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讽刺剥削者“家里的多肉植物卖得怎么样?有什么困难吗?”近日,在恩施市龙凤镇杉木坝村,恩施市政协委员、湖北硒施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甘应娥正在村民家中走访,询问庭院经济发展情况。听到乡亲们反馈销售情况不错,她心里的石头落了地。
杉木坝村坚持以家庭为阵地、以庭院为载体,探索出一条以多肉种植为特色的“市场主体+农户+庭院”发展模式,激发共同缔造新活力,将庭院“方寸地”建成“增收园”。
“大家看一下这款‘秋丽’,阳光充足的环境下株型紧凑、叶片饱满,呈现出粉、紫、红、橙、黄等多种颜色的融合和晕染,非常奇妙。”在湖北硒施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多肉种植基地,甘应娥正通过直播向粉丝推荐她的多肉产品。
“2016年,在七里沟发展蔬菜基地时,发现这里的土质疏松、透气性好,且早晚温差大,适合培育多肉植物。”甘应娥回忆说。
于是,甘应娥把自家庭院里已生长多年、有明显主干且茎秆已木质化的多肉植物搬到山顶上,就地取材,利用现有的老树桩、青石板、鹅卵石,打造出一个创意十足的多肉植物大花园。
如今,16亩多肉植物基地培育出美杜莎、花纳锦、粉黛、橙梦露等500多个品种。外形奇特、萌态十足的多肉植物像集合的队伍一样,整齐地排列着,或呆萌、或敦厚,让人目不暇接。
甘应娥是一位资深“肉迷”,已有多年的多肉植物种植经验。沐浴着互联网时代的甘霖,她采取“线上+线下”的销售模式,线上通过抖音短视频和直播积攒粉丝量,吸引更多对多肉植物感兴趣的人到基地采购。
“品种随您挑,绝对给您留够。”日前,一位客商想要订购一大批多肉植物,甘应娥说:“这单生意谈成,预计会有100多万元的销售额。”
甘应娥的事业日渐红火,在自己致富的同时,她还帮助杉木坝村的留守老人找到了在家门口就能赚钱的岗位。
基地里,工人们有的忙着除草,有的在给多肉植物修枝整形,分工有序。看到甘应娥走来,大家纷纷与她打起招呼。“这活儿不累,我们老人在守家的同时每月还能挣到2000多元,很满意了。”留守老人王祖梅说。
村民刘代桃家里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一盆盆绿意盎然、憨态可掬的多肉植物整齐排列在庭院里。“这盆‘碧桃’真好看,我就买这盆了,这个也不错。”从恩施城区专程驱车前来选购的顾客在刘代桃家的庭院里流连忘返。
“本钱不用我出,我只负责管理和出售,能拿到销售额的30%,一年赚四五千元没问题。”刘代桃说,自己已50多岁,外出务工身体吃不消,能利用自家闲置的庭院挣钱,感到非常满足。
2022年下半年以来,全省掀起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的热潮,甘应娥与丈夫商量后决定也参与进来。
说干就干。甘应娥积极主动联系恩施市政协、龙凤镇政协联络组、村“两委”,召集村民通过私下沟通、院坝协商等方式,围绕如何做好多肉植物培育的技术指导、如何通过庭院经济链接农户等问题展开讨论。
“我的基地上有很多老桩多肉植物,通过改变形态能创造出悬崖式的多肉植物盆景,大家可以参观学习,也可以关注我的微信,我会定期推送新的品种,也可以给大家解答培育过程中的问题。”甘应娥细心地向村民科普多肉植物种植知识,用手机展示形态各异、造型生动的多肉植物盆景。
“种多肉植物,不仅养眼还能增加我们的收入。”“种多肉植物当然好,如果有企业多扶持多指导就更好了……”院坝会上,庭院经济的发展思路激起不少村民的兴趣,就如何更好地发展庭院经济,大家纷纷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经过多次协商后,甘应娥表示愿意为村民提供指导,并牵头完成该镇古场坝村美丽庭院“多肉一条街”的设计、栽植,农户根据自家庭院的风格选择品种栽种后自行管护。成品让游客购买,或由甘应娥的公司回收,最终形成收益,真正让美丽庭院既赏心悦目又增收实用。
截至目前,当地已有15家农户与甘应娥的公司签订合作协议,户均实现年收入超万元。
“我打算扩大多肉植物基地规模,打造一个农旅结合的生态庄园,进一步提升产业综合效益,帮助更多农户增收。”甘应娥说,将在乡村振兴中尽一名政协委员的绵薄之力,继续发挥带动作用,让多肉植物成为“致富之花”。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主管主办恩施日报社承办技术支持:恩施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