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让更多家庭“有得托”“托得起”“托得好”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4/2/19 12:12:13 | 【字体:小 大】 |
死亡人数350-3岁婴幼儿是“最柔软的群体”,幼有所养、幼有所托是民生关切的焦点话题。如何让更多家庭的婴幼儿“有得托”“托得起”“托得好”?
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2023年,厦门已完成25个婴幼儿照护服务普惠项目,新增普惠托位超2000个,获批国家儿童友好城市试点、首批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2024年将加快公共设施适幼化改造,建设一批托育综合服务中心。
“厦门是人口净流入的年轻化城市,530万常住人口中,育龄妇女占26.4%,0-3岁婴幼儿占2.8%,去年人口出生率7.56‰、总和生育率1.23‰。这些指标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说明托育需求特别大。”在不久前召开的福建省厦门市“两会”上,农工党界别的委员们发现,厦门普惠托育水平虽处本省前列,但仍然存在着社会资本进入托育市场热情不高、完成普惠托育机构建设任务难,价格贵、对托育质量不放心导致家长不敢送托,“医育结合”新模式下从业人员经验不足等问题。
对此,委员们认为,应围绕“有得托”做精细化管理和提升。建议相关部门将工作重心放在如何有效提高现有托育服务资源使用率上;面向孕产妇及3岁以下婴幼儿家长,加大婴幼儿照护服务宣传,发布普惠托育机构的基本信息、分布情况等,提高群众对婴幼儿照护服务的知晓率。
“同时,应尽快统一普惠托育定价标准,解决‘托得起’问题。”委员们提出由省级发改物价部门牵头,制定普惠托育机构托育费价格管理方式及收费标准;由政府部门制定补助政策,降低场地租金成本和看护成本,从源头减少托育费用。
托育机构规不规范、服务质量好不好是家长们最关注的问题。委员们建议,探索“医育结合”新模式、推广设立健康副园长,让托育“托得好”。目前厦门已有托育机构引入厦门市妇幼保健院医疗资源,从孩子入托开始建立健康档案,同时开展膳食营养分析、心理发育评估、儿童健康体检指导等配套服务,获得了家长的认可和好评。委员们建议在厦门市婴幼儿托育机构推广相关经验,指导托育机构开展婴幼儿健康管理,进一步提升婴幼儿照护服务水平,促进婴幼儿照护向专业化、规范化、精细化发展。
|
|
栏目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