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宠贱妃为充分发挥全校教师科研创作工作的积极性,进一步增强科研创作创新意识,树立艺术特色的科研创作导向,鼓励高质量的重大科研成果脱颖而出,学校决定对2014-2015年度的126项重大研创成果予以奖励,并对其中的代表性研创成果进行表彰。在此我们特别刊出表彰的研创重大成果介绍,藉以呈现我校2014-2015年度科研创作工作的多元样貌。
许江主编,范景中著,2011年1月由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出版,2015年12月获得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
本书分上下两册,共五章。第一章“有物曰竹”此章总体勾勒了竹子在中国古典文化传统中的文化形象。第二章“竹”,此章从竹子的角度,考察了竹子在中国古代文献中知识和文化的体系。第三章“爱竹者”,此章从人的角度,考察中国古代爱竹者的历史。主要讲爱竹者的三个典范,即东晋之王子猷、北宋之文同与苏东坡。第四章“艺术”,此章以墨竹的风格史为中心,杂谈艺事。第五章“竹屋”,此章主要谈竹林之居与传统哲学、园林文化和文明传承的关联。
全书共38万字,是一部具体而微的中国文化史。通过竹文化这一载体,广泛讨论了古典文化中的问题,大而儒、释、道之哲学,次如茶道、琴棋书画、笔墨纸砚等。全书引用了大量的中外古典文献资料,既包括艺术人文方面,也包括自然科学方面。尤其与西方和日本有关的艺术、哲学、宗教、自然科学,以及历史背景等相作比较分析,析异同,辨渊源。它以“造艺的墨竹之画、记行的环竹之屋和载言的咏竹之篇”三部分合成了竹子的文化传记,从中国古典文化的各个侧面,共同谱写出中国古人的精神生活史。
该画主要是以肖像的形式表现林风眠、吴大羽、林文铮的欧洲留学生涯。画题之所以叫“桥上的风景”,重要的是关于“桥”的寓意。巴黎是当时世界艺术汇集的中心,一代先贤留学巴黎本身具有沟通中西的桥梁意义,而“桥”寓意为艺术家心灵外化的表现手段,它与艺术家的内心相关联,又与历史、现实相连接。该画的创作构思以“桥”为主题,用肖像的方式表现林风眠等三位艺术家,这对他们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地位来说,正好起了点题的作用。该画具有明显的写实主义特征,画风朴素、情感真挚。作品展示了作者肖像刻画的才能,人物既肖似对象,又具有内在的精神强度。用笔轻松自如,丰富的色层与微妙的调性推移显示了作者对于写实语汇的高超控制力。既彰显了绘画的功力,也在平和中寄托了深切的人文关怀。
《偶遇》是套组画,它从2005年直到现在,一直断断续续的进行着。这套画的题目和片段式的描述方式是从罗兰·巴特那里借来的。罗兰·巴特的《偶遇琐记》是一次旅途的记录,它文中“一切像叶子一样落下的东西”,自然、直观,有画面感,作者在此看见了文字后面的画面,同时看见一种视觉的描述方式,而这种片段式的描述方式是一种“分散的整体”,如同落叶般潇潇而下的绘画素材,不用过多的挑选,它帮助作者消解了现实主义绘画中沉重的负担。
作者这时期的画仍然带有一种叙事性的因素,目光触及之处常常是城市的边缘地带,或是那些侵满了时光苍桑的事物,因此希望通过一组组带有形象的故事,去牵引观者心中的往事情节,而这些偶遇的视像即缘于作者生活的日常状态和亲眼所见,也带有是一种追忆色彩。它们或是形象、或是光线,也可能是一种声音,它们是过去和现在的之间的媒介,既触动了记忆深处的神经,也点亮了观看的目光。
韩绪、俞佳迪领衔设计, 2014年12月获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平面设计铜奖(平面设计类最高奖)。
本项目受浙江省委宣传部、中国美术学院委托,旨在活化中国传统、重建礼仪文明、深化核心价值、蒙养全民心灵,为中国农村的视觉符号而设计,也为人民树立基本视觉价值观而设计。
浙江省农村文化礼堂的视觉符号系统设计是平面设计这一舶来品遭遇中国式家园乡愁诉求命题的“第一案”。设计团队结合当地文化提出了一整套以徐福村为例的浙江省农村文化礼堂的设计新模式。让浙江省的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围绕着“六艺思想,以礼蕰堂,立足乡土,视觉榜样”的方针执行营造,学院与政府共同谋划建立了中国式的乡土视觉系统模式,为民造福,泽披一方。
作者陈锽,2012年12月由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出版,2014年11月获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国美术奖·理论评论奖”二等奖。
帛画为中国最悠久的画种,源头可追溯到中华文明礼制与仪典的初创阶段,对帛画展开有效解读,往往也意味着接近中国古代信仰与知识系统的内核。但由于帛画本身所关联的文献匮乏,又年代久远,它也是中国古代绘画中研究难度最大的对象之一。对此,作者并未退却,而是历时十余载,围绕帛画这一主题进行不懈攻坚,最终成就了这部迄今中国仅有的、全方位探讨古代帛画的学术专著,全书550余万字,附图近800张。
全书不仅对几乎所有存世帛画进行苦读细品,阐述自己的独到见解,而且还广泛借鉴美术史以外众多学科的研究积累与研究视角,将帛画研究推进到一种新境地,发散性思维与讨论渗透全书。与此同时,著者还首次将中国帛画置于世界文明的开阔视域之中,进行跨文化思考的新探索,从而扩展了中国帛画美术研究的新领域,对完善中国美术史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作者杭间,2011年10月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14年11月获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国美术奖·理论评论奖”三等奖。
本书是作者作为首届北京国际设计三年展的总策展人,针对“设计的善意”这一主题所编集的一本个人文集。作为中国设计史研究的重要学者,作者汇总了他自2006年以来最重要的有关于设计的文章,其中既有作为教育工作者对设计教育的思考和展望,也有作为充满情怀的学者对设计本来面目的追索与探讨;既有在全球化大格局下,设计作为创意文化产业龙头的责任意识,又有回归生活本真,怀抱理想主义的设计原乡情怀。本书被评论为:当“设计”和“创意”成为时尚的时候,终于有人出来提醒“被设计”的“原罪”。从辨析Design 中译的含义到回应霍金《大设计》的思想超越,是一位艺术史学者逆流行价值的思考之作。
作者张激,2013年11月由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出版,2014年11月获得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国美术奖·理论评论奖”三等奖。
该论著针对传统艺术学对艺术治理、艺术体制和文化政策的研究滞后,选择当代由“政府、社会力量、市场”合成的艺术系统中权重一方,即主导艺术体制建设的“国家赞助人”及由其实施的国家艺术支持,开启对整个艺术治理体系的探究。论著以学术整理和系统升级为宗旨,一是引进“文化政策研究”到艺术学;二是以政策科学和文化经济学的经典理论,论证政府利用公共财政资助艺术的合理性;三是比较研究各国政府艺术资助模式和制度,发掘最优化的“制度设计”来应对现行政治语境和经济形势出现的变迁,如附录中的《2012,当艺术遭遇经济危机》。
本课题着力研究线上线下、产业整合的创新机制,整合优势力量攻关创意设计智能化定制的基础技术,搭建服务于定制创意设计和线上线下整合的系统,并将此系统应用于艺术品、设计产品的定制化研发和创意人才的汇聚。
课题包括“一模式、一系统、一应用”三方面的研究内容。具体内容如下:1、 定制创意设计线上线下整合模式研究。面向定制设计服务的线上线下的整合研究,一要梳理线上线下各个环节如何整合的机制,二要研究线上线下整合营销对于定制设计的影响。2、创意设计产品定制化服务原型系统研发。面向线上创意设计定制诉求,提出一套贯穿需求定位、课题管理、设计优化、产品制造、营销管理等创意设计全程定制化的可视化交互体系。为现实预期目标,需要完成线上可视化定制设计和基于线上线下整合的创意匹配两项研发工作。3、与线上相结合的线下创意设计定制产品服务应用。此任务包含生活类产品线下定制服务应用和艺术衍生品线下定制服务应用。
本课题以欧美近现代艺术史学思想和学术研究方法为研究主题,选取十八世纪中期至二十世纪中晚期现代艺术史学科发展进程中的一些代表性艺术史学者的论著和学术思想为对象,结合学术语境关联和学脉梳理,勾画和阐述艺术史的形式与风格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脉络,其中所蕴含的人文和批判维度,以及所经历的当代变革。所涉欧洲传统艺术史学者主要有:温克尔曼、赫尔德、佛里德里希?斯莱格尔、歌德、沃尔夫林、潘诺夫斯基、德沃夏克、泽德迈尔和奥托?帕赫特等;二十世纪早期的美国艺术史学者有:马昆德、查尔斯?默瑞、金斯利?波特、保罗?萨茨等;同时,本课题也结合二十世纪中晚期以来,欧美学界围绕传统形式和风格理论的讨论,对迈耶?夏皮罗、阿诺德?豪泽尔、阿克曼、戈德曼、库布勒、贡布里希、索尔德兰德、阿尔珀斯等学者的风格理论进行分析和阐释;对当代艺术史中的形式和风格理论的新形态,包括托马斯?德-科斯塔?考夫曼、克里斯多弗?沃德、亚历山大?奈格尔、迈克?柯勒、阿丽娜?佩尼以及戴维?萨默斯等学者的跨学科和跨文化的形式与风格的视野进行专门论述;研究者尝试的是在学术思想史的探讨中,来形成对西方近现代艺术史学中的表现传统的认识。因此,本课题也是对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系统译介和研究西方经典艺术史学著述的一种反思和回应。
媒介与观念是20世纪艺术史中一个引人瞩目的问题。在过去的一百余年中,世界范围内的现代艺术史充满了各种探索,并以实验的形式揭开了一页又一页新篇章。艺术家若想将思考与想象转化为视觉形式,就需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种类型的材料与媒介,并发展出新的技艺。新的媒介和材料不断激发出新的激情、新的表现和新的力量,继而引发新的观念。“媒介与观念”已经成为理解现代艺术、解决艺术自身问题的切入点。它和20世纪人类心性的变化紧密相连,并与艺术形式的生成与转变方式息息相关:一方面是层出不穷的“现代艺术运动”,另一方面则是以架上画为代表的“传统”形式的延续,然而,隐藏在媒介多元化及其与科学技术紧密结合背后的则是观念对艺术发展的影响。本课题希望对此有所揭示,并为今天的艺术创作和文化批评带来启示。
本课题研究是将搜集的中西史料集结为一部近100万字的史料汇编,预计于2017年出版。成果将按史料的来源分为六编:档案、方志笔记、画史画论、书信、传记、西文史料,涵盖了明清中西交流史研究的各类原始文献,既是课题研究的参考,也将为这一领域未来的研究提供可靠的原始资料。课题的研究内容分别为“明清之际的西画东传”、“传教士与早期汉学的图像志”、“清宫洋风画的兴起”、“17-18世纪欧洲美术与中国风”、“18-19世纪的全球贸易与图画生产”五部分。其中部分成果已撰写成论文《明末清初文人山水画中的西洋影响》、《从钦天监到如意馆——再论清宫洋风画的兴起》,发表于《文艺研究》2014年第8期和《新美术》2016年第3期。上述研究在范围与方法上突破了传统美术史的领域,尝试在文化交流与共生关系中揭示美术的变迁,为理解中国传统绘画形态的转变构建更为广阔的文化背景。同时,本课题的研究成果除了具有美术史意义外,也有更广泛社会史与文化史价值。除了对图像形式与风格的考察,试图通过图像的交流、变化、生产、传播,呈现17-19世纪诞生的全球化的社会与文化形态,这正是我们所处时代的雏形,为我们理解当下文化形态提供新的角度和参考。
该课题先期进行文献调研、定点定人访问考察调研和网上群落调研,中期分别在2016年6月和11月分别召开了不同范围的国际研讨会,目前正在整理报告和汇编论文集,进行比较研究以完成课题论文。
溯源学科交叉理论的研究由来已久,但是近代设计学的建立并与其他学的交叉可以说是覆盖面最大、引领性最强的。如果说早期的包豪斯设计促进了工业与艺术的桥接,MIT模糊了艺术与科学技术的界限而给我们带来艺术与科技的合力,那么,在进入知识经济时代,设计驱动创新的模式将使设计走入市场、技术引领产品研发,让设计变得更有意义和具有更大的社会推动价值。课题通过走访了解美国、日本、韩国、法国、英国、德国、中国等国内外共35所高校和15家企业,发现主要创新产业国家都在不同程度进行着跨界、跨学科的实践。尤其是在6月的研讨会和11月的国际论坛上更是得到了热烈的反响,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该选题研究非常必要。高校与社会、市场与需求的结合迫在眉睫,高校教育还肩负着为未来社会培养人才的重任。因此,构建一个跨学科、跨行业、跨国家的合作模式引入教学至关重要,我们可以称这种模式为政、产、学、研、媒、用、金为一体。
20世纪德国设计作为设计形成的重要阶段,其史学研究在国外不胜枚举,每一本设计史都无法跳过这一章。直到近几年,才陆续出现偏重于设计与工业、经济等社会学角度的研究。此外,国外设计史的研究也很少与我国现当代的设计制造模式进行对比研究,如设计人员与设计机构的合作模式、设计机构与制造机构的合作模式等。目前我国将制造业转型的重点放在了设计制造新模式的探索上,该课题正是这一时代需求下的必然产物。该课题旨在对文创制造设计中心等模式创新,对我国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制造业转型起到一定的参考意义。
本研究通过挖掘设计和制造的具体历史,来展示设计观念与生产背后的社会学内涵。因此要研究的不仅包括设计师和制造商的互动历史,还要深挖设计师的设计思维是如何与使用者、制造者进行互动的。研究要从使用者、设计者、制造者等不同角度来发掘设计制造的发展动力。
本课题针对工艺重构和提炼的重要思路展开,通过竹工艺案例,纵向深入、以小见大,研究一个可以以点带面的社会创新问题。课题将考察国际国内竹资源分布与产业分布,研究竹的价值挖掘与保护性开发。通过现代设计对传统竹手艺进行创新活化,通过文化杠杆撬动以竹为代表的传统问题,从而被当代市场接受。主要研究包括:竹材料的应用调研(从传统到现代)、竹产业的发展要点(材料、工艺、技术、商业)、竹创新点挖掘、手工艺与竹的创新设计实验、系统化的主题策展、手工艺活化为目标的设计产业化商业模式。
本课题依托青年人才的跨界协同合作,将文化技艺资源优化重组,整合各学科力量提升产品附加值,形成创新资源整合的新概念。课题在传统中寻根,挖掘其文化价值,在新的全球竞争中发展大国的文化影响力。这是依托文化创意产业新型手工艺的活化方式和传统文化的保护方法,具有现实的社会效益。
本课题一方面从宏观上考察艺术科学的整体面貌,另一方面以个体艺术史家为单位从微观上观照艺术科学的局部细节,并结合当时频繁被讨论的理论问题和实际研究建构起艺术科学语境中的多维形状。
作为现代大学学科的艺术史发轫于19世纪的德语世界,并在20世纪初建立起成熟体系,德语学术界更多地选择使用“艺术科学”[Kunstwissenschaft]一词来指代这一学科。因此,活跃于这段时期内的艺术科学对于了解艺术史本身的发展及其所关心的核心问题而言都至关重要。挖掘之前没有被人重视的具体材料和具体问题,以往国内外对此问题的研究还仅仅限于思想探讨,那些学者也承认自己刻意回避了某些具体实际问题,而只谈其理论。但对于艺术科学的研究是一个无法脱离实践空谈理论的领域,所以本课题还希图通过对艺术史家具体解决某个问题的方法和手段的观察展现他的治学观念,因此必须紧扣他在艺术科学体系中所受教育的具体细节,而这恰恰是以往研究忽略的地方。此外,本课题最为关注的是从学术传统和文化渊源的上下文中来把握艺术科学的产生与发展。
近年以来,有关中国设计史的研究得到了长足的讨论与发展,越来越多有关中国设计史的书籍面世,甚已与原来的中国工艺美术史研究形成了和而不同的局势。中国得借其自古至今优良的记录传统,有着浩如烟海的文献资料及数量巨大的文物遗存,让我们能有机会借此对中国古代的工匠以及设计师记录进行观照。如今的中国设计史与工艺美术史研究便得益自对这些丰富资料及文物的支持而得以不断向前迈进。纵观中国有关古代工匠与设计师的记录资料,较任何其他民族更为丰富,而对中国的智哲名匠进行探讨便由此而起。“名匠”的概念在明代发生,到了清代则对设计师的形象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相关的传记资料整理则可从清人阮元的《畴人传》开始得到过渡与确立,至民国初年中国营造学社所编辑的《哲匠录》中得到了扩展与升华。至此,作为“哲匠”的中国设计师在文献乃至观念上得以树立,并且奠定了今天对中国古代设计师社会形象的研究基础。通过分析中国有关“哲匠”的记录与研究,可以一探这一概念形成的背景,以利于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中国设计史中的“设计师”角色及其思想与地位等问题的重要性。
2014年11月,中国美术学院接受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委托,承担为60位劳模画像的“时代领跑者”创作工程任务。该项目被列入中国文联2014年“中国梦”主题创作重点支持项目。在以中国美院院长许江为领军人物的创作团队中,集结了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王赞、油画系主任杨参军、油画系副主任孙景刚、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吴宪生教授、第十二届全国美展金奖获得者何红舟等,以及一大批中国美术学院的中青年创作骨干,组建五个创作团队分别合作完成。创作工程于4月完成,共创作5幅巨幅画作,其中2m×8m油画3幅,2m×8m国画1幅和2m×16m国画1幅,60位劳模依次出现在五幅画作中,所绘人物与真人同比等高,神形兼备地展现了顽强拼搏、自强不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劳模风采。
2014年4月27日至5月6日,该创作工程作品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中国国家博物馆决定出资收藏,并在中厅永久展陈。
2014年9月20日至10月20日,大型油画展“我们在绘画中——中国油画国美之路”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展出。展览直面当代绘画的危机与根本问题,并在一个技术图像日益增殖、新兴媒体不断翻新的时代里,强调“我们在绘画中”,试图用“以身体之,感同身受”的绘画经验,来唤醒我们这个时代日渐式微的感受力。展览系统梳理了中国美术学院86年来油画发展的历程,深入挖掘林风眠、吴大羽以来的油画创作、研究与教学的历史,重新回溯和彰显出一条中国油画的国美道路。此次展览共展出140余位艺术家的300余幅作品,是中国美术学院建校86周年以来首次全面的油画回顾展。“中国油画国美之路”分为“担当”、“先锋”、“创格”、“体象”、“传习”五个板块,五个板块互为语境、各自展开,共同呈现出国美油画的不同面向。作为文献补充,展览还专设特别板块传习篇和纪事篇,并在画册中完整呈现。
展览同时,还举办了国内首次针对油画本体语言及其媒介和历史场域延展的国际论坛研讨。学术讨论分为四个专场分别在浙江美术馆和中国美术学院举办,邀请逾30位国内外重要的油画家及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讨论油画的实践、视域和危机。
“天地绘心——中国画学国美之路”大型学术展于2015年11月26日至12月19日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展出。展览分为“立心”、“继学”、“拓疆”、“增峰”四个篇章,全面展现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教学与创作87年历史进程中的学脉传承、教学实践、画学思想,呈现一条清晰的中国画学发展的国美之路。展览共展出曾在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任教过的100余位教师的精彩画作、画学著述以及珍贵的文字手稿,共200余件作品,如此完备详实的展现中国画系建系八十七年来的悠久历史与学脉传承,在中国美术学院历史上尚属首次。展览梳理了二十世纪中国近现代美术史发展的经典脉络,呈现中国画创作中最为经典的视觉艺术,是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学成就的一次亮相。
在举办展览的同时,还召开了系列学术研讨会,出版《天地绘心》系列丛书。丛书围绕着中国美术学院“国美之路”的学术主题层层推进,综合东方的文化哲思与当代艺术观念,展现中国画系传统与现代的国际文化场域。丛书共分六册,分别是《立心》、《继学》、《拓疆》、《增峰》、《教师课徒集》、《教师写生集》。
由中国美术学院主办,2014年10月16日至20日在杭州白马湖创意城举行,展区共10000㎡,以“西湖创意 ? 杭州品质 ? 浙江智造 ? 东方生活”为主题,分为城乡营造“最家园”、产品研发“最生活”、敦品创造“最品牌”、名师集群“最引领”、设计大赛“最实验”、新锐设计“最活力”、文创设计“最风暴”论坛、艺术设计“最工坊”体验区等六大展区、一个论坛、一个工坊体验区,展出以“美丽城乡、美丽生活”、“未来生活智造”、“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人文生活”和“界”为主题的创意产品近3000件,呈现中国美术学院以东方设计学精神为引导的艺术、科技、经济和产业协同创新的社会实验成果。本次展览系第七届中国(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的重要展览,李强省长、副省长分别于10月16日、10月17日参观展览。
2014年最设计展是在中国美术学院与杭州市政府共同发起的杭州文博会的基础上,深化中国美术学院和杭州市政府的战略合作,推动杭州文创产业发展的举措;是中国美术学院设计学科的成果转化平台,集中展示中国美术学院设计学科的研究与创作成果,并积极推动成果与市场的对接转化。
由杭州市政府、中国美术学院联合主办的“作为启蒙的设计——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包豪斯藏品展”于2014年9月28日至11月8日在国家博物馆展出,是继2011年“启蒙的艺术”展之后又一重要力作。包豪斯(Bauhaus),被誉为“欧洲发挥创造力的中心”,它“不仅仅是一个学校,也是一个公社,一项精神运动,各种艺术形式的改革运动,一个哲学核心。”
作为设计的启蒙,包豪斯是现代设计之源,今天所有现代建筑、设计和艺术的教科书都是从包豪斯讲起的。作为启蒙的设计,包豪斯对于当代的启示辐射到艺术、设计、教育、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折射出现代生活方式的诞生。
展览藏品来自于杭州市政府引进的“以包豪斯为核心的西方近现代设计史系统收藏”。本次展览是这一亚洲最大的包豪斯收藏落户在中国美术学院后最大规模的集中展示。展出作品约300件,囊括了最杰出的现代主义设计大师的设计,如沃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 Gropius),马塞尔?布劳耶(Macel Breuer),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De Rho),瓦西里?康定斯基(Wassily Kandinsky)等大师的作品,其中不乏经典设计的手工原型。
展览围绕包豪斯理想在艺术、设计、教育、生产和生活五方面的“启蒙”来展开,揭示了包豪斯对于社会更新的宏伟蓝图。观众还可以现场免费领取包豪斯趣味故事册,观看动画影片及多媒体装置来了解更多包豪斯的相关历史。
2014年6月,由浙江省住建厅牵头,联合中国美院建筑学院和杭州市富阳区政府在富阳洞桥镇试点美丽宜居村庄建设。文村作为先行启动区,由我院建筑学院院长王澍教授主持设计。文村“浙派民居”打破了兵列式的农居点布局,以村庄自然风貌、地形结构为依托,将房屋与村庄肌理有机结合,形成生长的、延续的村庄发展模式,注重打造户与户守望相助、前后呼应的邻里环境。在王澍看来,未来的乡村,其实是一种“隐形城市化”的状态,有生态的环境,有传统的历史,有现代化的生活。2016年10月7日,央视13套《新闻直播间》栏目,聚焦洞桥镇文村省级美丽宜居村庄综合试点项目,播出了对王澍的专访《让中国山水意境重返乡村》。
目前,24户新农居的建设主体工程已完工。建筑与环境的和谐,既需要民族的审美,也需要时代的创新和表达,二者是不冲突的。在富阳美丽宜居村庄建设推进中,能把这么多连片的古民居完好地保存下来,又混合以有文脉传承的新创造,将为浙江乃至全国地域建筑文化特征的重塑带来不可估量的研究示范价值,也为保持地域乡愁的新型在地城市化做出了突破性的探索。
2016年1月28日,浙江省发改委发布第二批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本次全省共42个小镇入围。中国美术学院与浙江音乐学院、西湖区人民政府共同创建的艺创小镇成功入选。
艺创小镇地处西湖区之江板块核心地带,规划面积 3.5平方公里,建设用地1733.5亩。小镇以“艺术+”为核心,联动艺术和科学两大创新力量,围绕象山、龙山、狮山三座山体,依托中国美术学院、浙江音乐学院、西湖大学(筹)三所高校,通过“美育塑造”、“文创智造”和“生态织造”三种策略,构建“全球最大的艺术教育社区、全国最强的文创设计航母、全民共享的艺术生活家园”三大目标,打造一个以“总体公园”为风貌、以“总体众创”为内核的新文化江南名镇。
将区域中分散的大大小小绿地进行公园化和系统化,以环境的生态构成和形态为原则对城市空间进行全面控制和组织,把生态环境凝造为城市生活空间的组织结构,反向控制城市功能布局和产业分布,将“单体公园”转型为“总体公园”。同时,将城镇当中的所有公共空间都转换为众创空间,使创造性空间遍布整个城镇,使创新能量渗入城市肌理,将“单一建筑体的众创空间”升级为“总体众创空间”,将“创意园区”转型为“众创城镇”。
艺创小镇的规划力求完成一次文化产业创新与城乡营造转型的综合试验。通过规划,以文化振兴带动城市更新,整合、激活现有资源,以织造提升规划,将生态、生活、生产的全方位需求渗透到城市肌理之中,形成多重适应性的网络系统,并最终形成一个生态、产业、文化、生活交织相融的新文化江南名镇。
2015年10月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成功获评全国重点美术馆。本次“全国重点美术馆评估”工作于2014年11月由文化部组织开展,并于2015年上半年完成了申报工作。全国多家美术馆向重点美术馆评估工作办公室报送了申报材料,其中15家美术馆通过初审获得了复评资格。经过实地考察调研、复审并提出建议名单,报送审核、文化部审批和向社会公布等一系列严谨的工作流程之后,共有4家美术馆成功获评。
现场评审中,由文化部派出的专家小组对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进行了各种细致、严格的检查,对美术馆的综合管理、建筑与环境、藏品资源、展览与社会影响、公共教育和公共文化服务等都给予充分肯定,同时,本着以评促建的态度,专家们也指出了部分需要改进的工作。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是在1928年创院时期展览馆的基础上重建而成。自2003年重新开放以来,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期。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致力于打造社会美育高地和公共文化服务高地,实现“双高并进”;既要发展传统,又要发掘当下,目标“双管齐下”;既要放眼国际,又要立足本土,追求“双轮驱动”。它是中国美术学院建设世界一流特色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美术学院特色视觉艺术学科群教学研创成果的展示平台,是新时期全面推进社会美育的重要阵地,担当着核心价值观的视觉传播、推动当代中国文化艺术发展的责任。
中国美院民艺博物馆开馆展“天工开物——江南乡村工艺的世界”于2015年9月20日开幕。本次开馆展设“百椅百态”、“日用即道”、“格物之知”三大板块,展出江南民间坐具百把、窗格百扇、器具百尊,以此展现江南乡村工艺的世界。在中国美院民艺馆展出的坐具、窗格和器物,以及大量的皮影、民间陶瓷器、糕模、工具等,所营造的正是一个江南生活的历史片段,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有生活感情的江南乡村工艺世界。另外,开馆展还推出常设展“光影世象——中国美术学院藏皮影展”。结合展览,还在杭州举办了以“民艺,一种可能生活”为主题的研讨会,对如何将现代生活中即将消失的本民族文化转变为可发展的文化资源,面对全球化,利用本土化的优势取得竞争力奠定文化身份等议题进行深入探讨。
中国美院民间艺术博物馆坐落于象山校区,由日本著名建筑师隈研吾设计。它以中国传统物质文化、设计思想为收藏、展示和研究对象,致力于中国手工艺文化的承继、活化和再生,在全球语境中,重建东方设计学体系和文化生产系统,以此滋养当代中国人的生活,传播中国美学价值和文化精神。民艺博物馆集收藏、展示、研究、教学、传习于一体,面向校内外、国内外开展研究、展示传统生活之美,为现代手工艺术的发展和传统文化的活化提供知识源泉。
2015年 4月27日上午,随着第十届中国(义乌)文化产品交易会开幕,“最设计·中国美院”馆也正式亮相义乌。此次展览以公共艺术“最东方”、动漫影视“最梦想”、创意设计“最升级”、艺术生活“最品牌”四个展区,全面展现中国美院的文创设计力量,传达以跨界协同开展社会实践,以设计创意引导转型升级,以东方智慧优化国人生活的理念,提供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的实践示范,面向社会推进创意设计与成果转化。
10月15日—19日,第九届中国(杭州)文化创意博览会于在杭州滨江白马湖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最设计?中国美院”馆同时亮相。此次展览秉承“西湖创意?杭州品质?浙江智造?东方生活”的核心理念,以“创意西湖、品质东方”为主题,以“一心六区一坊一会”为展览格局,倾力呈现全新的文创设计盛宴。“一心”即“西湖衍生品展区”,展出展品包括:《寻迹》茶台、《西湖十景》立体书、《西湖十景》变色杯等;“六区”包括传媒动画展区、城乡营造展区、中德设计展区、设计时尚展区、手工艺展区、国际大赛展区;“一坊”即创意互动坊,观众在志愿者引导下,进行DIY劳作以及多种形式与艺术家现场互动、咨询活动;“一会”即创意与产业对接会,在知识产权法规保障的语境下,创意作品与产业对接,全面展开线上交易、现场拍卖等。
“丝路?思路:2015年克孜尔石窟壁画国际学术研讨会”由中国美术学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委宣传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局、浙江省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办,这是百年来第一次完全由中国主办关于龟兹学研究涵盖艺术史、艺术实践理论、考古和丝绸之路沿线文化等领域的大型国际学术研讨会。
该活动顺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方针,本着提升丝路文化艺术的建设与传播而组织召开,是一次关于新疆克孜尔石窟壁画、古迹保护与修复、佛教艺术研究等方面内容的国际学术研讨会。研讨会分为五个板块:一、丝绸之路主题:丝绸之路与佛教艺术传播、龟兹人文地理、龟兹民俗艺术;二、克孜尔石窟壁画考古与艺术研究主题:考古、材料、艺术创造和技法;三、克孜尔石窟壁画与欧亚国家文化艺术互动主题:印度文化、希腊-罗马文化、波斯文化、中原文化;四、克孜尔壁画海外流失部分研究主题:德国柏林亚洲艺术馆、美国国家画廊赛克洛艺术博物馆、大英博物馆等;五、古代壁画的保护与修复主题。来自11个国家和地区的著名专家、学者共100余人参加会议,大家从多学科、多角度对包括克孜尔石窟在内的龟兹石窟,以及丝绸之路历史、文化、艺术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和探讨。此次研讨会是中国境内举行的最具规模的一次关于克孜尔石窟壁画及相关文化的国际学术研讨会。
2015年11月7日至11月19日,“炼金铸身”——2015杭州当代国际首饰与金属艺术展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本次展览邀请了“一带一路”沿线所知名高校的教育家、艺术家和学者参展。围绕首饰和金属艺术的艺术观念、新材料、身体和空间之间的联系与对话进行开展,探讨了当代首饰与金属艺术从“炼金”到“铸身”,从材料美学到观念艺术,从空间造型到身体语言之间转变。展览从根本上思考和解读首饰艺术在国际、国内不同的范畴,探索首饰艺术的在新技术时代下,艺术家如何面对和消除在艺术和手工艺之间的界域,同时,在当代的语境中,首饰艺术家们通过自己跳跃的思维和精细的技艺,在长久的对于各类金属材料提炼的过程中,进行语言的对话,探索各种材料的特性和工艺,将日常中的质朴之物进行艺术语言的嬗变。
展览注重引入国际当代首饰艺术家和金属艺术家的参与,同时,也注重对于国内首饰艺术新生态的青年艺术家孵化,形成了成熟的当代首饰艺术圈的交流平台并且重视对于新锐首饰艺术家的培养;搭建了独一无二的国内外艺术首饰交流平台,打造具备国际手工艺术创作最高的理论水平的学术研讨,促进了首饰与金属艺术整体学科的发展。
中国设计智造大奖是2015年创立的当代创新设计评价、推广与合作平台,大奖以“时代智识、生活智慧、设计智造、东方智性”为核心价值观,倡导设计回归“智造”本源,是一个重塑当代设计标准的国际工业设计奖项,是一个艺术、科技与商业的跨界创新全球竞赛,是一个创意转向财富与未来的实体创新加速器。大奖由中国美术学院主办,中国国际智造大奖组委会承办,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协办,以浙江省人民政府为项目支持,联合国际一流的设计院校、设计组织、企业单位、创投金融、媒体传播等合作伙伴共同打造。
首届中国设计智造大奖已顺利完成举办,该次大奖以百年设计名奖为目标,以国际化为推广策略,以第三方独立机构(浙江现代智造促进中心)为运营策略,以期“集大成智慧,塑智造未来”。
首届大奖共征集作品2511件,涵盖家电、电子产品、装备、机器人等诸多领域,其中TOP100获奖作品,30%来自国外,28%来自浙江省内,42%来自国内其他省份,形成了良性竞争的发展格局。
第二届大奖现已邀请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52位国内外专家加入工作,连同首届大奖,目前大奖已建立起涵盖20余个国家和地区,近100位专家组成的国际一流专家库。
全书共4册,第一册《这一代》,写出了20世纪50年代出生的一代人的历史经验和人生感喟,呈现了一代人的记忆和存在之命运。第二册《体象》,从艺术创作的经验出发讨论了当代绘画所面临的挑战。第三册《诗心》,从艺术家的角度记述了作者对中国文学和艺术之诗意传统的把握。第四册《葵园》,汇集了作者近年来在创作“葵园”系列作品时的札记。这些创作手札不仅呈现出艺术家的观物方式、绘画心得,而且讲述了一代人的故事,一个从断裂中再次更生,从历史中获得拯救的故事。这浴火重生的一代,他们犹如荒原上的老葵,经历了革命的狂热和后革命的幻灭,又亲历了中国历史上最迅疾的思想变革与社会变迁,如何在创作经验中安身立命。本书不仅呈现了一个著名画家的艺术理论、绘画心得,更重要的是通过讲述“50后”一代人的故事,呈现了这一代“具有向日葵记忆”的人,在经历了革命的狂热和后革命的幻灭,又亲历了中国历史上最迅疾的思想变革与社会变迁之后,是如何在艺术创作中安身立命的。
本著作收录了四组文章,按照我国现行的一级学科分类,它们可归入“艺术学理论”范畴。作者全程参与了我国艺术门类独立和艺术硕士[MFA]学位建设的论证与设置工作,第一组五篇文字产生于这个过程前后,主要论述了艺术对创造性思维的塑造作用,以及学科建设的相关问题。第二组论文针对艺术史的发展而涉及艺术对世界的建构性话题,兼论中国美术史研究中的某些理论问题。第三组文稿探讨艺术管理、美术博物馆学和创意文化方面的学术问题。最后四篇长论概述国外艺术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它们原为教育部《国外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报告》而撰。这组文章论及艺术的各个门类的理论探索,从形式上看,最符合“艺术学理论”的性质。在艺术学科中设置“艺术学理论”是我国的特色。从理论上说,该一级学科旨在归纳、演绎出普适于所有艺术类别的原理。艺术研究不同于哲学玄思,其理论必须源于或落实于对具体艺术类别,乃至个别艺术作品的体悟,因而没有一种悬空的艺术理论可以进入形而上学的空间而涵盖一切艺术类型。本书还收录了几篇有关观念史、艺术管理、创意文化方面的理论思考文字。如果本书能引发读者对“艺术学理论”研究难点的思考,那即达到了本书出版的目的。
简单的说,此书就像一部剧本。但构成的情节却不是一些故事片断,而是真实的历史细节;靠着时间的维度,这些细节建构情节,贯穿为剧本。本书讨论的时段虽然只有1620-1640年的二十年,但这一折不长的戏剧,却正是中国版画史上最精彩的表演。
细节考证构成了本书,但却并非对琐碎问题进行琐碎的考证,而是把所有的考证都向一个重大的问题集中,这就是明末版画的一般风格问题,它由此也间接触及了明末绘画的一般风格。而这个给传统史学家一向珍视的中心问题,当今却被人们以各种各样的名义推出了版画史和绘画史。本书所论述的几个方面,例如,时尚、技术和社会竞争等因素,画家、刻工和出版家等角色,都是紧紧围绕着风格问题旋转。
过去研究版画史,多关注静态的作品,我们却更愿意立足于“创作”这一含有动态的版画生产过程。若非统观“创作”,仅仅面对作品,刻书家只可能隐于背后;细考创作过程,则刻书家、画师、刻工纷纷登场,各自的地位和作用显露无遗。本书从明末湖州刻书的一系列个案出发,在宏观研究社会经济背景的基础上,进一步扭住微观的艺术和技术层面,提供便于触摸的细节证据,从而使刻书家在明末版画创作中的角色更加凸现出来。其目的则是,找出刻书家的实践与明末版画风格演进之间的关系。这是作者十五年来随业师范景中教授从事版画史研究的最主要心得,也是希望读者在阅读本书时特别留意之处。
该书考察了新世纪第一个十年里在中国发生的艺术现象与问题。该书描述并分析了随着改革开放,艺术生态和艺术自身的变化。基于上个世纪80年代思想解放和90年代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艺术不仅在观念、语言和风格样式上有了丰富的变化,且新的艺术系统的出现业已成为艺术发展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样的历史叙述没有囿于单一的艺术语言、风格和形式的分析,作者采用了新的艺术史方法,将艺术与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的变迁结合起来,使得读者可以从艺术史的描述中看到艺术与社会之间的结构关系。该书是作者《中国现代艺术史:1979-1989》和《中国当代艺术史:1990-1999》两本十年艺术史研究著作之后的第三本十年艺术史写作,因而非常富于逻辑地呼应了艺术史书写的历史连贯性,在“思想解放”(80年代)和“国际接轨”(90年代)之后提出了“艺术制度的改变”(新世纪)的历史判断,使得艺术史的书写具有坚实的历史基础——艺术史首先是历史。
该书研究的对象是刚刚发生过的当代艺术,所以很自然地成为受到艺术界和关心当代艺术的读者关注的畅销书;新史学对史学领域已经有了多年的影响,该书正好可以是艺术史学领域有关如何书写当代艺术史问题的研究范例。
《如画观法》与其余两本书《模山范水》、《自然图解》,合为“故园三望”,是一个系列,是对作者有关于当代中国本土建筑学探索的一条脉络,也是相关教学研究的核心。这三本书分别从“观想方式”、“模式语言”、“几何形式”三个方面对中国本土建筑学的思想方法与形式语言的重建提出了一种新的可能。
“为了一种曾经被贬义的世界的呈现”,这是王澍老师对此书的寄语。《如画观法》首先是一个价值观的重新讨论,是对什么是“中国建筑”的重新讨论。然而讨论的方式是轻松的,视觉化的,设计性的。
“观法”一词,受教于王澍老师的一次言传。“观想方式”是此书讨论的重点。世界的不同,首先是“观想方式”的差别,如何重拾一种属于我们自己画意的观想方式,即是一种差异与态度的确立,才有一种建筑学的开始。看的不同,即是想的不同,才有叙事与构造的不同。
设计案例化,是本书的态度。中国的东西一定要说清楚,一定也能说清楚,说过了也不能怕,视觉化的东西不比言论,他特别具体,甚至尖锐,他更希望得到批评。以设计案例的呈现,也正是想说明:中国本土建筑设计,是可传可授的。
评弹乃评话与弹词两种曲艺之合称,作为明清以来流行于江南一隅的特殊曲种,在数百年的历史变迁中,其与江南社会的繁兴始终。那些“背包囊、走官塘”的艺人们在游走于水网密布的江南市镇时,既见证了中国民间社会的俗习衍化,也见识了江湖与庙堂之间休戚与共、龌齪牴牾的生动时态。因之与生俱来的娱民与教化功能,预示着评弹自生发伊始,即将遭到国家的吸纳、整饬,而或改良。
1949年是为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之大转折时期,无论从社会结构、意识形态,抑或文化体认诸方面,皆有翻天覆地之变化。在这场新旧更始、破立迭交的变革中,新体制与旧文艺如何把握彼此的进退、完成双方的调适?在这种近乎涅槃的适应过程中,评弹艺人们何以会舍弃标识文化身份的神衹,更换长期以来用以定位身体符号的行头,乃至修改已谙习百年的技艺?同时,这场体制与文化的双向调适反作用于艺术,以及艺术根生的社会,使两者焕然出了何种形态?凡此种种,皆是本书尝试应答与考量的旨趣。
评弹乃为全书情怀历史、反映社会、体验文化的抓手,通过对这一独具区域特征的艺术形式进行微观讨论,牵引出对家国命运的宏观思考,是而实现本书钩沉史阙、探幽发微之文本功能。
此文触及中西印三者的宗教与哲学的核心问题,尤其西方思想如何从本体论再出发的根本大题,然后涉入东方上乘哲学,即道学与梵学对存在界的洞见。为什么“在者”在,而“无”反而不在?出于对传统形而上学之深刻的不满,海德格尔对存在发起彻底的追问。故此,对“无”的长久运思也成了他毕其一生之志业。而这种运思方向亦使其有了与古典时代强调体悟的东方圣哲握手言欢的可能。但他自身所努力营建的形上学体系仍留有不少的模糊地带,故本文藉其所展开的视野,与印度的《奥义书》和老子做个比较,发现“无”成了他们共同的存在图景。
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学院共同主办的“东方葵:许江艺术展”于2014年9月28日至11月15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此次展览是许江近十年创作生涯的集中展示,共展出以“葵园”为主题的大型油画作品五十余幅、系列水彩作品百余幅,以及一系列大型雕塑作品。该展览依照中国艺术传统的观物方式,分为四个主题板块:“重屏-东方葵”、“层览-葵平线”、“综观-花万果”以及“俯仰-共生”。其中,“重屏”部分以最新创作的大型油画作品《东方葵》系列,呈现黄钟大吕般的恢宏气度;“层览”部分以21 幅油画长卷向中国画传统中游目骋怀的观照方式致敬,展现出一个辽远的横轴视界;第三部分“综观”首次展出铸铜雕塑作品《一花万果》以及百余件“群化”的水彩作品,探讨“浅深聚散,万取一收”的观象之道;而在国博展厅耸立的雕塑群”共生”则由1400 株高达6 米的铜葵组成,在德累斯顿国家博物馆费舍尔馆长眼中,这片葵园如若一片向上流动的火焰;而对许江本人来说,则钩沉起“俯仰之间”的历史意识和人生感慨。
由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美术馆、中国油画学会联合主办的“视觉的凝聚——杨参军绘画艺术展”于2014年4月11日至22日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之后又分别在江苏省美术馆、山东美术馆、齐鲁美术馆巡展。
该展主要汇集了杨参军1995年“回到视觉”至2014年这20年的绘画历程。近百件作品全面地展现了其在历史画创作、肖像静物和风景写生等方面的创作历程。展览由历史、物象、家园三部分构成,在“历史”板块中,陈列了作者自1989年开始的历史画创作的重要作品。如《历史的残页——南京三十万被难同胞祭》、《喋血菜市口》、《历史的残页——戊戌六君子祭之二》、《历史的残页——烟馆》等。呈现了作者20多年以来,以一个艺术家独特的视角对中国近现代那段历史悲剧的回眸和表现。在“物象”板块中,以肖像、人体和静物为主题,集中展现了作者从1995年开始的“回到视觉”的心路历程。
“重返单纯——吴山明执教50年从艺60年中国画艺术展”于2014年5月31日至6月9日在中国美术馆举办。该展览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美术馆、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国家画院、中国画学会等主办。本次展览是继1997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吴山明意笔人物画展》以来,第一次是带有回顾性的学术大展,从20世纪50年代的创作写生到2014年新创作的巨制,较为全面地展示了吴山明60年以来从艺的思考和创作成就,突出了吴山明作为一位著名艺术家与资深美术教育家的艺术发展道路。展览包括20世纪50-70年代吴山明从浙派人物画学习研究传统的代表作品,到意笔线间鲜墨向宿墨变异过度时期作品,特别是近30年来将艺术语言不断推向极致的新作,表现了吴山明长期思考的作品内涵的自由既是内容的自由也是笔墨的自由。展览以体素照神、笔迹墨痕、淡者愈线余件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