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法学园ma下载新世纪以来,国际茶叶贸易总体表现为稳中有升,进出口总量逐年增长,但自2010年以来,增幅放缓,进口/出口量维持在170万吨左右。与茶叶产量与消费量的增长相比,茶叶贸易的表现并不十分突出。究其根源,生产国与消费国的重叠是主要因素。
根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信息部主任朱仲海编制的《2017年度世界茶叶产销形势发展报告》,茶叶生产国仍主宰着全球茶叶消费。从茶叶消费国的构成来看,全球主要茶叶消费国中,生产国占据了1/2,生产国内需市场的巨大,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能够用于国际贸易的茶叶数量。
不仅如此,中国与印度作为世界第一、第二大茶叶生产国,也是世界第一、第二大茶叶消费国,两国有着巨大的饮茶人口,茶叶消费量占全世界茶叶消费量的57.1%,这使得两国能够用于出口的茶叶数量有限,甚至会低于产量不足中国、印度一般的非消费国,如肯尼亚、斯里兰卡等。
尽管中国、印度所消费的茶叶也有进口茶叶,但相比于巨大的消费量而言,进口茶叶所占的比重极为有限,不足5%。消费国自身的因素也是导致茶叶贸易表现不佳的重要原因。
以欧盟为例,欧盟是世界红茶消费的重要市场,英国、德国、法国等均有着较大的茶叶消费量,但欧盟在茶叶进口中有着严格的要求,严苛的农残标准限制了中国茶叶的出口。
国际贸易的本质是互通有无,相比于产茶国而言,不产茶或者产茶很少的消费国是推动茶叶贸易的主要推手,其中尤以俄罗斯、巴基斯坦、美国、埃及等茶叶消费量较大的国家为主。
国际市场上的茶叶价格相对稳定,但各出口国的茶叶均价有一定的差别,中国茶叶出口量虽然低于肯尼亚,但出口金额位居世界第一。斯里兰卡自然环境优越,以优质红茶的生产而闻名,出口金额位居世界第二,紧随其后的则是肯尼亚、印度、越南,出口额前五名与出口量前五名相同,仅仅是名次发生了变化。
茶叶出口受茶叶生产的影响很大,当前,世界茶叶生产主要规律为“南红北绿”,即低纬度地区茶叶生产以红茶居主,比如印度、肯尼亚、斯里兰卡等国,高纬度地区以绿茶为主,如中国、日本等国。
出于开拓国际市场的需要,各国均试图优化茶叶出口结构。比如印度从上世纪70年代便开始实验绿茶的种植,企图抢占中国的绿茶市场,但由于自然环境以及茶种因素的限制,实验并不成功。
同样,我国也在加紧红茶的培育与出口,我国红茶以小种红茶以及功夫红茶居多,与国际市场流行的红碎茶有较大的差别。
尽管我国也曾扩大红碎茶的生产,但红碎茶生产成本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而国际市场的价格又低于全球平均水平,缺乏国际竞争力,由此带来的结果便是红茶生产与出口呈现逐年减少的状态,2018年的茶叶出口中,红茶是唯一一个出口份额下降的茶类。
茶叶作为世界性饮料,是进出口贸易的重要商品。一般而言,茶叶生产大国同时也是茶叶出口大国。当然,茶叶生产与茶叶出口并不是绝对的正比例关系,因为,茶叶出口水平同时受到内需的影响。
中国、印度是世界上最为重要的茶叶生产国,但在出口总量上反而居第二、第四,因为中国、印度国内有着巨大的内需市场,绝大部分茶叶均在内需市场被消耗,能够用于出口的茶叶总量有限。
自2008年以来,世界茶叶出口市场总体呈现平稳发展的态势,并维持在170万吨左右,2017年,全球茶叶出口量甚至下降了1.1%,这表明国际茶叶市场存在一定程度的产大于销的问题。
东亚、南亚与非洲是茶叶出口的三大主要区域。需要注意的是,近年来,越南茶叶市场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世界茶叶出口中的排名持续提升,已经成为世界排名前五的茶叶出口国家。
相比于茶叶出口而言,茶叶进口国更加分散,这和茶叶出口国种植规模大、产量高有着很大的关系。肯尼亚、中国、印度、斯里兰卡是茶叶四大出口国,茶叶出口呈现出明显的全球化态势,就以中国为例,2017年茶叶出口国家、地区120个以上。
由于地缘、茶类等因素,各主要出口国的世界市场分布有一定的差别。中国茶叶出口的主要国家有俄罗斯、美国、摩洛哥、巴基斯坦等,印度、斯里兰卡以红茶而闻名,茶叶市场主要在欧洲,而肯尼亚茶叶市场的很大一部分则在非洲。
独联体国家由前苏联成员国组成,除了波罗的海三国以及后期退出的土库曼斯坦、格鲁吉亚外,前苏联成员国均在独联体中。独联体各国是世界重要的茶叶消费市场,尤其是俄罗斯,茶叶进口数量常年维持在世界前列。
该市场茶叶消费量巨大,且茶叶检验标准远低于欧盟,对我国茶叶出口而言,是重大利好,但俄罗斯等国采用的货到付款的方式,极大地增加了茶叶贸易的风险。
2017年,除乌兹别克斯坦、俄罗斯外,其他独联体国家均为进入我国茶叶出口前20名,还有着很大的增长空间。
美国是我国的重要茶叶市场,因为美国饮茶方式较为多样化,对红茶的依赖低于英国等欧洲国家,这为我国的绿茶出口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并且,受健康观念提升等的影响,特种茶、绿茶、有机茶等成为当前美国流行的饮品,而这些茶类正是我国国内重点发展的对象。
因此,尽管特朗普上台上掀起了贸易战,但中美茶叶贸易并未受到明显的影响,2018年中国茶叶美国出口量不降反增。
亚非伊斯兰国家是我国茶叶出口的优势市场。亚非伊斯兰国家茶叶消费量大,这和当地以茶为粮的风俗有着很大的关系,并且,亚非伊斯兰国家多饮用绿茶,而绿茶正是我国主要的出口茶类。
2017年,我国茶叶出口排名前10的国家、地区中,摩洛哥、乌兹别克斯坦、毛里塔尼亚、塞内加尔、阿尔及利亚均为亚非伊斯兰国家,其中摩洛哥、乌兹别克斯坦、毛里塔尼亚分别位居一、二、四位。
欧洲国家,如英国、德国等,均是世界重要的茶叶消费国,也是我国相对较大的茶叶出口市场,德国是我国在欧盟最为主要的茶叶市场。欧盟市场对茶叶安全标准要求较高,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茶叶的出口,但随着我国无公害茶园、有机茶园的不断增加,欧盟市场有望得到发展。
日本是我国第10大茶叶出口国,虽然出口量与出口额占我国总量、总额并不高,但由于出口到日本的茶以乌龙茶等小众茶类为主,因此,对日茶叶关系到我国小众茶类出口的稳定性。
茶叶作为世界三大主要饮料之一,有着巨大的消费群体和广阔的国际市场。自古以来,我国就是国际茶叶市场最为主要的参与者,在国际茶叶交易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十九世纪以来,随着世界茶叶种植区域的不断增加,特别是印度、斯里兰卡等南亚产茶大国的兴起,我国茶叶在国际茶叶市场中的地位呈直线下降的趋势,印度掌握了国际茶叶交易的话语权。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我国茶叶市场复苏,出口竞争力也不断提升,不仅茶叶种植面积以及茶叶总产量重回世界第一,在世界茶叶出口贸易中的份额也不断增长,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茶叶出口国和第一大绿茶出口国。
我国茶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优势非常明显,特别是在茶叶资源层面的优势,远超其他产茶国,无论是茶种的多样性,亦或是茶类的丰富性,中国均具有领先地位,更为宝贵的是,中国拥有世界上历史最为悠久,底蕴最为深厚的茶文化,这为中国茶叶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提供巨大的助力。
当然,中国茶叶的劣势与不足同样比较明显。就国际茶叶贸易而言,茶叶品质以及品牌是最为重要两大影响因素,中国虽然拥有大量高品质的名优绿茶,但总体的品控不佳。
首先,标准化程度低。受规模化程度不高的影响,我国茶叶生产缺乏全国统一的标准,同类茶叶的标准化程度较低,消费者经常出现两次购买同价位同种茶、但口感却大为不同的现象,与川宁茶高度统一的口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其次,农残率把控不佳。我国茶叶种植存在超标使用农药的现象,这除了和农户的错误种植有关外,也和我国检测标准与国际通行标准之间的差异性有着密切的关系。
农残超标不仅会影响茶叶的口感,也会降低茶叶的安全性。品牌建设滞后同样是我国茶叶产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我国茶企虽然数量众多,但并没有出现川宁、立顿等国际行业巨头企业,中国茶叶的品牌迟迟未能打出,极大地影响了中国茶叶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对中国茶叶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带来了负面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