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之地三月莺飞草长 最让人心驰神往的鲜爽 当属春茶之味 日前,西湖龙井茶已正式开采 西湖景区的各个茶园山头很是热闹 茶农、采茶工纷纷忙碌起来
今天,45名卖鱼桥小学文汇校区(下称卖小)的孩子们戴上斗笠、挎上竹篓,迈进了教学楼顶的麦苗茶园,开启“卖小龙井”春茶采摘。
我们在现场看到,这个呈U型的茶园,种植面积约800平方米,有龙井43品种茶树2000株。
“咱们只摘两叶一心,千万注意脚下,不要踩到喷灌的水管。”该校德育处主任朱心悦说,2020年种下的这批茶树从去年开始有少量收成。“在孩子们的共同照料下,今年茶树长势不错,头采就摘了4.6斤鲜叶。”
卖小这批茶树均来自龙坞,是地道的“西湖龙井”品种,但离开了茶山的水土滋养,长势相对缓慢,个头也不大。
“今年预计能采摘到谷雨,但因为长势慢些,有限的采摘体验机会就变得珍贵了。”带队老师杨森超说,这次45个体验名额全靠拼手速,系统上线几秒钟就被学生们秒光了。
每年春茶季都跟爸妈去茶山里体验采茶的卢英喆,采茶手法明显比同伴娴熟,小小的身影在茶树间灵活穿梭。
卖小文汇校区在投用时就在楼顶开辟茶园,是为了配合为期一周的“渔韵主题课”。“作为学校特色课程,每个年级段主题不同,‘麦苗茶园探秘’是五年级学生的配套课程。”朱心悦说,今年的课程将在四月展开。
为了激发孩子们的主观能动性,卖鱼桥小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蒋建国从龙坞茶山中把这批茶树和当地土壤一块带回了学校。“学校同时在茶山上弄了块试验田同步种茶树,为孩子们做了对照实验组,这招很管用。”
比如,学生们通过观察发现,同样的树种和土壤,但卖小茶园的茶树长势相对缓慢。参与去年主题课的六年级学生朱诺说,大家跟着老师取样了两块地的土壤并做了酸碱分析,发现差异不大。“增加土壤厚度有效,但楼顶受空间限制,土层厚度平均在50厘米,我们必须寻找其它办法。”她和同学们发现,天台无遮挡,夏季日头晒,水必须及时给足。
在查询相关资料后,该小组在汇报时提出了实现定期浇灌的方案。“校方和专家组一致认为该方案可行,所以马上落实了。”蒋建国指着地上遍布的自动喷灌装置说,“学生们有想法,我们就支持,茶园管理向精细化又进了一步。”
“学生深度参与带来明显效果,了解了茶树生长过程,也通过劳动体会到一芽一叶当思来之不易。”朱心悦说道。
为了让茶树长势更好,学生们开始研究起了茶树的生长习性,从温度、湿度、气候等方向进行分析,在夏季高温时拉防晒网,冬季低温时盖防冻膜,并轮流参与茶树施肥养护。
杨森超介绍,孩子们为了去还原茶树在山上的自然状态,在咨询茶博相关专家后,在茶树间隙还种上了酢浆草、婆婆纳、红豆杉等植物,进一步改良土壤品质。“听说这一届的学生已经在研究要投放昆虫了,认识到了楼顶茶园就是一个生态系统。”
昨天,卖小茶园第二批采摘下的青叶已在龙坞茶镇一工坊完成炒制,包装好送回了学校。学生们把这些茶叶送给了老师、保安和食堂工作人员,感恩他们日常的付出。“剩下还有一部分,要留给一批客人。”
客人是湖墅街道的一批企业。去年年底,湖墅街道运河商务社区与拱墅百年名校卖鱼桥小学开展“契约化”党建联建,成立全区首个楼宇企业基础教育基金——“墅企校”教育基金,首期已募集资金100万元。“既是对企业的回馈,也是孩子们亲手浇灌出来的心意,很有意义。”蒋建国说,孩子们为了推广“卖小龙井”也很拼,比如还在礼盒包装上印上“麦苗茶园”的LOGO,把主题课中学来的包装宣传手段用于实践中。
根据计划,该基金所得的收益将全部投用于卖小的教育建设中。“我们会将一部分收益继续投入建设卖小的‘渔韵’主题课。”湖墅街道商会会长徐海滨介绍,“比如麦苗茶园项目,后续如果要升级灌溉系统,或者引入数字化功能等,都需要经费和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