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尸风流争霸记世人皆知,中国是茶的故乡,而巴蜀地区则是中国利用茶树和茶叶最早的地区,是人类种茶、饮茶、制茶的发源地,也是茶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四川川茶志》今天将与您分享四川为什么被称为中国茶叶的摇篮。
在我国的传说中,神农氏是有史以来最早发现、认识和利用茶叶的人,而据专家考证,神农氏正是古代巴族的祖先,巴族曾在部族最强盛时,到达了鄂西、川东和黔北等大片地区,这一带正是茶的原产地,自古就有野生茶树分布。巴人在这里发现了茶叶不仅能吃,还有解毒的功效,从此便开始采食利用。
如果翻阅我国的古籍,你会发现我国历史上有非常多关于“巴蜀是茶叶发源地”的文字记载。比如明清之际的著名学者顾炎武就在他的著作《日知录》中写道: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意思是说,在秦灭了巴蜀之后,蜀地的饮茶风俗才开始向其他地区传播。近代历史学家李剑农先生的著作《魏晋南北朝隋唐经济史稿》也曾记录: 茶之发现,其最初当在蜀。“古今两代学者的论证充分说明,巴蜀地区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发现茶叶功用并开始饮茶的地方。
据四川省茶叶协会秘书长陈书谦老师说,巴蜀地区之所以会成为人类最早种茶、饮茶、制茶的地区,跟这里的气候有很大的关系。【录音1:为什么巴蜀地区能成为最早发现利用茶叶的地方,就是因为首先,我们巴蜀,按现在的说法叫云贵川,是世界茶树的原产地。这个已经有很多专家学者,现在已经成为学界的共识。我们四川现在还有很多乔木型的,我们是以中小叶种为主,但是我们现在还有很多乔木型的大茶树。比如说云津的枇杷茶、崇州的枇杷茶、古宁的牛皮茶,兰江的大叶茶,这些都是古代最古老的品种,它就跟我们的自然条件有关,跟我们的气候条件有关。】
茶树,是深根常绿灌木作物,主要生长在温热湿润气候下的偏酸性土壤地区,喜欢多云雾漫射光,并且具有耐阴性,因此主要分布在北纬30度至南纬16度之间的区域,而四川省位于中国西南部,地处长江上游,属内陆腹地。全省范围在北纬26度至34度以及东经97度至111度之间,境内山岭纵横,河流密布,气候温暖湿润,云雾多,日照少,土壤肥沃,非常适合茶树的生长。正因如此,四川省除了是野生茶树的原产地外,也是我国最早出现人工种茶的地区。【录音2:现在有文字记载,就是世界上有文字记载人工种茶的人和事,都发生在我们巴蜀地区的四川的蒙顶山。这个具体时间按照我们《四川通志》的记载,是说在汉代的甘露年间,是哪一年就是公元前50年到公元前53年这个阶段。人工种茶也是在我们川西的蒙顶山茶区。】
蒙顶山是中国的茶文化的圣山,而被奉为蒙茶之祖的吴理真,则是我国乃至世界上确切可考的人工种茶第一人。吴理真是西汉甘露年间蜀郡严道镇人,他在雅安蒙顶山种茶的事迹最早见于一块汉碑的记载,之后五代后蜀毛文锡的《茶谱》、宋代王象之的《舆地纪胜》,以及《四川通志》《名山县志》等书中都对此事有所记载。传说吴理真在蒙顶山上清峰开辟了一个小茶园,种下了七株茶树,这七株茶树“高不盈尺,不生不灭”,并且有祛病消灾的神效,因此被称为“仙茶”,而他当年开辟的那个小茶园,因为其中的茶叶长期被选为贡茶,而改名为“皇家茶园”,现在,我们去蒙顶山旅游,都还可以看到这个有名的“皇家茶园”。
宋孝宗时期,因为感念吴理真种茶有功,宋孝宗特别追封吴理真为“甘露普慧妙济大师”。现在蒙顶山最有名的茶“甘露”,它的名字就源于宋孝宗给吴理真的封号。
如果说吴理真是巴蜀地区最早种植茶叶的人,那么王褒则是巴蜀地区饮茶、茶叶贸易的最早见证人。王褒,是资阳人,在汉宣帝时任谏议大夫。他精通六艺,擅长词赋,著有《甘泉》《洞萧》等十六篇赋,在当时颇有文名。他所著的《僮约》,被今人视为我国茶文化史上一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茶事文献。为什么《僮约》在我国的茶史上会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呢,著名巴蜀文化学者袁庭栋老师是这样说的【录音3:因为他在这里面他有这样八个字,很重要,叫做“牵犬贩鹅,武阳买茶”,就是说他牵了一只狗,卖了几只鹅,然后到武阳去买茶。武阳在哪里,就是今天的彭山,王葆哪里人,资阳人,在资阳卖了鹅到武阳去买茶,为啥子喃,武阳出好茶噻,这个记载就重要了,就是说茶叶已经有了市场,用当时候来说,很可能也就是名优特产品了。那么这一件事呢就说明了,当时候饮茶的习俗已经普及,已经有了市场,而且有人专门跑多远去买茶,这也是茶叶经济,茶文化重要发展的一个阶段。】
正如袁老师所说,“牵犬贩鹅,武阳买茶”,《僮约》简简单单的八个字,却说明了早在西汉时期,巴蜀地区就已经形成了茶叶的消费中心, 甚至可能形成了我国最早的茶叶集散中心,而“武阳”也成为了见诸中国茶事文献记载的中国乃至世界最早的茶叶市场。
大概王葆自己也没想到,当年随手写下的一份《僮约》,竟会成为后世研究茶史的重要文献。王葆在《僮约》文末的落款日期为汉宣帝神爵三年2月19日,这一天,在中国茶文化史上无疑是一个具有重要历史纪念意义的日子,现在已被列为中国茶界八大节日之一。
《四川川茶志音频》由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成都广播电视台联合制作,感谢四川省茶叶协会秘书长陈书谦老师对本节目的特别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