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广信提到“绿色低碳”,我就会想起那几天在乡下朋友家度过的日子。那里的天蓝蓝,水清清,山绿绿,那里的乡风文明,民风淳朴。
五月的一天,朋友从乡下打来电话说:“今年又把庭院美化了一番,沿篱笆种了一排栀子花,进门的人行道也铺上了碎石子,还种了一片你喜爱的向日葵,现在栀子花开了,向日葵花也开了,金灿灿的。如果你这个周末再不来,会后悔错过了一个这么可爱的季节。而且,我也很想念你……”
记忆留在幼年读书的时光,我和朋友躺在草地上仰望天空,阳光洒在我们的脸上,身旁的花草发出淡淡的清香,带点甜丝丝的味道。蓝天、阳光、花草、她和我,简单而又单纯的快乐。
朋友所在的村庄距离我住的城市三十公里,于是我简单地带上几件换洗衣服,坐上早上八点开往乡下的公交车。车不紧不慢地开着,我望着窗外连绵起伏的群山,绿意盎然,一闪而过的菜地青翠耀眼。我的心开始欢呼雀跃,所有的烦恼不快一扫而光。感觉不一会儿就到了,刚下车,就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在喊我,是朋友。她高兴地领着我穿过一片橘子林,又走过一片桃林,再绕过一个荷塘,来到了她家的门口。红彤彤的桃子挂在枝头,散发着诱人的香味。她顺手摘了个最大的,用水洗了洗,递给我,我“嘎嘣”咬了一口,满嘴醇香清甜。我边吃着桃子,边望向朋友说的那片向日葵,它们株株有半个人那么高,正在随风摇曳。一个个圆圆的花盘向着太阳,闪着金灿灿的光芒。
庭院前随处都能见到美丽的景色。桃林边上就是荷塘,亭亭玉立的荷花上还有露珠,在阳光的映照下,一颗颗水珠像珍珠般嵌在花瓣上,透亮欲滴。好一派优美的田园风光,和朋友描述的一丝不差。“怎么样?”她问。我笑笑道:“美,美得很呐。”可这简单又单薄的几个字,哪能说清眼前这些让人倾慕、浪漫醉人的美呢?“那你怎么那么久都不来?”“身不由己啊!”我叹气。“乡下空气清新,吃的东西全是绿色有机的,有益健康。我不信你不向往这里的生活。”她边吃桃子边说。我沉默良久。其实她所拥有的生活,何尝不是我想要的——绿色健康的生活,这是我做梦都想要的生活。“城里也在节能减排,绿化生活家园,倡导低碳生活。”过了一会儿,我才回复她。
“带你去溪边走走。”她干脆利落地说。我们走了很远,一路上赏花、看景、聊天。小溪的潺潺声由远而近,溪边花开正盛,虫鸣声、鸟叫声此起彼伏。
我们坐在小溪边,把脚放进溪水里,如此畅快。在这里,每天都会有一些村民聚在一起闲聊。有放牛羊的人,也有洗衣服的妇女,还有从城里回乡村度假的大人和孩子,等等。因为这条小溪,人们坐到了一起,扯着闲话谈论着今天、明天、将来的事。我们那天的话题是农作物、山林、土地、全球气候变暖的现状、日渐严重的空气污染……为了倡导低碳生活、共建绿色家园,大家各自述说着自家的努力。
“我家执行的低碳是‘节约’:第一,节约用水,洗脸水洗脚,洗衣服的水冲厕所;第二,节约用电,能用扇子就不开空调;第三,节约用纸,这也是在保护森林。”一个半大的孩子骄傲地说着自己家的实际行动。
“我出门办事都坐公交车,很少自己开车,坚持绿色出行,既节约了石油资源,还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降低了空气污染。”朋友附和道。
“我们乡下人出门都步行,或骑自行车,既锻炼了身体,又节约了钱,两全其美。”一位带着孩子的妇女接着说。
“我不乱砍滥伐,树木能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净化我们的生活环境。”一位年轻小伙子说。
“我爱栽树,我的房前屋后栽的都是果树,既美化了环境,又让家里一年四季都有新鲜水果吃,吃不完的还可以卖钱。”一位住在朋友家附近的村民说道。
“我种菜,很少用化肥、农药了,我用农家肥……”一位种庄稼的大爷接上了话。
“我每次去超市买菜,都提一个竹篮子,不用塑料袋子,不制造白色垃圾。”一位回乡度假的人继续说。
“我这人从小吃过苦,懂得节约,我家用十五瓦的灯泡,而且不到天黑不开灯。”一位洗衣服的农村大妈说。
人群中响起一片掌声。绿色低碳,从我做起,大家都在尽最大的努力践行绿色低碳理念,保护生态环境。突然有人看似随意但却认真地问我:“你是怎么做的?怎么一个人坐在那儿一言不发?”“我嘛,仅就我保持沉默这一点而言,我也为人类的低碳生活作了贡献。”我急中生智地回答。大家哄堂大笑。其实我正在想:要把他们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写成文章,宣传出去,让更多人学习。
比起城里生活,我更喜欢朋友家的原生态的本色生活。绿树、繁花、蓝天、白云、清新的空气,以及和煦的阳光,这就是我向往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