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这儿蒲公英可不是“吹”的!它是乡亲增收致富的新希望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4/2/25 13:09:36 | 【字体:小 大】 |
大学生军训感言初春时节,寒意尚存,长胜村一栋栋蒲公英种植大棚里却暖意融融,一株株鲜绿的蒲公英生机盎然,村民们正忙着收割蒲公英鲜叶。这些鲜叶将进市场,成为人们餐桌上的美食。
“这蒲公英就是咱老百姓俗称的婆婆丁,大鱼大肉吃腻了,现在大伙儿都想吃点爽口菜,咱这婆婆丁就成了抢手货,1斤批发价最贵时能卖20多元……”长胜村村民李海英正在自家蒲公英大棚里采摘。见李海英忙不过来,左邻右舍乡亲们都赶过来帮忙。“婆婆丁蘸酱、包饺子馅都行,味道鲜美”“大棚婆婆丁的根都是嫩的,可拌咸菜、晾干泡水喝,有败火的效果呢”……几名帮忙的村民抢着告诉记者。
李海英介绍,她家利用水稻育秧大棚种植蒲公英已经有6个年头,360平方米的大棚,每年都能为一家人带来近5000元的可观效益。如今,在长胜村,像她一样每年种植蒲公英的村民已发展到10余户。
原本野生的蒲公英扎根村庄,给乡亲带来致富的新路子,这让长胜村党支部书记王丽波感触很深。“我们长胜村乡亲祖祖辈辈都在黑土地上耕耘,但人多地少、光靠种粮收入有限的现实困境,影响乡亲们的‘钱袋子’,村‘两委’一直琢磨带领乡亲们在特色种植上使劲儿,闯出一条增收致富新路。”王丽波说。几年前,当看到很多城里人跑到野外挖婆婆丁,王丽波便开始带领村民利用水稻育秧大棚发展蒲公英种植。
“每年6月,水稻秧苗移栽进大田后,村里的育秧大棚空了出来,乡亲们把蒲公英籽播撒进大棚,经过精心管护,来年开春就可以采摘上市销售。”王丽波说。因为不上化肥、不打农药,村里种植的蒲公英成了人们追求的纯天然、无公害绿色食品,成为餐桌上的稀罕物。如今,正值蒲公英采摘上市的好时节,每天都有二三百斤的蒲公英鲜叶从长胜村送进县城的蔬菜店,不仅丰富了百姓的菜篮子,也给乡亲们带来了可观的收益。
“如今,我们更希望哈市主城区蔬菜批发市场和连锁生鲜店能跟我们的村子对接,有了更宽更固定的销售渠道,乡亲们可以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把长胜村打造成集销售与观赏于一体的‘蒲公英村’。”王丽波说。
“长胜村的蒲公英种植模式,是发展庭院经济、打造‘一村一品’、助力乡村振兴的一种有效尝试。”延寿县玉河镇副镇长仲宪双表示,玉河镇正计划复制长胜村的成功经验,把全镇水稻种植户的育秧大棚都利用起来,通过成立合作社、家庭农场的方式来发展庭院经济,带动更多农户参与进来,逐步形成集蒲公英种植、加工、销售、观赏于一体的综合产业链,让小小蒲公英,真正托起乡村振兴梦。
|
|
栏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