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曼斯五指山市水满乡居民王雄青在查看海南大叶种茶树苗。 海南日报记者 李天平 摄
东望宝岛台湾,西至西藏林芝,南到琼岛腹地,北上山东蓬莱,在这片地形多样、气候各异的广大区域内,一垄垄茶树蜿蜒于山间,年年吐绿,勾勒出一幅包罗万象的中国茶韵画卷。
所谓品茶知味,茶的产地,是茶味的重要源头。不同的茶树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中扎根,并走过成千上万年的植物演化之路,其风味、品质早已在基因里写就。而今天当我们再次谈论海南茶,最值得探究的是什么?其实,海南红茶、绿茶也罢,五指山野生茶、水满茶也罢,它们都有同一种“基因”:海南大叶种。
将时间的指针回拨至6000万年至7000万年前,那时,茶树的先祖出现在云贵川一带。随着高原抬升、河谷下切等地壳运动的发生,原本生活在同一区域内的茶树群落被迫分离,散居于不同的生境中,出现了“同源茶树的隔离分居”现象。
为适应环境和气候的变化,原始茶树由此逐渐进化出不同的生态型:位于热带地区的,成为喜湿润、长日照性状的大叶种乔木型和小乔木型茶树;位于温带地区的,成为耐寒、耐旱性状的中叶种和小叶种灌木型茶树;位于上述两者之间的亚热带地区的,成为喜温、喜湿性状的小乔木型和灌木型茶树。
这些差异随着茶树群落的向外扩张而不断增强,当其中一个分支经“琼州海峡陆桥”传至海南岛时,受岛屿气候和局部小环境的影响,又进化出一种独一无二的茶树:乔木型、大叶类的海南大叶种。
尽管其传播方式及时间尚不明确,但茶叶科研人员长期研究证实:海南大叶种为我国第二、第三代茶树。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和海南省岭头茶场茶叶研究所联合组建的海南岛茶树种质资源考察组,于1988年至1989年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海南茶树种质资源考察,发现野生茶树沿五指山、黎母山和雅加大岭三大山脉均有分布,其中五指山一带的野生茶树资源最为丰富。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海南省茶叶学会(协会)创始人陈德新在《海南茶事》一书中也指出,五指山市水满乡的野生茶树变异之多居全岛之最。按照达尔文提出的“某种植物变异最多的地方,就是这种植物起源的中心地带”这一观点,不难得出结论:五指山一带即为海南大叶种的起源中心与核心产区。
说到茶,很多人脑海里最先浮现的就是绿茶和红茶。事实上,世界上并没有所谓的“绿茶树”“红茶树”。采自同一棵茶树的茶叶,采用不同的工艺进行加工,制成的茶产品风味千差万别,由此也分出了绿茶、红茶、白茶、青茶(乌龙茶)、黄茶、黑茶等不同茶类。
但就像不同肉质的鱼适合不同的烹饪方法一样,不同品种的茶叶因所含成分不一样,其适制性也不尽相同——
大叶种茶茶多酚、咖啡碱等成分含量较高,因而滋味更为浓厚、强烈,丰富的内含物也使其耐泡性更好,适合用于制作发酵类茶叶,如红茶;小叶种茶氨基酸含量高,滋味更鲜爽、茶香更浓厚,但其耐泡性略差,适合用于制作绿茶。
梳理至此,海南大叶种茶的适制性不言而喻。1959年,由广东省外贸局开发海南岛茶叶勘察小组完成的《海南岛茶叶勘察报告》便提到,海南大叶种品质优异,经试制成茶可与世界上著名的印度红茶、锡兰红茶媲美。
如此评价并非夸大。“按照国际茶叶科学界对茶树种质资源的评判标准,野生茶树芽叶只要达到茶多酚含量高于30%、咖啡碱含量高于5%、茶氨酸含量高于6%这3个指标中的一个,即属于特异种质资源。”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鲁成银介绍,产自五指山市水满乡的野生海南大叶种茶树芽叶茶多酚含量约35%、咖啡碱含量约6%。
也难怪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茶学家陈宗懋于2019年考察五指山茶叶基地时说:海南大叶种是制作红茶的极品原料,五指山红茶可以持续“红”下去。
种质资源被誉为农业生产领域的“芯片”。海南大叶种是海南特有茶树种质资源,而在国家种质资源库中,它还有另外两个名字。
1984年,在全国茶树良种审定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海南大叶种被认定为第一批30个国家级茶树良种之一,编号为“华茶16号(GSCT16)”,这也是其身份首次获得官方认证。次年,海南大叶种又被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国家品种,编号为“GS13016—1985”。
尽管顶着“国字号”的帽子,在海南大叶种这一品种内部,个体品质却参差不齐。
常年“泡”在五指山产茶区的陈德新发现,海南大叶种茶树大致可分为野生型、栽培型和野放型3种。因生长环境和人为干预程度不同,这3种海南大叶种茶的外形、口感存在一定差异。
即便是生长在同一区域的海南大叶种茶树,其性状也有所不同。这是因为茶树属异花授粉植物,有性繁殖尤其是在无隔离条件下留种,后代容易产生性状分离,难以保持良种纯度。
“比如五指山野生茶树(野生型海南大叶种茶树),有10多个变异品种,且病虫害较多。”陈德新坦言,许多茶农采集野生茶籽育苗,或剪下野生茶树的枝条就地扦插,致使海南大叶种个体性状不一,其良种潜力未能有效发挥。
好在,随着海南大叶种的潜在优势和竞争力不断得到验证,一些解题之策正付诸实行。目前,五指山市已将扩种海南大叶种茶树提上议事日程。与此同时,华南农业大学茶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黄亚辉正对从五指山、鹦哥岭等地收集到的海南大叶种茶树进行繁殖培育,希望通过优化种植管理,优选出一批良种。
“优选品种、加强驯化,是增强茶树生产能力的根本途径。”黄亚辉认为,海南大叶种茶优势明显,完全可以用于生产高档红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