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评簿煕来近况素为闽浙门户、吴越要冲的福建省福鼎市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境内森林覆盖率达60.3%,水北溪、赤溪、溪头溪等大小河流纵横密布,土壤有机质和矿物质含量高,土层肥厚且多为酸性。这些都为茶树生长提供了独具特色的地理气候条件和优越的生态资源。福鼎有记载的种茶历史可以追溯至唐代。明清以来,福鼎茶叶生产和贸易逐步得以兴盛。经过1000多年的发展,目前全市茶园可采摘面积约30.5万亩,年茶叶总产量3.1万吨,茶产业综合总产值达139亿元。
近年来,福鼎市以白茶为主导产业,规划涵盖5个乡镇1个街道、覆盖65个行政村558平方公里的范围,全面启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产业园创建以来,围绕绿色高质量发展,以提升福鼎白茶全产业链现代化为抓手,通过高标准生态茶园、福鼎白茶数字化平台、领军企业培育、茶旅线设施、品牌战略整合营销等项目实施,全面推进绿色转型、高效生态生产、加工贸易引领、大数据护航区域品牌建设,为地方特色农产品的保护与发展进行了积极探索。
“茶农不科学使用化学农药、叶面肥。”产业园创建以前,福鼎市点头康茗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魏开勉为此很揪心,“化学农药的不合理使用,一方面降低了茶树自身的免疫力,另一方面会导致茶叶的农残超标。而叶面肥的长期使用会增加叶片水分,降低茶叶中茶多酚、氨基酸、矿物质等营养成分的含量。”魏开勉介绍,以加工1斤银针白茶为例,标准化生态种植的茶树大概只需4.2斤茶青,而不合理使用化学农药的茶园则需要4.5—4.8斤茶青。“而且茶叶不耐冲泡,茶汤味道淡薄,长期这样下去肯定会使整个产业走下坡路。”
针对这一形势,2021年产业园创建伊始,坚持把绿色转型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制定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方案,全面推进基地化生态茶园建设。
位于点头镇江美村的康茗农业专业合作社是产业园生态茶园建设的引领者之一。2021年7月,与村里茶农多次协商反复做工作,通过优价收购茶青,合作社开始与6户茶农签约,实施绿色防控。
“在高价收购茶青的带动下,一周后加入绿色防控的农户就达到了五六十户,而且大家的积极性越来越高。”魏开勉回忆说,但到了9月,茶园里突然大规模暴发斜纹夜蛾虫害,“如果控制不住,一个晚上就可能吃掉三分之一的新芽。”经过专家组紧急“会诊”,在第三个晚上开出生物防治药方。用药两天后,虫害得到控制,大家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了。两个月后,停止使用化学农药的茶园由深绿色变成健康的浅绿色,江美村的476户3000亩茶园全部加入合作社。
在江美村茶园实施绿色防控的同时,整个产业园茶园管理的绿色生态转型也有由点到面逐步推行开来。“通过行业自律、乡镇巡查、互相监督等措施,产业园范围及全市茶园在短短一年多时间内已经实现不使用化学农药。”福鼎市茶产业发展中心主任、产业园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张青碧说,从种植管理环节推动绿色发展,又为整个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片片鲜叶随着传送带忽而爬升,忽而降落,经过萎凋、烘焙、拣剔等工序,变为成品白茶。
模拟室外日光光照效果,采用温控、风控、排湿系统相结合的室内萎凋与LED光源萎凋相结合的复式萎凋工艺,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福建品品香茶业有限公司通过智能化生产线,保证了在阴雨天等不利天气条件下能够做到持续性生产。
在张青碧看来,传统白茶加工要用自然日晒的方式完成整个萎凋过程,但产业要规模化高质量发展,就必须摆脱“看天气”的问题。另外从白茶产业发展的链条来看,既要有生态标准化种植,也要有现代化的加工和物流销售体系。因而,产业园创建以来,将打造产业集群、形成梯队带动作为发展的重要目标任务,通过落实各项助企纾困政策、出台茶产业联合体激励政策和福鼎白茶领军企业专项发展资金等扶持政策,推动技改等重点项目建设,鼓励引导重点龙头企业发挥更大的示范带动作用,并扩大茶产业联合体规模,促进加工流通业发展。
据产业园相关工作人员蔡芯露介绍,目前园区内已集聚2800多家茶叶加工企业,其中3家国家级龙头企业作为白茶领军企业,引导众多小企业、合作社和近7.8万户茶农纳入茶产业联合体管理范畴。
“我们在6个自有种植基地共5000余亩茶园中安装了小型气象站、病虫害智能监测设备、高清视频监控等设备,示范茶园智慧、生态、优质种植管理。”品品香茶业公司行政部负责人李联强说,“我们还通过53个联合体,带动15737户茶农融入现代化茶叶产业链条。”
在茶产业联合体的梯队中,康茗农业专业合作社一头联结着龙头企业,另一头联结着476户茶农。“我们的作用主要是引领带动农户发展绿色种植,统一收购茶青进行加工,保障原料优质供应,而产品的包装和销售则全部由下一个环节的龙头企业来负责。”
同时,产业园通过项目实施,进一步提升了产地茶青交易市场、福鼎白茶大型标准化存储茶仓、闽浙电子商务综合交易中心功能,形成产销运融合、线上线下结合的现代化流通体系。
数据显示,在产业园建设的推动下,福鼎茶产业经济效益稳中有升,有效带动38万从业人员增收致富。
独特的小气候、全域标准化生态种植、产业联合体分工协作、多种渠道宣传推广,诸多因素共同成就了福鼎白茶的品质和区域品牌影响力。但在产品知名度和认可度逐步提高的同时,外地低价茶青的流入以及市场上其他产地白茶混进“福鼎白茶”队伍的现象也多了起来。
“如果不对原产地产品进行保护,市场上产品的品质就不能保证,而区域品牌也将受到损害,进而又会波及全市白茶的种植加工。”张青碧说,因而产业园将原产地保护列为重要工作内容,主要做法是建立起福鼎白茶大数据溯源系统,运用卫星遥感数据和无人机航拍数据,组织252个产茶村的村干部、党员和村民代表结合绘图走村入户认线户茶农的户籍身份、银行账户、茶园位置、面积、茶树品种等信息全部录入系统,这样全市白茶茶青采摘、交易及茶叶生产、销售过程,全部有迹可循。
据产业园相关工作人员陈光敏介绍,福鼎白茶大数据溯源系统在茶农、茶青经纪人、茶企之间实行闭环扫码交易。系统会运用大数据科学判断茶农茶青的最大产量,通过各交易主体从银联系统限额限期扫码交易,有效避免外地茶青流入福鼎白茶大数据系统。
茶企明确茶农或茶青经纪人手中持有茶青为正宗福鼎白茶原产地所产出后,根据收购茶青总量,向大数据溯源平台申请对应数量的溯源防伪标签,而后对茶叶进行贴标销售,杜绝外来茶青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现象。
对于正宗原产地产品,消费者购买后扫码即可查得产品唯一身份码,并可得知系统查询次数。“如有2次以上查询,系统会有谨防假冒的提醒。”张青碧补充说,实行大数据扫码准入正本清源,让每一片茶叶的流转都有据可查,可实现从茶园到茶杯、从茶农到茶商、从商家到客户的产品质量保障,切实维护消费者权益和原产地茶农茶企的最大利益,进而保障福鼎白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