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肝肾微粒体抗体日内瓦当地时间9月6日,国际红树林中心在深圳正式成立。毗邻深圳、地处珠江入海口的南沙,拥有淤泥质海岸、河口湿地、红树林湿地、盐沼湿地等,是全球河口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在深圳成立国际红树林中心后,南沙要如何在河口生态系统中下功夫,讲好海洋生态文明故事?
在近日举办的“让高颜值生态驱动高质量发展”南沙绿色科技主题论坛上,广州市海洋双碳研究会会长林立就《如何讲好广州南沙区海洋生态文明故事》进行分享时表示,珠江河口南沙段面临着湿地退出,生态系统结构受损、功能退化等一系列现实问题,需要各界不懈努力,通过健全生态网络、保护生物多样性、重视海洋生态基础性调查、及时做好海洋生态问题评估与预警、多措并举提升公众参与度等方式,不断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
珠江口地区已被纳入“中国典型河口生物多样性保护修复和保护区网络化示范项目”。中国第二径流量河流珠江依次通过珠江河口的虎门、蕉门、洪奇门、横门“东四门”奔涌入海,造就了广州海岸带典型的淡咸水交接地。
《广东省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指出,要统筹海岸带生态保护修复整体格局,细化落实“海岸带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统筹流域-河口-近岸海域污染治理,强调护卫蓝色海洋生态屏障,保护修复重点流域河湖湿地。
河口沉积平原的属性造就了南沙新区大规模的自然生态湿地,南沙的生态湿地也被称为“广州之肾”,自然湿地对河口水生态系统的运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林立看来,珠江口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十分必要和紧迫,“珠江口地处世界人口密度最大、基础设施最密集的粤港澳大湾区,该地区的物种种类最丰富但也最受威胁,位于广州最南端的南沙面临着较高的灾害风险和较大的生态安全压力”。
林立介绍,与90年代相比,围海填地导致南沙区水体和海域面积减少,重要湿地资源萎缩。
数据显示,每年秋冬迁徙候鸟数量约十几万只,作为南飞候鸟重要中转站的南沙湿地公园,有3000多亩湿地、400多亩红树林,需要承载2万多只秋冬季节的候鸟。珠江口广州段属内陆与海洋物质流和能量流的交换枢纽,此处潮流和径流发生强交互作用,对于鱼类的行为迁徙和繁衍生息具有显著影响。由于物种栖息地呈明显碎片化分布,欧亚水獭、中华白海豚、黄唇鱼等物种生存面临威胁。
除了围海造田,以直立结构硬质化海堤为主的人工岸线进一步导致湿地功能退化,本土植物难以覆盖生长。南沙现有的呈碎片化分布的约3000亩红树林多为外来树种无瓣海桑,本地红树林稀少。
同时,随着南沙经济和社会迅速发展,硬质化海堤工程切割了现有的湿地和生物廊道,导致水生生物种类和数量有下滑趋势。
如何做好南沙海洋生态保护文章?林立建议,首先要健全生态网络,打造河口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典范。“围绕生态板块核心扩大生态基质片区,通过河道打造生态廊道,由南到北依次将南沙湿地、黄山鲁、大山乸、十八罗汉山、海鸥岛、莲花山等多个生态板块核心连接起来,让鸟类的迁徙廊道能够建立在整个广州的生态空间上”。
其次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化示范区。林立认为,“在经济建设中,在规划设计阶段就将人类的居住活动与生态环境结合起来”。以全民文化体育综合体项目落地为例,南沙全民文化体育综合体生态堤建设工程(21涌以南)在近日发布的勘察设计施工总承包招标公告中提出,要以保护南沙地区的生态环境、增加海岸带生物多样性、提升自然景观的美观度为首要目标,兼顾体育竞赛训练的需要,并充分发挥其它服务社会的功能,从而建设集生态、安全、文化、体育休闲及满足部分赛事功能需要的复合型生态廊道。
除了要尽早在规划阶段介入保护,林立表示,重视海洋生态基础性调查,做到长期、持续跟踪监测,及时做好海洋生态问题评估与预警,才能够获得有价值的数据用于评估分析。
2023年初,广州市海洋双碳研究会(以下简称研究会)成功申请了“广州市南沙区坦头村红树林保护与修复科普行动项目”,目前已在坦头村打造了200米的科普长廊,举办了超过300人次参与的科普活动;5月,研究会联合万顷沙镇政府启动建设南沙区万顷沙镇红树林生物多样性示范点,在万顷沙栽种了约12亩红树林,超过6种本地红树品种,包括木榄、桐花、榄李、玉蕊、银叶树等树种。
“这片红树林不仅将吸引更多的鱼、虾、水鸟等生物到此栖息、觅食,该基地也将成为公众直观认识了解红树林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的公益平台。”在林立看来,整合社会组织力量,多渠道、多方式提升公众参与度是讲好南沙海洋生态文明故事的关键。据介绍,6月6日,研究会联合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设立了广州大湾区社会组织合作发展中心生态文明建设专项工作组。林立表示,研究会作为秘书长单位,将通过对南沙生态的理解和积累的数据案例,联合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力量推动生态文明的故事共享,传播生态多样性保护理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