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白发夫君“周叔,现在正是茶园冬管时期,记得茶叶管护时不要滥用肥料。”11月5日,恩施市沙地乡秋木村党总支书记何文忠和村民周吉国在乡路上偶遇,何文忠一边提醒他骑车注意安全,一边聊起茶叶冬管的事。
“我们用的都是农家肥。” “有了这个茶厂,茶叶才卖成了钱。”周吉国介绍,家中种了3亩茶,年收入近万元。
他口中的茶厂,是落户秋木村的硒妃茶厂。正是茶厂落户,绿叶子才能变成“红票子”。
和他一样,67岁村民陈堂礼精心呵护着6亩茶园,靠着种茶过着充实的老年生活。
在家门口就能挣钱,是大家之前不敢想的事。村民们有深切感受:发生变化的背后,离不开何文忠。
2018年5月,何文忠当选为秋木村党总支书记,和同事们全力推进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
何文忠急了。他聘请专业机构进行土壤检测,结果显示村内大部分土壤都非常适合茶树生长。
问题出在销路上。何文忠一班人发现问题,立即着手解决,最终打动了本土“茶专家”范绍波。他返乡承包荒废老茶园,建成硒妃茶厂。
在上级政策资金支持下,何文忠带领村干部挨家挨户做工作,抽身下地帮忙栽种,新发展龙井43号、鄂茶10号共2000亩。截至2022年,全村茶叶种植面积稳定在3000亩。
“一亩田能赚几千块钱,划得来。”村民特别是年龄稍长的村民深有感触。茶叶产业为秋木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奠定了基础。
笔者见到范绍波时,他刚从西北考察回来。“考察效果不错,准备进军西北市场。”
因海拔较高,秋木村春茶采摘较低山晚15天左右,鲜叶售卖价格没有优势。怎么办?何文忠在每年春茶开采前找到范绍波,目的很明确鲜叶单价加5元。
对此,范绍波很支持。“好原料才有好品质,好品质才有大市场。”他说,共谋发展不是一句空话,管护得到统一,品质得到保障,让利于民也是成就自己。
“目前,村里发展了茶叶3000亩、小水果300亩、土豆500亩,已有养殖大户21户,建成硒土豆加工厂、冷调库”何文忠介绍,返乡创业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一个个产业项目落实落地推动着产业发展。
1.5千克、2.5千克、4.5千克,不同重量包装的高山黄心土豆正在瑞丰农业合作社装车,它们将被送往全国各地。“订单全部由线上电商平台完成,顾客下单后,我们进行分装、运输。”负责人赵春杰说,月均3万单、9万公斤。
走进恩施市白岩寨农业有限责任公司香菇种植基地,一簇簇蘑菇鲜嫩肥厚,散发出淡淡清香。返乡青年党员刘莉发展香菇大棚22个,预计产值超过50万元。
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是一道复杂的综合题。“立足实际、因地制宜。”何文忠说,在发展中打消群众顾虑,想方设法调动各方积极性,促进群众持续稳定增收。
来不及去现场,何文忠视频诊疗因喂食苕藤导致羊胀气。随即指导黄秋来用针头在羊肚子鼓起最高处刺入放气。
类似的事情时常发生。群众有需要,他及时伸援手。何文忠有多年的兽医经历,他认为这是顺手捎带的事情。
经历过三任村书记的同事陈茂波打心底佩服何文忠。他介绍,村里曾有一起界址纠纷问题,多次调解不成。何文忠了解情况后,请来以前划分界址的老同志,面对面回忆,采用立竿、拉绳等老办法,最终让双方点头。
“让老百姓富起来是最大的心愿。”何文忠表示,在任一天,就要为老百姓办好事、办实事,解决好老百姓“急难愁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