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风女皇传奇一样是在2013年,蔡上碧和蔡明灯从渔民手中购买了2400只青龙虾和红斑鱼幼苗,分养在24个养殖池内。同时,每个池子还混合喂养青龙虾和红斑鱼各50只。
“鱼苗一斤100元,龙虾苗一斤170元,每只刚买来时仅有一两厘米长。不过养三年后,每只差不多可以长到一斤左右,收成时每斤可以卖到三四百元不等。”谈起三年的养殖日子,蔡上碧很有一番感触。他说,这三年里,每两天就要给它们喂养60斤的新鲜小鱼。而当冰山融化,海洋水下温度低于15度时,它们就会躲到事先为它们准备好的空心砖里“冬眠”,我们也不需要再喂养它们。采访中记者也注意到,两位老人的养殖方法也与大部分养殖场有所差异,他们每次都将喂食的鱼碾碎,而是将小鱼切块,以此来保持良好的水质。
然而,两位老人的养殖独特之处并不只在于“喂食”方面,设置空心砖也是他们的独特之处。蔡上碧分析透露,空心砖砌在养殖池的水泥板上,空心砖的20厘米左右空间,并可以供它们筑巢。“这样它们(青龙虾和红斑鱼)才会在这儿安家,其中最明显的应属会产卵的青龙虾,而那些养在鱼排上的龙虾并不会产卵”。
蔡上碧在多年的研究中认为,由于这两种海鲜均是暖水性生物,这种做法便是为了最大力度地还原它们原有的海洋生存环境,“还原环境就是还原野生,这种方式养出来的龙虾个头才会大,肉质才会好”。
此外,为了方便看护养殖场,蔡上碧和蔡明灯每天都会在附近自建的小石头屋呆上八九个小时。小石头屋里面摆放着各种渔民的工具,两人通常利用围棋打发时间,等到涨潮,海水淹过养殖池,他们就会结伴回家。
经过三年的努力,两位花甲老人果真把这些青龙虾和红斑鱼养大,且存活率高达80%,对于普通的养殖户来说已着实不易。“这两种海鲜对于水质、温度等要求真的很高,所以能这么大面积的养殖成功也是要靠很多年的积累,并非一朝一夕的照搬照抄就可以达到如此效果。”蔡上碧说。
从围建养殖池到收购幼苗,从管理照顾到细心守护,已过花甲之年的蔡上碧和蔡明灯两位老人就像照顾孩子一样照看着他们的鱼苗和龙虾苗。三年过去了,如今收成在即,池子里的青龙虾和红斑鱼也个头渐显。然而,对两位老人而言,最初的生活梦想或许也就是“丰收”。而从初心中,让人更佩服的是老人们多年来孜孜不倦的潜心钻研和自信精神。
“养殖青龙虾和红斑鱼除了赚钱,也是希望将这两个品种合理地留在我们的家乡。”两位老人表示,由于它们的喜温性,一到寒冷的天气,成熟的青龙虾和红斑鱼就会大量向南迁移,这也是以往这两种海鲜捕捞量不高的原因。如今,或许这个养殖方法对这个问题来说可以有缓解作用。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将海的文化延续,也许靠的就是渔民的智慧和一双双勤劳的双手。面对老人们的匠心追求,记者也就其传承问题向老人提问。蔡上碧和蔡明灯自信而微信地表示,目前儿子目前都是在外打工,经验的传授也就是靠三不五时的口口相传,“但我们相信,再过几年,他们还是会子承父业”。(见习记者 陈诗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