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仕旭武汉市钢城第十二中学教师严琴文是一名班主任,还负责两个班的英语教学,更兼任学校的教导处副主任。她家住光谷,每天5时40分起床,7时到校,晚上7时才离校,有教研任务时加班到晚上9时。
多年来,她把班上的每一个学生都当成自己的孩子,不仅给予他们学业上的帮助,也给予他们情感上的关爱。在她的言传身教下,已经毕业的“流动花朵”也选择了教育行业,立志要当一名“跟严老师一样的好老师”。
“青菜多少钱一斤?”“一元二角。”“太贵了,一元钱卖不卖?”“好吧,卖给你。”这充满生活气息的一幕场景,并非发生在菜市场,而是出现在严琴文的一堂英语课上。
班上的学生“流动花朵”居多,很多孩子缺乏练习英语口语的机会,学成了“哑巴英语”。严琴文就在教室里模拟菜场,让大家一起用英语讨价还价。这个“临时菜场”人声鼎沸,人人都融入其中,平时不敢高声说话的孩子们扯开嗓门,开心地交流。
34岁的严琴文也曾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她深知,班上很多孩子面临的困难跟她小时候一样:父母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子女的学习,他们的学习基础较差,对英语更是有畏难心理。严琴文就想办法以场景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学习节日的单元里,严琴文让学生与父母互换身份,请学生体验父母一天的生活,然后用英语写下感悟。孩子们不仅学习了英语,更体会到父母的艰辛,更加体谅父母。
看到孩子们喜欢唱歌,她就向学校申请组织一场校级歌唱比赛,并带着学生每天利用读报时间练习英文歌曲。一开始,大家都不好意思开口,从没唱过英文歌的他们声音像蚊子一样小。五音不全的严琴文为了鼓舞士气,亲自高歌一曲,孩子们哈哈大笑,说:“严老师唱歌真难听!”她的“抛砖引玉”消除了孩子们的紧张情绪,在她一遍又一遍的鼓励下,大家终于勇敢发声。
要学好初中英语,背诵很重要。严琴文就用积分兑换奖励的方法鼓励孩子们背书——积分可以用来抽奖,奖励包括免作业、免听写……背书背得好的学生在黑板上签名,严琴文拍照发到家长群,点名表扬。
慢慢地,孩子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越来越浓,信心也越来越足,英语成绩突飞猛进。
严琴文每天走进教室,都要查看三件事情:一、学生出勤情况;二、班级卫生状况;三、孩子的心情如何。查看出勤情况,是要了解没有到校的学生是路上遇到堵车还是生病了。检查卫生情况,是为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了解孩子的心情则全靠她细致的观察——每个孩子的面部表情是否正常?开心还是不开心?有没有精神?如果发现异常,她会私下跟孩子或者家长沟通。
往届一个学生小磊(化名)是班上的英语课代表。有一天他早上到校后表情呆滞,早自习领读时也无精打采。下早自习后,严琴文喊他帮忙拿电脑,他也不像往常一样欢快地跑过来。严琴文问小磊:“怎么了?”小磊不说话。严琴文喊他坐在旁边的椅子上,他说:“严老师,我不坐。”“为啥呀?”“我屁股疼。”说完,他眼泪唰地掉了下来。
严琴文去给小磊买了碗面过早,他端起面就吃,吃完后告诉老师:“我作业没写完就玩手机,爸爸拿皮带抽我屁股,打得全是血印子。”严琴文赶紧去医务室拿了药膏,小磊不好意思让她擦,自己跑到厕所里擦了药,就去上课了。严琴文给小磊爸爸打电话沟通此事,告诉他孩子处于叛逆期,打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小磊的爸爸不好意思地说,自己第一次当爹,没有经验。哪有人天生就会当家长的呢?严琴文碰到好的案例,或者好的教育文章,就发到家长群里,请大家一起学习讨论,带着家长们一起成长。而小磊更是成了严琴文的左膀右臂,每天早自习,严老师还没到,教室里就响起了琅琅的读书声。
还有一个学生小羊(化名),有天严琴文查出勤时,发现早自习过了10分钟,他还没有来,于是跟家长联系。孩子的爸妈说,这不可能,早上给了他钱,看着他背书包出的家门。严琴文赶紧告知校领导,调出学校监控,查到孩子确实没进校门,又向各科老师了解到,最近没有人批评过孩子。她焦急地再次跟家长联系,请家长出去找找,却发现家长十分淡定。
严琴文向班上学生了解情况,有同学说,小羊小学时曾经逃课去网吧玩游戏。她告诉孩子们,如果有人看见了小羊,一定要转告他回家或者到学校来。第三天,小羊到校了,脏兮兮的他对严老师说:“我不敢回家,我爸会打死我的。”严琴文给了他10元钱,让班上一位同学陪他去食堂过早,孩子吃完早餐后告诉她,自己带着父母给的8元钱去了网吧,爸爸去找他,他看到后撒腿就跑,又无处可去,就到武钢体育馆的椅子上睡了两个晚上。
看到孩子如实交代了问题,严琴文没有责骂他,叫来孩子的父母,当面沟通了这件事,并要求父母不要打孩子。后来,她在班上召开了“理性对待网络”的主题班会,趁机开展教育。小羊再也没有逃过学,他上课专心听讲,认真完成作业,取得了很大进步。
严琴文说:“作为教师,一定要容许学生犯错误,孩子们还不成熟,容易犯错,这是正常的。学校的教育要体现对人的价值和精神生活的关怀与尊重,而不是压抑与抹杀。过失与遗憾本是人生的组成部分,只有经历过无数次的过失与遗憾,才能在风雨洗礼后看见绚丽的彩虹。”
父母在菜市场摆摊卖菜的小冬是个敏感、内向的孩子。无论老师和同学怎么鼓励,他都不愿意跟大家交流,很少开口说话。
有一次,小冬迟到了。妈妈把他送到教室门口,对严琴文说:“老师,真不好意思。我们每天凌晨3点多就要去白沙洲进货,小冬5点多就要起床,做全家人的早餐。他个子矮,要站在板凳上才够得着灶台,早上起得太早还不清醒,他摔了一跤,脚扭伤比较严重。”妈妈说话的时候,小冬低着头,满脸通红。
严琴文意识到小冬为自己的家庭环境感到自卑。看到这个孩子,她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她请小冬帮忙,选取了菜摊上的部分蔬菜带到学校,在英语课堂上模拟菜场,让他在同学们的欢呼声中为父母的勤劳、踏实感到自豪;又请小冬担任数学科代表,让他在学习上不敢松懈。
从钢城第十二中学毕业后,小冬考上了钢都中学,三年后又考取了长江大学教育专业。大学期间,他以志愿者的身份走进青山区“四点半学校”,为更多的“流动花朵”传授知识。他说:“毕业后我也要成为一名像严老师一样的好老师,给更多的孩子们传授知识,也传递温暖与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