相比,下降了49.98万头,降幅约6.88%,同比约较2021年下降0.5%。
藏羊是青藏高原的独有物种,全省藏羊饲养量长期稳定在1200万只以上,占全国的40%,年出栏量630万只,年生产藏羊肉12万吨。是全国藏羊主产区,素有“中国藏羊之府”的美称。是青海省特色支柱产业和基础产业,也是全国藏羊的主产区。养殖区域主要集中在青海省的玛沁和玛多等地。
2022年全省已建成6个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省级农牧业产业化联合体、1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3个科研事业单位和4个国有农牧场参与藏羊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直接带动农户9250户,藏羊产业集群的优势和效益逐渐凸显。
青海省共培育藏羊中国驰名商标5个,认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个,认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6个,塑造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7个;打造了“祁连藏羊”“天峻藏羊”“玛多藏羊”“贵南黑藏羊”“泽库藏羊”“刚察藏羊”“唐古拉藏羊”等7个区域公用品牌;“三江集团”“可可西里”“5369”“西北娇”“柴达木羊绒”“雪舟三绒”“圣源地毯”等一批企业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逐步提升,品牌市场占有率达到40%。
青海省海北州祁连县和海西州乌兰县被认定为“祁连藏羊”“茶卡羊”2个藏羊全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黄南州河南县、泽库县被认定为全域有机畜产品生产基地;环青海湖地区的共和县、贵南县、同德县、兴海县被认定为藏羊高效循环发展区;祁连县、河南县、泽库县已建成有机畜牧业基地,青海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有机藏羊生产基地。
青海省河流纵横,湖泊星罗棋布,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等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全省水域总面积233万公顷,可用于渔业养殖开发的水域面积14万公顷,得天独厚的冷凉水资源条件,让以龙羊峡三文鱼为代表的高品质、无污染的青海产冷水鱼,享誉大江南北。
青海省天然湖泊、河流均处在高海拔地区,气候寒冷,生物稀少,鱼产量低,适用于水产养殖开发利用的各型水库和池塘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龙羊峡以下各水库,这里因天然洁净、常年低温等自然优势成为最适宜发展冷水养殖的水域之一,备受国内外渔业养殖者的青睐。
青海省渔业规模养殖始于2008年。据国家统计局和青海省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以来,青海省水产品总产量整体呈现波动增长态势,2021年青海省水产品总产量为18285吨(约合1.83万吨),同比增长0.15%;产量常年在18200吨(约合1.82万吨)左右,主要以冷水鱼养殖为主。
2022年,青海省冷水鱼养殖产量为1.5万吨,产值约7.5亿元,产品市场不断开拓,直接或间接带动周边农牧民2万多人,成为沿黄群众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
目前,全省沿黄6个水库拥有27家网箱养殖场,网箱规模39.3万平方米(约合39.3公顷),冷水鱼年产量(约1.5万吨左右)占国内鲑鳟鱼产量的30%以上,已成为国内最大的鲑鳟鱼网箱养殖生产基地。通过科学的养殖技术,冷水鱼品质越来越好,畅销全国40多个大中城市,并出口到俄罗斯等国家。
青海省作为我国主要钾肥生产基地,为保障全国农业生产顺利进行,稳定“大国粮仓”基础,对接安徽、江西、黑龙江等农业生产大省。提出“2022年全省钾肥增产增效,“十四五”末扩建形成增产保供”计划,为端牢“中国饭碗”履行青海担当、扛起青海责任。
2022年全国“农用氮、磷、钾化肥”产量5573.3万吨,同比较2021年的5543.58万吨增加了29.72万吨、增幅约0.54%。其中,湖北省、青海省、山东省“农用氮、磷、钾化肥”产量常年位列全国前三。以2021年为例,青海省以494.26万吨位列全国第二,在同年的全国“农用氮、磷、钾化肥”总产量(5543.58万吨)中占比约8.92%;与位列全国第一的湖北省(582.19万吨)相差87.93万吨;较排名第三的山东省(403.69万吨)高出90.57万吨。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2016年,受市场需求拉动的影响,青海省“农用氮、磷、钾化肥”产量整体呈逐年增长态势,由425.16万吨增至536.87万吨;2017年,受农用化肥价格波动的影响,各企业生产积极性下降,青海省“农用氮、磷、钾化肥”产量降至463.02万吨,降幅约13.76%;2018~2019年随着市场回暖,青海省“农用氮、磷、钾化肥”产量小幅回升,连增两年并迎来近9年峰值560.71万吨;2020~2021年受青海省产业结构调整以及肥料市场竞争格局的影响,青海省“农用氮、磷、钾化肥”产量连降两年至500万吨以下。具体来看,2021年青海省“农用氮、磷、钾化肥”产量为494.26万吨,同比减少5.52%;较2013年的425.16万吨增长了16.25%。
(1)东部高效种植发展区:全省粮油作物种植、设施农业发展和规模化养殖“种养一体”发展的主要区域;
(2)环湖循环农牧业发展区:全省牛羊“牧繁农育”的农牧交错带,也是特色种植业、循环农牧业发展的主要区域;
(3)青南生态有机畜牧业发展区:草地生态畜牧业和有机畜牧业主要区域,重点发展青稞、饲草、中藏药材等特色产业;
(4)柴达木绿洲农业发展区:全省绿洲特色农牧业主要区域,探索利用荒漠化土地发展现代滴灌农业;
(5)沿黄冷水鱼绿色养殖发展带:利用沿黄干流、水库、湖泊池塘等水面发展养殖渔业,在保持水质优良的基础上,加快改善现代渔业条件。
据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全国共有308个“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其中,青海省有5个,涉及牦牛、鱼、枸杞、藏羊等农产品。
截至2023年4月,全国累计认定了3510个“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其中,青海省有77个。其中,与“羊”相关的有16个;与“牛”相关的有14个;与“蕨麻”、“青稞”相关的各有4个,与“蚕豆”相关的有3个;与“大黄”、“油菜籽”、“猪”、“胡麻籽”、“食用菌”、“黄芪”、“马铃薯”相关的各有2个;与“荞麦”、“花椒”、“李”、“秦艽”、“樱桃”、“燕麦”、“豌豆”、“辣椒”、“梨”、“大蒜”、“黄瓜”、“马”、“芫根”、“绿萝卜”、“胡萝卜”、“葱”、“蒜苗”、“鸡”、“当归”、“枸杞”、“西瓜”、“骆驼”相关的各有1个。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名单由各省产业园所在地人民政府提出申请报送,再由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备案审查,最后对名单进行公示。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是为了培育高素质现代农民、深化完善全市乡村振兴试验示范工作。涉及16个省份,多个产业,这些产业园产业特色鲜明、要素高度集聚、设施装备先进、生产方式绿色、经济效益显著、示范带动有力,是引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排头兵和乡村产业兴旺的领头羊。
截至2023年4月,全国共批准创建8批323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其中,其中青海省5个,主要涉及蔬菜、青稞、牦牛、藏羊、枸杞等农产品。
2011年以来,全国累计认定了11批4182“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申报主体为行政村、行政镇、涉农产业发展好的社区或街道,申报的主导产业为特色种植、特色养殖、特色食品、特色文化(如传统手工技艺、民俗文化等)和新业态(如休闲旅游、民宿、电子商务等)的一个具体品类,且有较强的辐射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
其中,青海省“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累计有95个。产品涉及畜牧业、蔬菜、水果、中药材、休闲旅游等多个方向。
截至2023年4月,全国累计有5587个产品获得“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认定,青海省有8个,其中,与“马铃薯”、“羊”、“牛”相关的农产品各有2个;与“葱”、“辣椒”、“蚕豆”、“青稞”相关的农产品各有1个。
农业文化遗产是指人类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发展中创造并传承的独特农业生产系统。2013年5月21日至今,按照农业农村部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要求,目前全国共有524个“全国农业文化遗产”,其中青海省有3个,主要与“牦牛”养殖、“蚕豆”和“燕麦”种植相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