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东之花傍晚时分,息烽县小寨坝镇王家坪村村民黄开语在厨房忙活起来。只见她动作麻利,在洗菜池洗好青菜后,不一会儿几道家常菜被端上了餐桌。与以前将用过的水泼在家门口不同,如今黄开语家的生活污水有了新“出路”,都进了连接洗菜池的管道。
“以前家里洗菜洗碗的水没地儿排,只能泼到家门口的大街上。”黄开语说,“今年,村里将农民家里的污水都纳入管道,还每家建了一个小型污水处理池。”说着,黄开语来到院里的果园。这个看似普通的果蔬园下方,却别有洞天——这里是一个小型的污水沉淀收集池,可以收集和沉淀污水,污水收集满后通过漫流管流出,经过过滤回到土里,实现自然还土。
黄开语家的污水问题被解决,得益于王家坪村被纳入息烽县2023年农村污水治理任务村。息烽县结合当地实际,采用资源化利用治理模式,即“前端污水收集设施+末端漫流管”,根据农户实际情况,选取单户式或联户式等不同模式,在庭院内设置前端污水收集设施,将农户日常生活“灰水”进行统一收集后,用管道引入旁边菜园或农田,经沉淀池沉淀后,通过漫流管接入土地,实现就地消纳。
地上造绿,地下治污。如今的王家坪村,污水变清流,一幅山清水秀的美丽田园景象跃然眼前。
在距离王家坪村20余公里的养龙司镇堡子村,村民廖进德对家里的污水处理方式也很满意。与黄开语家不同,他家的厕所污水被纳入管网集中处理。“家里的污水被接进管道,统一送到村里的污水处理池处理。”廖进德说。
村里的生活污水处理站建好以后,廖进德发现,黑、脏、臭的生活污水在这里“过一遭”,摇身变成清水,然后排进旁边的河道里。“村里的污水处理后排进河里,河水清澈,村里人都愿意来河边散步。”廖进德满意地说。村里生活污水处理站负责人介绍,经过处理,出水标准执行贵州省《农村生活污水排放标准》,可以直接用于灌溉,实现水资源再利用。
就地消纳和集中处理的不同污水处理模式,体现了息烽县“宜散则散、宜聚则聚”的污水处理原则。针对分散居住的农户,息烽县采取前端收、中端引、末端用的就地消纳模式;针对农户居住较为密集、不宜进行分散式治理的村庄,息烽县则通过管网将农户污水进行集中收集治理。
除此以外,息烽县还在乡村污水处理点的净化池上栽种植物,不仅可吸附净化水质,被花草覆盖的净水池,让人赏心悦目,也为美丽乡村再造了一道新景观。
据了解,今年以来,息烽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为19个行政村,涉及7个乡镇,计划修建微动力生物滤床处理设施15套,覆盖农户565户,通过分散式治理覆盖农户2019户。截至目前,19个任务村的项目已全面完工。
在农村饮水方面,息烽县致力于提升供水保障水平,通过安装先进的净化设备和水处理消毒设备,确保农村居民能够享受到清洁、安全的饮用水。同时,他们还对供水设施进行升级改造,提高供水效率,以满足当地居民日益增长的用水需求。
在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方面,息烽县采取了建设人工湿地的独特方法。他们不仅在新建集中式和分散式人工湿地,还通过科学布局和优化设计,确保人工湿地在处理生活污水的同时,能够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这些人工湿地不仅美化了乡村环境,还让村民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
为治理农村黑臭水体,息烽县采取了科学治水护水的方法。他们通过修建调节池、安装自动提水泵和铺设灌溉管网等措施,将优质的水资源引入农田和果林灌溉,实现了废水的再利用。这样不仅解决了农村黑臭水体的问题,还为当地的农业和林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息烽县秉承着以水为笔的理念,致力于做好“水文章”,答好“生态卷”。在九庄镇黄沙村等地,当地自然风光优美如画,河水清澈见底,道路两旁绿树成荫,村舍青烟相映成趣。当地市民游客也积极参与到治水护水的工作中来,享受着优良的水生态环境带来的好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