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老爸3.2万座日光温室、54.4万亩的蔬菜种植面积、239万吨的蔬菜年总产量……靖远县近年来坚持大力发展设施蔬菜产业,走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之路,实力见长、成效斐然,被誉为“陇原菜乡”。
日前,记者走进靖远的田间地头,探寻“陇原菜乡”背后的科技密码,感受在科技赋能下靖远县现代化蔬菜产业迸发的新活力。
基质装盘、精量播种、自动覆土,不到一分钟,原本空荡荡的穴盘就已在全自动育苗一体机上,完成了蔬菜种子播种的所有工序,再被工人安放在可移动苗床上,接受移动式喷灌,等待种子发芽。
在靖远县东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这一套集约化育苗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辣椒、黄瓜、西红柿等蔬菜品种的播种阶段,日播2500到3000盘种苗。
“以前的传统育苗形式是各家各户分散育苗,用种量多,成活率低,种苗质量差。”靖远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王进明告诉记者,现在全县推广的集约化育苗不仅实现了全自动规模化播种,提高了种苗的数量和质量,还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有效提升了生产效率和土地利用率。
依托东湾现代农业示范园,靖远在全县范围示范推广了配方施肥、基质育苗、嫁接换根等10多项无公害蔬菜生产新技术,引进推广茄子、西红柿、西瓜等瓜菜品种27个,开展了栽培槽有机无土栽培、复合菌肥应用等试验研究,配套安装了水肥一体化施肥系统等蔬菜轻简化生产新装备,实现了蔬菜生产管理由经验型向智能型、精准型的转变。
积极开展农业科技创新工作,注重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如今的靖远已成为西北地区重要的蔬菜生产基地和全国蔬菜生产重点县,所产茄子、辣椒、洋葱等11个瓜菜品种先后取得国家A级绿色食品认证,青椒、番茄取得出口蔬菜生产基地认定和产品认证。
靖远县北湾镇富坪村是定西市岷县漳县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省内异地安置移民村。走进村子登高远望,一侧是成方连片布局的村庄,一侧是上千座整齐排列的日光温室,蔚为壮观。
搬迁初期,富坪村贫困发生率高达93.48%。为了让群众搬得来、稳得住、能致富,当地立足区位优势和产业发展基础,确定了以日光温室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思路,大力建设农业产业园。
“我们村目前共建成1042座第三代日光温室,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套齐全,实现户均一座大棚。”富坪村党委书记施万红介绍说。
施万红所说的第三代日光温室,就是靖远县近年来在全县范围内推广应用的新型全钢骨架装配式土墙日光温室。这种温室采光性能好,抗风雪性能突出,空间宽敞,有利于小型机械化作业,维修成本较低,使用寿命可达20年。
“除了自家大棚,我还在村里租了2座大棚种植黄瓜等蔬菜。这两年市场行情好,一年纯收入达五六万元。”一大早,富坪村村民韩盛林将新鲜采摘的黄瓜送到村里的交易市场出售。
据了解,富坪村黄瓜交易市场日均交易量达20万斤,黄瓜远销至新疆、内蒙古、宁夏等20多个省市,出口至中亚五国。
“一座日光温室的黄瓜平均产量可达3万斤,仅靠种植黄瓜一项,全村户均纯收入4万元,农业产业园年产值可达到6000余万元。”施万红告诉记者。
目前,靖远县已建成日光温室4.8万亩3.2万余座,设施蔬菜达到15.7万亩。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蔬菜产业已成为靖远县农业的主导产业,形成了以黄河沿岸日光温室蔬菜种植为主的成熟的设施种植模式,靖远县也被列为全国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县、省级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靖远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张正虎说。
每逢假期,位于黄河之滨的靖远县东湾镇水岸三合景区总会吸引很多游客前来打卡。
“这里靠近黄河,风景很好,设施也齐全,游玩项目很多,孩子很喜欢,而且距白银市区只有1个小时车程,很方便。”周末携全家前来游玩的白银区游客李先生告诉记者。
水岸三合景区由生态农业展示区、传统农耕文化展示区、水上乐园娱乐区等六大区域组成。今年春节期间,景区接待游客数量近3万人次,居全市景区第二。
“景区以高效农业示范推广为主导,以田园休闲体验为支撑,旨在打造一个集生态观光、文化娱乐、科普教育、休闲度假、户外运动等于一体的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三产融合示范区。今年以来,日均游客数量达2000人次左右。”景区负责人张明龙说。
据张明龙介绍,景区推行的是“三变+高效农业+乡村旅游”的新模式,采取“公司+村集体+农户”的方式,由景区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增收致富,农户、村集体、公司按“保底分红+收益分红”的模式进行分红。
春有五色花海可赏,夏有水上冲关项目可玩,玻璃温室蔬果四季可摘,现代农业科技随处可见……水岸三合景区作为东湾镇田园综合体建设的组成部分,从单纯试验示范农业科技,到如今为游客提供可学、可玩、可赏的全链条旅游模式,成功迈出了农旅融合发展新步伐。
目前,景区可实现日接待游客2万人次,为周边群众提供稳定就业岗位200余个,提供季节性务工岗位400余个。去年12月,景区被认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风情水乡·美丽糜滩”“陇上鱼米乡·黄河水苹线”、枸杞小镇、翡翠小镇……近年来,靖远县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深耕农业产业,攻坚产业融合,不仅构建起以蔬菜产业为首的八大特色产业体系,而且成为全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县。
“截至目前,全县规模以上龙头企业达到117家、专业合作社2760家、家庭农场1790家,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420元,全县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了41.8亿元,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取得了显著成效。”张正虎说。(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彭雯 张燕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