飓风野游他,个子不高,圆圆的脸庞,稀疏的头发,肩上时常背着一个陈旧的黑色双肩包。在昔阳县赵壁乡脉山头村田间的地头里、农家的院舍里、跋涉的泥泞中,总能看到他的身影。他是省农信社晋中审计中心驻昔阳县赵壁乡脉山头村扶贫翟瑞杰。
翟瑞杰最早是昔阳县的一名大学生村官,在基层工作一年有余,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后来成为昔阳农商行的一名员工,再后来主动申请到脉山头村当,他说:“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为村里老百姓做一些力所能力的事情,我感到无上光荣。”
无论走到哪里,翟瑞杰都习惯背着他的黑色背包,里面装着他四年扶贫工作的所有秘密。只见一个硬皮日记本,翻开第一页,是翟瑞杰初到脉山头村的日记:“2016年9月7日,第一次来到这个位于赵壁乡西南隅的小山村。经过走访,村里人口一共127户,600多人。建档立卡贫困户有61户,113口人。耕地400亩。村里人以养羊、种玉米为主。村里常年贫困原因:地理位置高,农作物产量不高,交通条件落后……”
通过实地走访,做了大量的调研工作,翟瑞杰与驻村人员一道摸索出了一条整村脱贫的新路。
做大“规模养殖”,实现村民获利。脉山头村有传统养殖基础。在村委会与翟瑞杰一帮人共同努力下,2017年村里成立了昔阳县菁洋农牧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买羊100只,12户贫困户入股,并与合作社签订了协议书,每户分红500元。通过合作社带动全村养羊,2017年底全村每户分红200元,带动全村增收。截至目前,该村羊存栏量为300多只,入社贫困户已分红12户,入股合作社社员分红1500元,带动其他贫困户每户增收300元。2018年3月13日,翟瑞杰在日记本上写道:“今天在村里跑了5户养殖户。自从村里成立养羊合作社以后,村民的收入大大提高。看来科技养羊确实效果好,收益高。不但把羊养肥了,还能卖出好价钱。”
助力“荞麦种植”,增加农户收入。针对脉山头村海拔高、气候凉爽等因素,翟瑞杰和帮扶工作队一致认为脉山头村适宜种植荞麦。在得到上级的积极支持下,他们帮助村民购买优质的荞麦种子。农忙时节,与村民们一起翻地、播种、施肥,为25户贫困户种植荞麦55亩,并引进荞麦种植技术。第二年扩大面积试种,产量达到了2.2万余斤。2018年,通过“消费扶贫”对脉山头村收获的荞麦进行了统一研磨、包装和销售,形成了一定的品牌知名度,实现销售收入9万元,提振了村民们种植荞麦的信心和决心。
察民情贴民心,挨家挨户走访。“脱贫致富,一个都不能少!”这是翟瑞杰发自内心对自己工作的要求,也是对村民们美好生活的期盼。村民的情况他都了如指掌,张大爷家的哪头牛快要生了,李婶家的鸡每天能下多少蛋,张叔家的厨房今年修缮了再也不用发愁了等等。家长里短虽然都是小事,但他都记在了自己的日记本里。2020年4月份,我省开启“十个清零”百日攻坚行动,当时脉山头村的王维生家还未脱贫。针对王维生家的实际困难,翟瑞杰主动联系昔阳县人社局寻求帮助,又回村召集村两委开会,最终为其申请了村里的公益性岗位,每月可增加收入800元。
可持续长发展,延伸造血功能。脱贫帮扶不仅要“输血”,终究还是要“造血”。翟瑞杰一直认为:要想脱贫,必须让村民学习先进的农业、畜牧知识,以提高种养殖业技术。为此,他联系昔阳县农业局、畜牧局等单位,组织村民去参加“致富带头人”培训。为丰富帮扶产业项目,他多次前往外地种植企业考察,向专家请教种植经验,研究适宜栽种的金银花生长条件以及土壤栽培技术,并进一步进行试种。
翟瑞杰在日记本里写道:“农村是个大舞台。驻村干部只有沉下心、迈开步,干起事来才能有激情、有思路,我的梦想就是让全村人富起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