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 pan 李宗瑞今年清明节没有下雨,不然的话今年的菜都已经种到地里了。这几天大家都在等雨,昨天下午我妈把地翻好了,早上给地里施肥,中午我爷爷专门去街道买了菜种子。
像西红柿、辣椒这些到时候直接买别人育好的苗,不用从种子种起,这样成活率高、成长快。
说起中国人爱种菜,我感觉中国人真的是把种菜刻进了DNA里,就拿我们全家来说,从我们这一辈往上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即使我们兄妹几人现在都在城里落户,但是阳台上、天台上、花盆里都没有离开过种菜。
只要看到一块空地,不用来种菜,实在太可惜!在农村基本没有人把一大片空地用来种花欣赏(除了家里的小花园),用来种花觉得好浪费。
好几年前我爸爸给我算过账,说现在农耕成本特别高,以小麦为例,耕地、施肥、种子、收割……所有环节都是机械化,每一个环节收费都不低,偶尔收成不好,几亩麦子种一年还要赔几百块。
我觉得这句话对他们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觉得这是一种绝对不可能、非常荒谬、绝对错误的想法。浪费土地不亚于浪费钱的“罪恶”。
他们对土地绝对信任,高度热爱,如果不撒上种子任其荒废就好像是一件大逆不道的事情。因为对土地的爱惜,就连国外女婿家的花园都要改造成菜园!
去年五一我们回公婆家,因为老公家更偏北,他们种菜时间比我的老家晚20天-30天。五一正赶上公婆家种菜,我们辣椒、西红柿、向日葵、土豆、黑豆、黄瓜、西葫芦、南瓜……种了一大片。
不管是种子还是幼苗,3-7天,他们就能让人看到生长的希望;10-20天就能感受到一片欣欣向荣;30-60天象征着收获的花苞和花朵锦簇;70-90天,我们就能迎来大丰收。
现在我和UU在姥姥家,我们打算种完菜回我家,大概也快到五一了,五一还是回婆婆家,今年依然重点计划是种菜。
七八月城里热的时候,我就带着娃回奶奶家,到时候我们又是满园的瓜果蔬菜。自己种的蔬菜,和买的蔬菜,味道差不太多,但是那种自给自足,从小苗到大果子的成就感让碗里的饭菜格外香!
吃自己种的菜,对土地的感情也会有变化。我们会变得特别崇拜、敬畏土地和大自然。
只要家里有地,人稍微勤快一点,就能解决温饱。这份安全感是包括钱在内的任何事物替代不了的。确实有钱什么都可以买到,但是遇到特殊情况呢?比如疫情。
确实农村疫情形式没有那么严峻,我每次给家住嘱咐囤菜什么的,总被驳回!“不管他外界成了什么样子,我地里种的够我吃一辈子”。
在我们这里,我们这一辈往上的人,都挨过饿!而把他们从饿死边缘救回来的就是土地和种子。
这是真的,现在一年四季可以种菜,除了特殊时候,家里几乎不用花费买菜的钱。我们自己种一点自己吃的菜,成本特别低。
自己翻地、买不买化肥都可以(有农家肥)、浇水(如果大旱的时候才需要)、种子,成本大概几十块钱能让一家人有新鲜蔬菜吃。
如果没有自己种的菜,买菜还是特别贵的,哪怕在农村,这也是很大的一项支出。
这不明摆着的嘛,没有筷子,你拿什么夹上海青和油麦菜?咱们的国宴菜开水白菜,在老外眼中是个神奇的魔术。可是下嘴的时候就很头疼。
且不说气味,百合科的韭菜,菊科的茼蒿,十字花科的白菜,藜科的菠菜,这些中国人的家常美味,在刀叉面前属实难以下嘴。
再者,老外也不会烧。外国铁锅的发明远远迟于中国,加上受餐具的影响,中餐文化里对于蔬菜的处理技巧是老外门难以掌握的。
西餐里常用的技法也就是煎、炸、煮、烩、焗、烤、生拌。除了煮汤和生拌沙拉,其他都不适合烹饪蔬菜。所以往往就是土豆西红柿在锅里打个底,小火慢煨到软烂,成为一道汤菜。(也就是法国的蔬菜需求能跟国内打一打,他们会吃很多国内不吃的蔬菜,比如芹菜根,朝鲜蓟,红菜)
要不然就打成蔬菜泥,勺子舀着吃。或者一勺烩,像普罗旺斯烩菜,号称法国地三鲜。
按照统计,中国蔬菜消费量世界第一,日均蔬菜摄入900克,欧美国家,哪怕是日本,都不过200-300克。同时,中国的蔬菜产量也超过全世界总量的50%。
辣椒炒肉没了辣椒就莫得灵魂,香菇肉馅吃的就是香菇的鲜,炸藕夹让人销魂的是藕的脆嫩。
若是不忙的话,估计他也会动动心思,在土地里撒上一把种子,等上两个月,捧回来一篮子西红柿和小黄瓜。
其实,还有个值得讨论的点。咱们自己在院子里种菜,最重要的一点是……自己种的,不打农药。
我对农学不怎么了解,不过自家种点儿菜,确实就是靠天收。一来吃着放心,二来图个乐。
我大学毕业后进入了LED照明行业,接触的第一款灯具是植物照明。就下图这玩意儿。
中国人为啥喜欢种菜?中国人往前倒回几代祖上没准都是农民出身,农民伯伯对土地有着非一般的感情,那种感情我其实也不太能理解,只记得小时候我爸我妈经常跟我说的一句话就是:我们都是土里刨食的人,要爱惜自个的地。而他们有事没事就爱去自家田头坐着。我经常问他们:在家待着不好吗?他们说:就是打心里稀罕这些土地,不去看看不放心,跟地里待着,踏实着呢。
我家那边家家都有自己的菜园子,有的大有的小,有的就是房子边上临街种上两拢大葱,那也是自家的菜园子。没有菜园子的只有一种情况:这家没人住了!菜园里面什么菜都有:什么青椒、辣椒、豆角、土豆、茄子、西红柿、韭菜、芹菜、香菜、油麦菜、白菜、胡萝卜、白萝卜、青萝卜、红薯等等吧。还有各种瓜,东西南北瓜反正你猜吧,只有你叫不出名字的,没有种不出来的。我家院子的墙上趴着各种瓜,地上卧着好些瓜,我一直分不清是南瓜还是冬瓜!这些瓜因为长得太多,最后都得送人,村里的没人要,因为家家都有种,都吃不过来呢,送给谁啊?只能送给城里的人,比如家里的远亲戚,专程坐飞机从两千多里地外回来探亲,就喜欢家里的南瓜,每次都说这是极好的东西啊,买都买不到的,走的时候拉一皮箱南瓜,齁沉!!也是没谁了!然后舍不得吃,只是放在家里摆起来。以前年纪小,觉得很不能理解这种行为,多年以后的现在,我竟然也会有这种情愫,家里拿回来的圆圆的或者长长的南瓜,摆在厨房阳台上面,看着就觉得很亲!
然后每次我回老家返城的时候都会装上一后备箱的菜,爹妈总是一大早就开始收拾准备,等要走的时候就怕落下什么东西忘了拿。好多次我妈都是拿个小本子,上面写好给我拿的菜,怕忘记摘,又怕摘的太早不够新鲜,所以有的时候他们中午都不怎么顾上吃饭,看着我快要走,赶紧去现摘当季的蔬菜,然后打包,给我装好。有时候车里好几天都有一股味,啥味儿,大葱的味儿呗!为了这,我还没少跟家里说:别给我拿这些菜了,车里都是味儿。我说归说,我爸妈也是一如既往的给我拿,并且为了防止窜味,他们特意用塑料袋子把葱包裹的严实。后来随着这几年自己过日子才知道:大葱大白菜这些最普通的蔬菜才是硬通货,这玩意儿在蔬菜界的地位数一数二的。家里存点这个,自己开火做饭没啥问题。
记得2020年春节,在我们人类记忆中那是一个特殊的春节,年前腊月二十几回家待了几天赶紧想着返京,记得我爸当时跟我说:家里这些土货你要不嫌弃都给你带上吧,出门在外的有吃有喝,你就不慌了。过冬的大白菜装了一麻袋,大葱好几捆子,土豆几大箱子,还有晒干的不知道名字的菜,腌制的酸菜,芥菜等等吧,整整一车,装的副驾驶都是菜和干货,车子缓缓驶出,透过后视镜看着有点驼背的头发花白的老父亲老母亲,强忍住眼眶的泪水,心里满满当当的,就如这一车的菜,既是父母给我的食粮又是无限的力量吧!
我父母那一代人对种菜的痴迷源于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热爱和依赖,甚至还有敬畏。他们的生长环境就是跟这片土地紧紧相连,不管是种庄稼还是种菜,都是骨子里的天性使然,一脉相承。不用刻意学,就能会。另一方面他们也确实不喜欢吃买来的菜,总觉得有农药化肥,有生长素,不够绿色天然。自己种的知根知底,每一粒种子都是自己选的,每一颗秧苗是自己筛的,用自己的汗水和心血培育,坐等丰收,一瓜一果都是收获。何乐而不为呢?
现在的我也特别喜欢种菜,虽然城里不比农村,我也不怎么会种,但是不影响我对种菜的一片热爱。至于我为啥这么爱种菜,可能是遗传吧!
图上的季风气候区生产了全球70-80%的粮食。我们抛开美洲,传统大陆那就是以中印为代表是主要季风气候区。
季风气候,无论是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还是温带季风气候,都是雨热同期的。这是非常适合农业发展的,在天热时候有充足的水份,保证作物快速生长。而在成熟季节,又较为干燥,利于收割保存。
但季风气候还有个特点,旱涝灾害频发,所以古代中国大型灾荒太多了。粮食对雨热同期的要求的特点,注定了一旦当年受灾,当年很难再有补救机会,因为雨热一过,就种不了了。
那么蔬菜能防灾吗?大灾也许防不住,但是小灾是可以的,这是因为蔬菜种类繁多,有更低的温度要求,可以在粮食周期的间隙种植。
以我的老家为例,一般在秋雨季过后,大约在九月份开始,白菜萝卜甜菜等等各类蔬菜开始种植,这类作物一般生长到有霜之前,白菜等甚至可以越冬。
这是秋菜,至于春菜就更丰富了,且栽培时间时间地点更灵活。春菜里有很多高糖的,比如豇豆,南瓜,土豆,红薯。像很多瓜类豆类,一根藤可以爬满房顶,沟渠,不能爬的红薯土豆,适应能力也更强,很多河坡沙砾地都有不错的产量。小时候粮食不够吃,靠搭配南瓜红薯甚至能有余粮。
所以,正是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特点,导致了人们倾向于通过种果菜来增加灾害适应能力。
每棵上结了10个左右,但有的已经长虫子了,还有的被鸟吃了,还有的烂掉了,损失了不少。
来张全景,这30棵是大棚里种的。大棚外还有20多棵,全被草埋起来了,而且红一个就会被鸟啄一个……
今年辣椒没种几棵,大概只有12棵,但还是吃不过来……这是两棵上的果实,懒得摘了,家里还有一堆没吃完呢!
我今年种了两种绿宝,一种是深绿色的,只结了一个就死掉了。另外一种就是图上这种浅色的,已经开始慢慢有香气,变黄。
下图这个小西瓜这个真的不是我摘的,而是不小心碰掉的。肯定没熟,我都没打开就扔掉了。不过长得真是漂亮:
最大的那个西红柿是9两重,我回家称过了。但它不是最重的,上次摘了一个1斤2两的。
野高梁开始抽穗了。本来打算铲掉的,想了想还是留下来吧,将来做成炊帚刷锅用:
昨天郭大爷送来的羊粪,用布盖起来一部分,准备腐熟了用;另外一部分晒去水分,带回家:
因为没经验,春天一开始种菜就错了,要么用防草布,要么取底层土壤种菜。就是因为没想到草会这么茂密,没采取任何措施,才导致了杂草的疯长……
人家老外的做法是:土壤表面铺上纸箱子,然后铺上厚厚一层买来的堆肥土,直接在这上面种菜。因为堆肥土经过了高温发酵,里面已经没有了草籽和虫卵,根本就不会长杂草……
国内想做到这点不太容易,但也有更好的方法:把表层土埋到下面,把下层土混上羊粪翻到表面种菜。因为下层土中草籽少,所以除草的工作量会小一些。
很快一个小时就过去了,太阳升上来,热得我满脸全是汗。算了,骑着小电驴、带上成果后一袋子羊粪回家吧:
到家了,把羊粪放在地下室了。旁边是新买的椰砖,9斤,花了23元包邮,打算泡发了放在种植箱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