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命偷腥青山绿水间,在贵州黔森中草药博览园的一块块药田里,村民们正忙着除草、平地,栽种新药材。这是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下称“经济区”)通过招商引资,落户在小碧乡猫洞村的一个乡村产业项目,也是经济区积极推进“四块地”改革,盘活利用好闲置土地发展乡村产业的一次有益探索与实践。
作为经济区唯一的乡镇,小碧乡的16个行政村伴随城镇化进程,其中15个行政村于2015年整村搬迁,村里的“四块地”(林地、耕地、宅基地、村集体建设用地)被悉数征收,受发展时间影响,部分土地成了闲置土地。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为盘活辖区内的闲置土地,有效发挥土地价值,近年来,经济区积极盘活“四块地”,建立起以经济区党工委、管委会领导班子成员抓统筹,行业部门、平台公司、乡、村抓落实的乡村振兴工作机制,大力发展乡村产业,让乡村“沉睡”的资产活起来,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振兴。
7月5日,贵州黔森中草药博览园内生机盎然,贵州黔森中草药博览园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清明一边查看药材长势,一边向记者介绍起博览园的规划。
“整个中草药博览园占地面积约1600余亩,规划设计了‘五园’‘一中心’‘一基地’‘一院’等多个功能(职能)区域。建成后,这里将成为一个集理疗、食疗、药疗、教育与咨询、实训和科普、观光休闲于一体的中医药文化展示与康养产业基地。”陈清明说。
贵州地处云贵高原,有着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湿润温暖的气候,中草药资源非常丰富,是我国四大中药材产地之一。“为了这个博览园,我们曾去过很多地方选址,最终选择了双龙。”张清明说,一方面是这里有着良好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另一方面是这里独特的交通区位优势,对企业而言,能节约运输成本。更重要的是,项目得到了经济区的全方位支持。
按照公司规划,贵州黔森中草药博览园计划每20平方米栽种一个品种,总计要种植4300种以上的贵州本土中草药,建成后将成为国内品种最多、最齐全的药用植物种植园。截至目前,药博园已栽种1700多种中药材。
“届时,我们将把药博园作为贵州乃至全国医药院校、职业院校中医药专业以及农业院校兽医专业学生的实训实习基地,也作为贵阳市乃至全省中小学生的一个科普教育基地,为人才培养提供便利。”陈清明表示,药博园预计每年接待超10万人次。
此外,为加强贵州道地良种以及珍稀濒危中药材种质资源保护,贵州黔森中草药博览园还计划在园内设立一个繁育区,进一步促进贵州中草药的可持续发展。
“中草药的集中展示以及相关知识的普及,将激发不少社会人士参与到中草药种植、采集和经营中来,进一步促进贵州中草药产业的兴旺发展。”张清明说。
贵州中草药资源丰富,尤其是一年生的中草药,如不适时采收,绝大部分都浪费了。为此,贵州黔森中草药博览园专门规划了中草药农民技能培训中心,拟分批、分期为贵州1.7万余个自然村各培养一名能掌握常用中草药种植常规技术并具备中草药识别及采收技能的人员,让他们既能充当中草药种植的指导者,又成为当地中药材收集收购人。
“我们将聘请相关专家为他们上课,教授其认识中药材、了解草药的生长规律,并学会种植、采收。”张清明说,按照一名经纪人带动10户村民计算,17000多个经纪人可带动数十万村民,预计能带动每户每年在家门口增收5000元,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此外,药博园还计划打造一个中草药繁育基地,拟选择一些市场前景好、需求量大、附加价值高的中药材品种进行繁育,再推广到贵州各地种植。张清明表示,考虑到贵州50多个县都有中草药基地,公司还计划在经济区建一个贵州药材交易中心,助力黔药出山。
在医养结合方面,贵州黔森中草药博览园计划与贵州中医药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合作,在基地内开设一个以中草药为主要特色的医院,邀请国家级名医和教授坐诊,对常见多发病进行诊治;拟打造一个中医非遗展示厅、一个农业观光园和四季果园以及十八农耕文化展示区,让前来的人们既能康养调理又能避暑。
据悉,贵州黔森中草药博览园计划投资4亿元,在3年时间内全部建成,待发展起来后,预计每年能为经济区带来超千万元的税收,同时还为猫洞村村集体经济带来每年几十万元的收益,并解决数十名村民的就业。
贵州黔森中草药博览园是经济区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振兴的一次有益探索。近年来,在经济区党工委、管委会领导班子成员抓统筹,行业部门、平台公司、乡、村抓落实之下,引进规划一个个优质乡村产业项目——
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三期预留用地竹子坳区域属于机场建设的废弃土场,今年3月,双龙产发集团农林公司通过复垦复耕建成一个350亩的大豆种植基地。如今,这块闲置土地已基本恢复为耕地,已为当地提供近2000人次的用工需求,带来近30万元的收益。
在小碧乡马寨村,一个利用当地林地建成的400亩天麻种植示范基地以及12万桶的天麻育种基地于去年建成,已为当地提供8000余人次的用工需求,带来100多万元的收益。为促进天麻产品全产业链的融合发展,经济区还计划在天麻种植示范基地周边打造天麻农耕体验、天麻采摘、天麻餐饮等服务型项目,在发展林下经济带动村集体经济壮大的同时,实现天麻种植一二三产联动。
马寨村另一个利用闲置土地建成的2500亩黄金芽奶白茶基地,目前正处于育苗阶段,预计明年就能采摘,届时将为马寨村村集体经济带来更多收益。
在小碧乡下坝村,由村集体出资3800万元入股建设的一个加油站,每年能为村里带来至少380万元的固定收益。在此基础上,下坝村还积极盘活林地,发展林下养蜂产业;拟与社会资本合作,投资2000万元打造一个集瓜果种植、农家乐等为一体的乡村农业旅游观光项目,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
一个个乡村产业不断在经济区开花结果,既盘活了“四块地”,也有效解决了乡村发展中项目建设用地指标紧缺、土地资源闲置浪费等问题,使得小碧乡的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数据显示,2023年,小碧乡的16个行政村通过盘活“四块地”,总计实现经营收入6105万余元,同比增长1.06%;16个村的村集体经济收入达50万元以上,其中村集体经济收入达500万元以上的村寨有5个。
“乡村振兴,重在久久为功。”经济区党工委书记杨仁忠表示,下一步,经济区将紧盯“清、活、管、用”四个关键,进一步梳理区域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数据,并结合土地特性及实际,分类理清土地资源利用和“四块地”盘活工作思路,明确产业发展主体,不断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同时,强化乡村振兴“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功能空间配置,实现土地高效集约利用,加快理顺行业部门、乡、平台公司权责关系,妥善解决征收拆迁等历史遗留问题,探索建立合规、有序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开发利用机制,积极引导支持经营主体与农户通过订单生产等形式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有效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此外,经济区还将紧盯“四块地”盘活和乡村产业振兴,精准制定发展支持政策,强化以政策鼓励吸引各类投资主体参与建设,把资源用起来、让资产活起来;紧跟政策导向和资金投向,立足特色资源,积极谋划观光休闲、基地种植等项目,建立起乡村振兴产业“一图三清单”,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全面振兴。
近日,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下称“经济区”)邀请贵州科学院油茶专家到罗甸县凤亭乡联明村,为当地村民开展油茶种植实用技术培训。
油茶种植是凤亭乡重点发展产业,目前已种植14000余亩,其中尤以联明村种植面积最大、最集中,全村累计种植油茶5000余亩,2023年共产油茶40万余斤,产值340万余元。
此次培训,旨在进一步提高对口协作帮扶成效,提升村民的油茶种植技能水平,促进村民增产增收,助推凤亭乡的油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罗甸县凤亭乡是经济区的联系协作帮扶乡,为帮助凤亭乡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近年来,经济区先后派出多批帮扶队员,在产业、产销、劳务、教育等方面对凤亭乡全面实施协作帮扶,逐步形成了村村结对帮扶、多领域并进的协作帮扶工作格局,在产业发展、劳务输出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让凤亭乡的产业更加兴旺、村容村貌更加靓丽、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村民收入更加稳定,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
今年以来,经济区与罗甸县凤亭乡建立了产业、产销、劳务、党建四大协作关系,截至目前,已帮助凤亭乡完成了80亩油茶项目方案编制、2.5公里产业路建设方案编制、产品销售专柜对接等方面的工作。
下一步,经济区将细致梳理凤亭乡发展需求和难题,持续深化两地在产业、产销、党建、劳务四大领域的资源有效搭接和产业协作帮扶,推动乡村振兴帮扶协作持续走深、走实,取得实效。(杨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