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80后夫妻种植多肉生“多金”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2/18 2:49:36 | 【字体:小 大】 |
开淘宝店货源在度假区朱老庄镇赵营村村口,有一座与众不同的大棚,棚内并没有种植蔬菜或是水果,而是生长着各种各样的多肉植物。在大棚里,一盆盆色彩艳丽的多肉摆放在一起,憨态可掬。往大棚深处走,精心设计的多肉微景观,让人仿佛走进了童话世界。这座大棚的主人是一对80后夫妻。丈夫赵辉非常喜欢多肉植物,开始与妻子徐彦玲经营着一家包子铺。夫妻俩原先只是单纯因为兴趣种植多肉,后来逐渐把种植多肉的兴趣爱好发展成一项事业,经过一番努力终于拥有了自己的多肉种植基地,并获得不错的收益。2015年,赵辉和徐彦玲夫妻在城区育新街经营一家包子铺,生意红火。一个偶然的机会,赵辉发现周围邻居有不少人买了多肉植物。多肉植物外观小巧精美,看起来“萌萌哒”,出于喜爱,赵辉也买了一些多肉植物回家种植。这一种便为赵辉开启了新世界的大门。“一开始,我只是在阳台上种,但后来又买了很多品种,越种越多,在阳台上种不下,就在院里种,院里种满了又搬到屋里种,再后来屋里也快放不下了。”由于赵辉的耐心和细心,他种植的多肉造型饱满、色泽透亮,有人闻讯专门找他购买。赵辉从中看到了商机,也看到了将业余爱好转变成未来事业的可能性。从2015年年底开始,他便与妻子商量将包子铺转让,把种植多肉植物作为二次创业项目,作为未来的事业一起奋斗。妻子徐彦玲的老家在赵营村,她认为多肉种植事业在农村大有可为,于是,毅然与丈夫一起返乡投身多肉种植事业。2015年年底,夫妻两人租下了赵营村村头的一片地,用大部分积蓄将它建设成多肉种植大棚,迈出了他们多肉种植的第一步。“当时心里非常期待,毕竟真的拥有了培育基地。但是光有期待没有经验是不够的,前两年我几乎没有什么收益,都是在摸索。”赵辉说,在他刚起步的两年里,因为种种原因,并没有种植出令人满意、可以售卖的多肉植物。经过不断摸索尝试,两人在培育、养护多肉植物方面的技术也逐渐成熟,慢慢地吸引了很多客户前来观赏、选购多肉植物。天有不测风云。让赵辉没有想到的是,去年8月15日的一场暴雨,淹没了他的多肉大棚,一整年的翘首期盼等来的是颗粒无收。面对挫折,赵辉开始自我怀疑:“当初义无反顾选择全身心投入多肉种植是否过于冲动?”在最困难的时候,朱老庄镇的工作人员找到两人,给予创业政策支持,并鼓励他们将特色种植坚持下去。同时,赵营村“两委”成员也积极帮助他们宣传并寻找客源。夫妻两人重拾信心,开始第三次创业。他们重建了多肉种植基地,建起微信群推广产品,还雇了几名村民在这里打工。经过一番努力,他们的多肉种植基地今年终于有了起色。“现在我们大棚有上百种多肉植物,在销售旺季,每天能有3000多元的收入,淡季每天也能收入400元左右。”徐彦玲自豪地说,“很多人都说我们是生活在花园里,非常羡慕我们。”眼下,一到节假日,赵辉的大棚里便挤满了选购多肉植物的客人。徐彦玲在微信群中每天更新多肉种植小贴士,吸引了不少多肉爱好者,消费群体也不断扩大。“经过这几年的摸索,我了解了一些多肉市场的行情,如果想要在这个行业站稳脚跟,就不能满足于现状,要不停地尝试新路子才能发展。”现在,小有收获的赵辉对多肉产业的前景充满了信心,“过几天,我们还要再建两个新棚,继续扩大种植规模。”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近年来,朱老庄镇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鼓励农民发展多肉植物种植产业,结合市场需求推行“订单多肉”种植模式,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赵辉夫妇不仅自己创业致富,还带动了当地多户村民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增收。“接下来,我们要带动周边更多的村民参与多肉种植,形成市场规模,打响品牌,让越来越多的群众通过多肉产业增收,过上更红火的日子。”赵辉说。赵辉与徐彦玲在管理多肉植物。□李政哲□聊城日报全媒体记者李政哲通讯员高倩
|
|
栏目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