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红又被前婆婆告了从二十岁起,他一直在种树,中间换过几个城市却从未间断。今年植树节,他的故事被新华社关注并报道,更多人认识了种树的刘光绪,也了解了巢湖岸边连片连片的绿。在普通人看来,这无疑是职业生涯的“高光时刻”,可刘光绪却不认同。
三十多年前,种树对于刚从园林专业毕业的刘光绪来说,还只是学以致用的工作。那个时候条件较差,一群人背着铁锹步行在荒野,按照之前划定好的方位成行成列地种植。年轻的刘光绪就像“一颗螺丝钉”,哪里需要种树他就跟着大部队去哪儿。
不仅省内城市跑了个遍,远的还去过广西。种植地不同,种植的环境也不同,种植的品种更不同,在这个过程中,刘光绪会制作造林“档案”——在本子上记录每一批林的“身份信息”,精细到每一块区域、每一路,甚至每一株。
“退耕还林,这里和我之前接触过的种植环境都不一样。”刘光绪说得没错,这原是一片荒滩,2002年栽下100多万棵杨树形成了近万亩的人工速生林,在这基础上生态修复添加品种最终形成城市水网森林。“我来的那一年,整个园区栽植池杉、落羽杉、红豆杉、美国红枫等各类乔木就达到18万余株。”
也是从那个时候起,刘光绪的“办公室”就安在林子里,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上班时间要找老刘,就得到林子里去,尤其要到新栽种的林子里。
走在滨湖国家森林公园,我们的眼中是一望无际的绿,是缠绵悱恻的水系,是鸟语花香的惬意。这些景象会因一时兴起而转化成图片,永久地存放在镜头中,等到某一天回忆起再拿出来翻阅。
可对于刘光绪则不同,置身于森林,风带来的都是草木的声音。什么时间栽种、什么时间施肥、什么时间修剪,这一切刘光绪都能从植物的状态中了解。“比如梅花,冬日最佳观赏植物,公园里也种植了不少。”为了营造最佳的氛围,刘光绪会和同事在秋末初冬就开始养护作业。
年复一年做同一件事,刘光绪是懂树的,他甚至能读懂树的死亡。在万亩森林内,生长不良的树难免枯亡,处理之前,他会先剖析死亡的原因,从品种筛查到环境、后期护理,从而进一步确定这个位置日后如何栽种。
风和鸟,都会在无意中传播种子。而人的努力,会让种子落地生根。今天的滨湖国家森林公园内,生活着数百种草木,刘光绪和他的同事像照顾“孩子”一样看护。长期与这些草木作伴,不善言辞的刘光绪几乎将自己所有的表达能力都给了它们,只有在谈及种植、养护时才会有说不完的话。
每天一早,他和同事便在巡林中观察每一棵草木。有时候遇见自己亲手栽种的,他还会多停留观察一会儿。“观察形态,从设备里了解土壤湿度等数据。”与自己刚入行时相比,科技种植方式越来越普及,刘光绪会在和同事的交流中得到更多启发,年轻的护林员余超锋是刘光绪在工作中接触最多的人。
这样的安排,也算是一种传承。两个人每天搭档干着相同的工作,余超锋在耳濡目染中也希望自己能像刘光绪一样亲手栽种下更多的苗木。并见证它们长成一棵棵参天大树。刘光绪也有收获,他不认为自己是专家,他想在实践中当一名“钻”家,休息时也会抓住一些机会进一步地去学习。
“叶子一样,枝一样,但花不一样。”刘光绪常用绿梅和红梅之间的区别,来解释学习的意义。现在除了学习专业知识外,刘光绪也学习运用科技设备进行日常养护以及培育新品种。“从劳力上说,未来植树造林会比现在轻松,但随着环境多样化,也会比现在面临更多的挑战。”
再过几年,刘光绪就要退休了,届时他再也不用每日花费近两个小时在通勤上。可刘光绪说,即便以后不在这个岗位上,他还是会时常来“探望”这些树,“树的寿命比人的寿命还长,漫长的岁月里,它们需要被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