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宫中学校歌原标题:河源市首个多年生稻种植基地迎来丰收,“一种多收”,亩产达500公斤
8月5日上午,2023“盐东共建•漳溪米宴”首届多年生稻收割节在河源市东源县漳溪畲族乡举行。漳溪畲族乡日光村试验种植的500亩多年生稻首次迎来丰收。多年生稻种植地收割之后,无需再次经过犁耙田地、播种、栽秧等环节,只需做好田间管理,即可连续收割3年至5年,一年可收获2季。目前,该村的种植基地已完成多年生稻全国大型连片商务种植重点示范区建设。
在日光村的多年生稻种植地收割现场,记者见到,两台收割机正在田间来回作业,收割完成后还将稻谷运到货车内卸下。与传统的种植生产模式不同,多年生稻收割后不用重新犁田与插秧即可连续收割,极大地减少了劳动力投入,降低了劳动强度,并且产量保持相对稳定,突破了传统水稻的耕作方式,实现水稻的轻简化生产。
据了解,“多年生水稻”是云南大学胡凤益教授团队以非洲长雄野生稻为父本、亚洲栽培稻为母本,通过种间远缘杂交、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将水稻从一年生变成了多年生。其收割后不用重新犁田、插秧,能像韭菜一样实现“一种多收”,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
深圳对口帮扶东源工作组有关负责人介绍称,“多年生水稻”是2023年春耕在东源县漳溪乡落地500亩,一半手插,一半机耕,试验不同耕作方式。在深圳市盐田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计划晚造将在深圳对口帮扶东源的多个乡镇推广,有望达到万亩规模。视今年的试种情况,来年可望在东源县域及河源市各县进一步推广。
今年1月11日,东源县乡村振兴决策咨询专家委员会、助力赋能人才委员会聘任签字仪式举行,东源县圳兴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揭牌。深圳对口帮扶东源工作组有关负责人介绍,这两个委员会是为产业振兴设计的智库和资源库,前者以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领头,聚集了一大批国内知名的农业专家,协助寻找项目并进行可行性研究,后者则囊括了项目落地后所需的一切资源,包括市场、电商、物流等。
此间在漳溪畲族乡落户的“多年生水稻”项目正是“两委员会一平台”运作的成果,其运作模式也是全链条式,是深圳对口帮扶河源的创新举措。该项目是东源县乡村振兴决策咨询专家委员会的专家们认真调研、论证后,在盐田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由深圳华大万物科技有限公司引进。该村的种植基地目前已完成多年生稻全国大型连片商务种植重点示范区建设。
东源县委副书记、县长刘大荣介绍,在深圳对口帮扶东源工作组的支持下,东源县已建成了河源首个也是全省最大的无人智慧农场,亩产近600公斤的全国首创“太空稻”今年迎来丰收。今年在东源漳溪畲族乡试验种植的多年生稻基地是河源市首个多年生稻种植基地,这对助力打造科技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东源样板”有着重要意义。他希望全县将以此次多年生稻收割活动为契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与深圳盐田携手探索现代农业合作共建新路子、铺就共富路。
活动现场,主办方还举行相关单位合作项目签约仪式,并准备了美味的米宴,邀请广大游客品尝多年生稻大米,共享收获喜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