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vs狂野大自然过去,地处广阔盐碱地的寿光双王城生态经济园区,能种植的作物就是棉花,经济效益低下。然而,当地人克服重重困难,硬是在盐碱地上发展起无土栽培大棚,单亩地经济效益增加了几十倍,农户的钱袋子鼓了起来。8月16日,记者采访了解到,如今,该园区继续调整农业结构,用行动诠释着“寿光模式”的新时代内涵,推动着现代农业向高质量发展。
距离莱州湾20多公里的双王城生态经济园区地广人稀,大自然留给这里成片的盐碱地,粮食作物难以生长,能种植的就是棉花。虽然经济效益低下,却是当地人唯一的经济收入。当地流传着一首打油诗:“夏秋水汪汪,冬春白茫茫,风吹白粉起,就是不打粮。”
就是在这种地理环境下,当地人走出了一条致富之路,在盐碱地上盖起大棚,经过反复尝试,无土栽培最终成功。
8月16日,记者来到该园区南木桥村,这里已经建起了成片的现代化大棚,种植出的蔬菜小有名气。
盐碱地上的无土栽培技术看似简单,但在南木桥村的大面积推广之路并不平坦。园区蔬菜产业办公室主任李本兵介绍,1998年推广这项技术时,村民们纷纷质疑,这片盐碱地上怎么能长出蔬菜?
党支部发动干部党员带头建了43个大棚,结果当年大获成功,每个大棚纯收入2万多元。村民们一看挣钱了,争先恐后建起大棚。为了抱团发展,村两委领办,注册成立了合作社。2010年1月,合作社成功申报国家农业部无公害基地认定,产品也通过了无公害认证。如今,整个合作社的西红柿大棚发展到155个,占地650亩,产品名气也渐渐大了。
不仅南木桥村的大棚无土栽培搞得风生水起,在其影响下,附近多个村子也盖起了大棚。“种植棉花一年种20亩地才赚1万元。附近的南木桥村种植蔬菜大棚,村民都富了起来,全村存款是我们村的十倍,我再也坐不住了。”51岁的卧铺村村民侯相军说,去年他和村里7名村民决定带动大家发展蔬菜大棚。
盐碱地上种植大棚蔬菜,注定要遭遇不少难题。首要解决灌溉问题,光是打一口水井,就耗时20天,花费16万元。为保证打出的水达到种菜的要求,水井穿过卤水层,一直打到了地下500米,还需焊接无缝钢管以防卤水渗透。
顶着各方压力和重重困难,这伙“门外汉”一边辗转十多个村学习大棚种植管理经验和无土栽培技术,一边多方筹措资金。为支持卧铺村发展大棚种植,双王城生态经济园区专门为其修了一条生产路,配上了变压器,还牵线搭桥为村民解决了贷款问题。
经过努力,去年6月,8个200米长、25米宽的高标准蔬菜大棚拔地而起。两个月后,第一茬西红柿利用无土栽培技术顺利种上。说到无土栽培,侯相军打开了话匣子。“我们选用炉渣和沙子作基质,使用时间在7年以上,经济实惠又便捷易取,还能避免土传病虫害的发生。”侯相军还在大棚里安装了手机智能遥控放风、水肥一体微灌设备。当年11月,8个大棚的西红柿开始收获,仅侯相军一个棚就卖了10万多元。
盐碱地上发展大棚无土栽培,改变了当地传统的种植模式,农户念出了自己的致富经。然而,对于敢于拼搏的寿北人来说,并不满足于大棚种植,在销售链条上,也探索出了新的模式。
据侯相军介绍,盐碱地大棚病虫害少,产出的蔬菜品质高口感好,市场前景广阔。为了让好产品有个好销路,今年1月份,双王城园区采取“订单农业”模式,与济南沃尔富斯集团签订了100亩的订单西红柿生产协议,借助对方直销渠道,将当地产的西红柿销售到北上广深等城市的沃尔玛超市、山姆超市等高端商超,终端售价达到每斤10元至20元。
无土栽培品质农业发展,不仅推进了园区农村从低收益棉花种植向温室大棚种植的农业结构调整,更为乡村振兴与富民强村探索出一条好路子。
双王城生态经济园区走出的发展路子,诠释了“寿光模式”新的时代内涵,以市场为导向、以安全为底线、以科技为动力、以品牌为引领、以标准化为抓手、以组织化发展为路径,推动着现代农业向高质量发展。
双王城生态经济园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王学江介绍,为了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业结构调整。在面上,双王城生态经济园区在卧铺、牛头、寇家坞等所有片区全面推开无土栽培温室大棚建设,从技术指导等多个方面配套扶持。在点上,重点打造诗意田园生态农场等休闲观光农业,全力建设“水上王城”田园综合体,让全区百姓在乡村振兴进程中致富受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