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刑警图片4月3日午后,记者和复旦大学的师生一起乘坐大巴,一个半小时车程后,抵达浦东临港南汇嘴长长的海堤旁。一片空阔的红树林育苗基地呈现在眼前。探脚走进去,一棵棵红树苗长势喜人。虽然个头不过几十厘米,但它们又经受了一个上海冬天的考验。
引种红树林,许上海一个美丽海滨,是复旦大学教授钟扬生前的心愿。海南、福建都有美丽的红树林,目前中国最北端的红树林在浙江温州。被誉为“海岸卫士”的红树林能不能在上海扎下根?从2008年开始,钟扬带领团队开始尝试红树北移,将原本生长在热带的红树引种在上海。2011年,钟扬团队先后从福建泉州、浙江温州等地引种了10种红树植物,在临港南汇嘴的海堤内侧进行种植,经过多年培育,第三代幼苗已经茁壮成长。
为了这片红树林,钟扬曾倾注无数心血,经历多少失败、困窘和不理解。此刻,凝望着眼前还很矮小的红树苗,耳畔仿佛又响起他爽朗的笑声:“我的愿望是,50年甚至100年以后,上海的海滩也能长满繁盛的红树,人们提起上海的时候,会毫不吝啬地称其为‘美丽的海滨城市’。虽然我不一定能看到这一幕,但上海的红树林将造福子子孙孙,成为巨大的宝藏——这是我们献给未来上海的礼物。”
这是一件多么慷慨珍贵的礼物!这是一种多么绵长动人的情怀!红树是能在海水里生长的木本植物,生长缓慢,要50年才能成林。红树林具有防风消浪、促淤保滩、固岸护堤的作用,红树扎根的滩涂能够形成特殊的生态系统,养活各色底栖动物。
令人欣喜的是,引种到上海临港的红树苗,开始一点点“入乡随俗”,不断适应周围的环境,变得更加耐寒了。2017年9月,钟扬在赴民族地区出差途中遭遇车祸不幸逝世。在他离开后的一年半间,他的故事广为传播,如同一颗种子播撒四方,他的“种子精神”也深入人心,感动了无数人。
2018年5月,在浦东南汇新城镇政府、临港港城集团的支持下,占地50亩的钟扬红树林育苗基地落户临港新城。复旦大学副教授、红树林团队负责人南蓬告诉记者,2018年7月,基地分别从福建泉州、浙江温州等地进行引种。到今年3月,引种的红树成活率超过80%。不久后,它们将被移至滩涂上适应环境,最终将长成一片自然繁衍、自我更新的红树林。
走在育苗基地的泥埂上,钟扬夫人张晓艳想起,十几年前带着两个孩子来临港看新种下的红树苗,那时的钟扬兴奋地说:“一颗种子种下了,就会收获更多的种子。”如今,看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钟扬生前的事业,完成他未竟的工作,张晓艳感到欣慰:“钟扬留下的种子真的生根发芽了。不仅是红树林,最近西藏大学的高原生态学也捷报频传,他带出的学生又取得了新的科研突破,他的学生们还在持续打造一支科研团队,要用钟扬的精神培养更多的学生。”
“钟扬的精神和他种下的红树何其相似,他们都是一样扎根大地、坚韧顽强、默默奉献、不求回报、立足当下、造福未来。”在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刘承功眼中,钟扬就是一颗生命力顽强的种子,就是一株固岸护堤的红树,他始终秉持矢志不渝的初心,深深扎根祖国大地,以先锋者的姿态永远向上攀登,为国家、为未来播撒下更多的种子。
传承是最好的纪念,开创是线年复旦大学钟扬教授基金、钟扬式好党员、好老师、好团队获奖代表,钟扬先进事迹报告团成员,复旦大学师生代表,临港新城护林志愿者和关心资助钟扬红树林基地的社会各界人士一起,种下一株株红树苗。复旦大学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复旦大学书院教育实践基地同时落户红树林基地。
海边的风吹过,新种下的红树苗舒展着芽叶。“未来的上海,你不必记得,红树是因谁而落根上海,只需记取这美好的感受,感慨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这便已足够。”这是写在钟扬红树林育苗基地旁的一段话,这美好,就在眼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