坂下梢位于锦江区华星路的活水公园,是世界上第一座以水生态为主题的城市生态环境教育公园。围绕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推进锦江“第三次转型”与锦江公园九大行动,该公园日前启动了优化提升工作。那么,这个“因水而生”的公园,又会以怎样的新颜示人呢?本报记者进行了独家打探。
1998年建成活水公园,2015年,按照海绵城市建设要求,该公园进行了一次改造,完善了雨水自然处理系统等,日前启动了优化提升工作,预计8月开园。
“此次改造提升经过各方和原创团队研究,以及市民意见征集后,达成三点基本共识:
植物需维护特色并梳理林下空间、生态滨水空间待优化、配套需满足现代规范与人性化需求。”成都锦江绿道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作为以水生态为主题的城市生态环境教育公园,“水”当然是“C位担当”。在公园的最高处,只见取自锦江的水,沿着一路由高到低铺展的花瓣状小水池,潺潺而下。叮叮咚咚的水流声,与蝉鸣组成一曲“夏日奏鸣曲”,闻之非常治愈。
沿着卵石台阶拾级而下,公园中心游线就是河水的净化过程。依次流经厌氧池、流水雕塑、兼氧池、植物塘、植物床、养鱼塘等净化系统的河水,在其间或以涓涓细流舒缓流淌,或如山涧清溪跳跃激荡……一路向前,水质由“浊”变“清”、由“死”变“活”。
在整个生态水处理系统中,由6个植物塘、12个植物床组成的人工湿地塘床是其核心。在此次提升改造中,人工湿地塘床生态系统进行了修复。
人工湿地的塘床,酷似一片片鱼鳞,呼应了公园平面布局呈鱼形的总体设计。入水在这里经沉淀、吸附、氧化还原、微生物分解等作用,实现净化,水质从进入时的劣五类,净化为流出时的三类水,展示了自然的强大力量。
公园原有的植物栽种,模仿了峨眉山的自然森林植物群落,400余种植物中包括以峨眉桃叶珊瑚、峨眉含笑、观音莲座蕨等为主的峨眉山特色珍稀植物,还有以红豆杉、鹅掌楸等为特色的国家一、二级保护植物。在此次提升改造中,已形成的仿峨眉山植物群落区和珍稀物种得到进一步保护;胸径大于15厘米的高大乔木全部保留;清除了影响公园内植物生态群落生长的杂树和入侵物种;梳理地被灌木,打造可进入、可参与的林下休闲场景;对临街、临河、红星桥段界面及重要节点进行梳理与增花添彩。
人工湿地塘床中,种植了浮萍、紫萍、凤眼莲等漂浮植物,包括芦苇、水烛、茭白、伞草等在内的挺水植物,以及浮叶植物睡莲,还有金鱼藻、黑藻等几十种沉水植物,与自然生长的鱼、昆虫和两栖动物等,构成了良好的湿地生态系统和野生动物栖息地,既有分解水中污染物和净化水体的作用,又有很好的知识性和观赏性。
1998年建成的公园,经过20多年的时间,当时种下的小树都已经长成参天大树,所以从正门进入公园的第一感受就是绿荫葱葱,非常凉爽,这也是与现在的很多新公园不同的一大加分项。最绝的是公园内的一处林间湿地。只见阳光穿越高处的树冠,从叶间缝隙洒下,让湿地中自然形成的“苔藓岛”染上一团团光斑。站在这里,犹如站在森林之中,有一种“林深见鹿”的既视感。
在景观方面,不仅“森林感”是活水公园的一大特色,精心打造的水景也是步步皆景,让人不禁感叹公园内的生态净水系统不仅好用,而且好看。高处的河水从石子铺底的斜坡哗哗流下,又如自然溪流般,在两边草石相间的水道中淙淙而过。水塘中,一路欢歌的河水沉静下来,水面或被绿色的藻类覆面,仿佛是绿色的细绒一般;又或者冒出你从未见过的水生植物,开着或是鸢蓝、或是芷白的小花……
更妙的是,此次提升改造增加了很多水雾设施,于是乎,林间道旁水雾弥漫,不仅增加了如梦似幻的视觉感,而且直接将体感温度至少拉低两度,感觉不要太棒。
除此之外,公园在此次提升改造中还更换了部分铺装,增加了智慧公厕、空气捕蚊机系统等。
目前,公园还在进行优化完善,预计8月开园。(魏捷仪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袁弘 文/图 制图 申娟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