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陈奕铭据河南商报报道:今年42岁的郑州市民王新利,在黄河滩区拥有一个3000多亩的水产养殖基地。今年春天,他在那里开凿了一个人工湖,水下养鱼,水上种起了蔬菜,两不耽误。
水塘两侧130多个鱼塘的“废水”经由支渠管道汇入其中,这些“废水”主要是由鱼塘内黄河鲤鱼饲养的过程中排泄形成的“富营养化水”。
这些“富营养化水”中,有大量的藻类和浮游生物。湖水下,五六万尾的鲢鱼、鳙鱼在这个长约1600米的水塘中“占地为王”,尽情享用美食。
不需要人工喂养,也很少有人“打扰”,今年7月份才“入住”的小鱼苗们,现在已经“发福”了,有三到五斤重。
除了活跃的鱼类家族,王新利还在水中投放了甲鱼、泥鳅等,“大家”相处愉快,水塘下宛如一个“动物乐园”。
人工湖开凿完毕,今年6月份,王新利在水上种起了空心菜。自制了竹筏放在水面上,空心菜苗撒上去,过个一二十天,就可以采摘了。
水塘中的水富含植物生长所需的氮、磷、钾,鱼的饲料残渣也给蔬菜提供了营养,这些空心菜在新环境里“肆意生长”。
不打农药,不用化肥,水面隔绝了病虫害,蔬菜“体质”更好了。个头大,水分足,菜秆子有人的手指头粗,捏一下“嘎嘣脆”。
空心菜吸收了营养,又净化了水质,提高了鱼的品质,一举两得。王新利说,这些蔬菜一年能给合作社带来十几万元的收益。
水面还有几个人工小岛,很多野生珍禽来湖面“游玩”,小船一划过,一群野鸭“嘎嘎”叫着满天飞。
人工湖位于王新利3000多亩水产养殖基地的中间位置,贯穿南北。和鱼打了18年交道的王新利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他的养殖合作社有200多个社员。
不过,随着鱼苗投放力度的增大,水质渐渐恶化,“水下养鱼,水上种菜”这种循环养殖方式让他“一见倾心”。
初尝“甜果”的王新利还有一个系统长远的发展规划:水塘里再种上水生韭菜、池杉,种植水生果品,让人工湖更“热闹”,将养殖基地打造成黄河滩人工湿地。记者李亚沛
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特立独行的人、与众不同的事、匪夷所思的物,如果您有新发现,就拨打河南商报记者电话告诉我们吧,或者将随手拍下的特色图片上传,并@河南商报。河南商报官方微博地址:新浪微博;腾讯微博henanshangbao。
让我们共同发现特色郑州,共同发掘人、事、物背后的独特气质、故事或者不一样的人生,您所推荐的一经选用,我们将会有稿酬奉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