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狗蛋在华南国家植物园,科普工作人员带领市民游客看树木的外观、闻花草的味道、摸叶片的纹理,随后再指导大家了解一颗种子的磅礴力量、各类植物的生存智慧,感受自然之美、生命之美……
花城的草木静默不语,却用一个又一个的品种、一树又一树的繁花、一圈又一圈的年轮,镌刻下园林人奋斗的印记。
7月11日,代表植物科学和生态科学研究国家水平的华南国家植物园揭牌一周年。一周年过去,广州与华南国家植物园科研、科普共建,强强联合,实现协同效应。
一年来,广州正牢牢把握华南国家植物园的溢出效应,推动科研成果产业化、打造人才高地以及建设“全域性植物公园”等方面再上新台阶,全力推动实现“城园融合”的美好愿景。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徐大平曾指出,迁地保护的树种、药材、花卉、园林绿化植物、农作物等,都具有巨大的潜在经济价值,将在未来支持广州、广东、大湾区生物产业的发展。
华南国家植物园致力于全球热带、亚热带地区的植物保育、科学研究和知识传播,其依托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设立,而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的植物学、生态学、农学等学科排名在全球前1%,在物种保育、科学研究、科普教育、资源利用等方面综合排名居世界前列。
2022年以来,华南国家植物园引种植物4283号,其中物种2177种、品种394个,并与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合作建设华南植物资源研发中心,按照“一中心两平台”的模式,分别成立基础研究平台与技术推广平台,功能互补、错位发展。
同时,按照“1+1+N”的模式共建南方植物种质资源库,即依托地方科研机构建设1个设施保存库,依托华南国家植物园建设1个活体植物库,联合其他在穗科研单位建设N个设施保存分库和活体植物分库。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植物研究所技术员张继方告诉记者,一年多来,双方联合赴西藏、云南等地开展植物资源科考和引种,广州市新增保育植物约2500种,并开展白云山迁地保护示范区建设、在大夫山建设全国首个榕树公园,提升广州市植物迁地保护能力和园林园艺展示水平。
“我们主要选取适应华南地区气候的特色植物,对具有应用价值的植物进行引种驯化、开发推广、繁育技术等研究。”张继方说,园区培育了国内首个野牡丹新品种“天骄”,从此打开了野牡丹新品种培育的大门,截至目前培育野牡丹新品种8个。此外,还首次突破大花荣耀木、粉花蒂牡花等繁殖难点,实现了其产业化生产。
基于现有迁地保护植物,华南国家植物园初步筛选评价出1500种具观赏、药用、水生净化美化及生态修复等功能的经济植物,并推荐给广州市进行研发和推广应用。华南国家植物园主任任海举例谈到,过去长在保护区特殊环境下、每株成本5万元的大湾区兜兰,如今降到了30元,为中国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模式。
目前,中国科学院已于2023年1月启动植物多样性与特色经济作物重点实验室建设(联合共建),华南国家植物园珍稀植物迁地保护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华南植物迁地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分别于2023年4月和7月获得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批复,积极承担国家和地方重大科技任务,在科研建设上取得了较大突破。
“这是首个华南国家植物园城园融合体系专类植物展示园、建成国内首个野牡丹科国家花卉种质资源库、建成国内首个簕杜鹃木棉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培育了国内首个野牡丹新品种、首次突破大花荣耀木、粉花蒂牡花等繁殖难点,实现了其产业化生产。”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植物研究所所长王伟自豪地说。
7月20日,首个华南国家植物园城园融合体系专类植物展示园——广州木本花卉专类植物展示园正式揭牌。
据了解,专类园建设了400平方米设施完善、功能先进的实验室,建有人工气候室、种质保存库、科研温室等设施,可系统开展植物资源评价鉴定、种质创新、分子生物学、栽培生理、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等。配套开发了“活植物管理记录系统”,实现了木本花卉植物种质资源数据化管理。
科普,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科普。既要把科普资源“请进来”,也要让科普服务“走出去”。
2023年春节期间,华南国家植物园吸引了约11万人次游客前来参观游览,是同期游客数量的“历年之最”;2023年“五一”期间,游客入园人数105932人次,同比增长47%。
“华南国家植物园从建园开始,就有在做科普的工作,而且科普的队伍也一直都有,真正专业的科普部门在八十年代初就建立起来了。”华南国家植物园园艺中心副主任吴兴介绍,依托植物学、生态学、农学的科技创新成果,在植物园里建立了科普平台和科普课程体系,创新了科普方法,探索了科研和科普系统发展的模式。
他表示,华南国家植物园的科普区别于一般的公园或是景区,最大的一个特色,跟华南国家植物园的科学研究结合非常紧密,把丰富的科研资源科普化,也叫高端科研资源科普化。
在吴兴看来,科普有两个方面的作用,“科普本身的含义叫科学普及,是科学知识的传递,这个是最基础的一个功能。其次,华南国家植物园作为国家重要生物资源的迁地保护研究机构,我们更多的是向受众传导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理念。”
夯实“硬件”、优化“软件”。多年来,华南国家植物园在科普上不断提质升级,吸引广大市民纷纷前来探秘“植物王国”,感受生物多样性之美。
于广州市民而言,这里已经成为广州独一无二的“打卡之处”,植物园不仅是生态环境的颜值担当,休闲运动、文化娱乐、生态科普……其复合功能正塑造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宏图舒展。吴兴介绍,未来,将依托华南国家植物园成立华南植物资源研发中心基础研究平台,依托广州市园科院挂牌成立华南植物资源研发中心技术推广平台,双方将共建华南植物资源研发中心,两个平台功能互补、错位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