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排污阀初秋,内蒙古阿拉善满眼绿意,百万亩梭梭生态林迎风挺立,犹如拱卫祖国北疆的沙漠卫士。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防沙治沙、绿化荒漠是主攻方向,筑牢北疆绿色长城、生态安全屏障是根本目标,我们要把军地携手治沙育人的路子永远走下去!”阿拉善军分区原司令员、64岁的老兵李德海望着身后的片片葱郁,目光坚定。
“海子似珠,戈壁如玉,这便是故乡……”这首古老的民歌描绘的,是阿拉善曾经草丰水美的美丽景象。然而,由于生态脆弱,昔日天然牧场渐渐被黄沙掩埋。
阿拉善位于黄河“几字弯”西岸,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三大沙漠横贯全境,沙化土地面积19.7万平方公里,占内蒙古自治区沙化土地总面积50%。从2001年开始,阿拉善军分区官兵投身防沙治沙工程,打响“绿化大沙漠、遏制沙尘暴”生态战役。退出现役后,他们脱下军装,不离“沙海”,继续奋战在治沙造林一线,当地群众交口称赞。
卸甲归田不改初心,20年“沙海”续写忠诚。阿拉善军分区领导告诉记者,在军分区组织协调及多位老领导积极奔走下,2011年,一支为绿化阿拉善、改变当地生态环境鼓与呼的军民共建公益组织成立,动员更多退役军人、社会力量走上治沙“战场”。自那以后,每年3月,许多退役军人响应治沙造林号召,从天南地北赶赴阿拉善,参加治沙造林活动,犹如迁徙的候鸟,一年又一年。
“以贺兰山为界,阿拉善成为河套平原乃至华北、京津的一道生态防线,是祖国北疆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李德海说,他们每年都组织力量开展大规模植树,今年已经累计实施荒漠绿化面积近46万亩,提前完成了“军令状”。“我们几个老兵曾郑重许下诺言,要在建党、建军、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分别完成荒漠治理20、30、40万亩。提前完成任务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我们要再接再厉、接续奋斗,誓把‘沙海’变绿洲!”李德海的话语掷地有声。
“播种的是绿色,收获的是未来。我们不断总结经验、革新技术,从人工挖坑到机械打坑再到高压水枪种植,不仅做到了从苦干到巧干、从低质低效到高质高效的‘两个转变’,还大大提高了林木成活率。”老兵白玉廷悉数这些年治沙造林取得的成绩,脸上写满骄傲。
这些成绩的背后,是一代代治沙老兵背负绿色希望不懈跋涉的艰辛与坚守。有位老兵告诉记者,他们经常一连几个月吃住在沙漠,肩扛铁锹铁锤,翻过一道又一道沙梁,头上、身上、脸上全是沙土……
不少老兵已年过花甲,仍常年奔走在沙漠腹地。前几年,他们以助力乡村振兴、促进乡村旅游发展为契机,正式引入胡杨试种项目。胡杨是自然界古老而稀有的树种,异地种植尚处在科研试验阶段,试种能否成功,很多人心存疑虑,信心不足。
“只要方法科学、埋头苦干,一定能创造奇迹!”然而,在当年秋季查验时,发现有近三分之一的胡杨不见发芽。次年春,原本已生根发芽的胡杨又有一部分风干枯死……
面对不到一半的成活率,老兵们皱起了眉头,但他们的人生字典里根本没有“放弃”二字。查原因、作分析、搞试验……经过不懈努力,苗木成活率逐步提高。有了希望,老兵们更加振奋。经反复论证,他们采取春植秋补相结合等科学种植办法,沿沙漠边缘建起一大片胡杨林。2022年秋,经当地林业部门综合验收,700余亩胡杨虽然高低大小参差不齐,部分成活率却超过70%。
治沙造林取得阶段性成果后,老兵们又把目光聚焦到生态保护修复课题研究上,陆续开展多项可持续发展专项课题研究。从2016年开始,他们多次深入黄河沿岸及阿拉善三大沙漠周边,联合撰写了20余万字的《“乌贺原”生态保护研究和生态安全发展屏障规划》报告。该报告由全国人大代表提交全国两会,引起中央及国家部委高度重视,荒漠生态保护修复正式纳入国家“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规划总体框架。
截至2022年底,阿拉善沙化土地综合治理面积达到9100多万亩,森林覆盖率由建盟初期的2.96%增加到8.37%,草原植被覆盖度由不足15%达到23.18%,春季沙尘暴次数由2001年的27场减少到近几年的屈指可数,当地群众保护生态、建设美好家园的信心更足了。
从黄沙漫天到绿染戈壁,岁月深情凝望的不仅是“从一棵树到一片林”的巨变,还有一代代治沙人刻在骨子里的久久为功的苦干实干。今年八一建军节期间,阿拉善军分区组织老兵们召开座谈会,研究制定生态治理发展规划,就军地携手防沙治沙作出新的规划与部署。“我们将继续义无反顾地追青逐绿,让巍然屹立在祖国北疆的绿色长城更加坚固!”军分区领导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