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交通工具的速度进入9月,泸州市纳溪区白节镇兴桥村的1000余亩猕猴桃基地又热闹了起来,除了前来批发的果贩,驱车前来体验采摘的游人也络绎不绝。喜得一个个果农连连说:“以前做梦都没有想过,我们这些残次林山头改造后种猕猴桃,不但山头绿了,每亩2万元的产出让果农钱袋更鼓了。”
来到海拔600多米高的纳溪区白节镇兴桥村四社的400多亩猕猴桃核心种植基地,郁郁葱葱的桃树林中,一个个已进入采摘期的猕猴桃沉甸甸挂在枝丫间,煞是迷人,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兴桥村是白节镇的岩区村,山上竹木丰富。2014年前,面对村民大多外出务工后缺少管护几无产出的残次林,时年60岁的老社长龙朝华心头很不是滋味。当年8月,他了解到高山种植猕猴桃的可观收益后,就组织留守村里部分村民代表前往外地猕猴桃产地参观学习,让村民代表们真实看到一棵棵小小的猕猴桃树带来的丰厚回报。
参观归来后,龙朝华就带头改造残次林地种猕猴桃,他不但将自己的10多亩残次林全部改造,还流转了别人的20亩林地。不会干,比着干。在龙朝华的带动下,村民们纷纷开山种猕猴桃。如今,历经10年发展,不仅兴桥村4组建成了400余亩的猕猴桃核心示范基地,还带动了全村改造残次林地种植猕猴桃近700亩超过1000亩。管理上年年对猕猴桃果子进行“计划生育”保留2000斤左右,既保护了果树,每年每亩带来的收入平均都达2万元,昔日杂草丛生的残次林地一举变成了增收“新高地”。
因为海拔达600多米,让兴桥村种猕猴桃有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由此,自猕猴桃定植后,龙朝华就在白节镇和纳溪农业等部门支持下,将种植户联合起来成立了“泸州纳溪胡峰猕猴桃种植专合社”,并成功为专合社猕猴桃注册了“大旺胡峰”商标。
“这么好的独有区位和气候,我们种出的猕猴桃就要与众不同,品质就要高人一等。”龙朝华成立专合社时的一番话,让专合社员们备受鼓舞。为了将“大旺胡峰”猕猴桃种成有机品质,专合社组建了经专业培训的“技术服务队”,实施生物综合控防等,并在纳溪区果技站专家的指导下,为“大旺胡峰”猕猴桃量身制定了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实行“统一管理”“统一农资”“统一病虫防治”“统一品牌宣传”“统一价格销售”的“五统一”模式,建立“市场+专合社+基地+农户”的利益联接共赢机制,实现了“产、供、销”服务。今年,虽然猕猴桃种植已经进入10个年头,但为提升猕猴桃的品质,擦亮“大旺胡峰”品牌,专合社除了“五统一”外,年年坚持对猕猴桃根部灌施菜油和蔗渣肥,让猕猴桃吃起来更可口甜心,实现了从优到特的嬗变。
“龙社长,麻烦你明天再给组织2吨猕猴桃。”“龙社长,我们明天又有3个车8个人进园采摘……”这些天,随着猕猴桃的陆续成熟上市,作为胡峰猕猴桃专合社理事长的龙朝华每天都要接到数10个购买或进园采摘的电话。喜得龙朝华不无感慨说:“现在依托互联网,不但猕猴桃下树就卖钱,而且卖得远且价格还比进市场卖得高。”
猕猴桃生态优质,还得有好的销售平台。由此,龙朝华在带着社员们严格生态种植的同时,就早早为猕猴桃找“婆家”。合作社依托互联网,从头年冬季修剪、施肥开始到来年的抹芽、疏果、套袋,将猕猴桃的管理过程制作成短视频分享到微信朋友圈、抖音等平台,让消费者详尽了解胡蜂猕猴桃的种植过程,引来众多粉丝的关注购买。“与其它生鲜蔬果不同,红心猕猴桃从采摘到食用,需要存放一周左右的时间,正因为有了这个缓冲期,十分适合在网上销售。”龙朝华说,由于互联网助力,近些年来,由于胡峰猕猴桃亩产量只保留2000斤左右,既保了果子大小均匀和生态品质,价格10元/斤也从不愁销。
“接下来将继续擦亮‘大旺胡峰’品牌,拓宽‘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推动农旅融合发展,让胡峰猕猴桃更优、更特,让果农们钱袋更‘鼓’。”龙朝华说。(供稿:纳溪区白节镇 周超文 梁隆宇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