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店煤矿堵门茶树生育所需要的主要生态条件是光能、热量、水分和土壤等,《一之源》中所述及的“地”、“野者”和“园者”,“阳崖阴林”和“阴山坡谷”,都是茶树生育的一些生态条件的直观表达方式。
首先,《茶经》提出了“地”,所谓“地”即指土壤。《茶经》把植茶土壤分成上、中、下三等,并以烂石为上,砾壤为中,黄土为下。在唐代以后的茶书中,附和《茶经》说法较多,否定的甚少。如明代程用宾《茶录》、张大复《梅花草堂笔谈》,清代陈鉴《虎丘茶经注补》、陆廷灿《续茶经》,都引述或发展了《茶经》的提法。只有明代罗廪的《茶解》和张源的《茶录》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或说“恐不然”,或说“产谷中者为上,竹下者次之,烂石者又次之,黄砂中者又次之”。
土壤是茶树生长的自然基地,它的基本特征是具有肥力。茶树生长所需的养料和水分,都是从土壤中取得的。因此,土壤的理化性质(包括土壤的保肥供肥性能、土壤的酸碱性和土壤的结构和适耕性),都关系到茶树的生长。
土壤是由岩石变化而来的,先是岩石经各种风化作用而变成母质,再由成土母质在生物为主导因素的各种自然因素(包括生物、母质、气候、地形)的综合作用下,随着时间的推移,演变成具有肥力的各种土壤。
《茶经》中所用的土壤名称,很难用现代土壤名词正确地表达出来,因而也难以作出恰如其分的判断。但从字面上看,“烂石”显然是指风化比较完全的土壤,也可以说是现在茶区群众所谓的生土,这种土壤,适于茶树生长发育;“砾壤”是指含砂粒多、黏性小的砂质土壤;至于“黄土”,可以认为是一种质地黏重、结构差的土壤。
由于土壤是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土壤溶液)、空气、土壤生物(包括微生物)等物质所组成的,因此,要正确地理解“烂石”和“砾壤”的含义以及陆羽何以分别称之为“上者”和“中者”,这除了应考虑土壤中粗细不同的矿物质颗粒,更重要的还应考虑其有机质和土壤生物的含量,也就是含有机质和土壤生物多的,可以理解为陆羽所说的土壤中的“上者”,少于“烂石”含量的“砾壤”,可以理解为他所说的“中者”,含量更低的“黄土”,则称为“下者”。
其次,《茶经》谈到的另一生态条件是光,主要包括日照、气温、空气湿度和地形等几个方面。茶园的小气候环境条件,对茶树的生长和茶叶品质都有密切关系。《茶经》所说的在“阳崖阴林”和“阴山坡谷”两种不同的自然条件下生长的茶树品质问题,在宋、明两代的茶叶著作中多有论述。或说:“茶宜高山之阴,而喜日阳之早。”(见宋代宋子安《东溪试茶录》)或说:“其山(指建安北苑的山)多带砂石,而号佳品者,皆在山南,盖得朝阳之和者也。”(见宋代黄儒《品茶要录》)或说:“植产之地,崖必阳,圃必阴。盖石之性寒,其叶抑以瘠,其味疏以薄,必资阳和以发之;土之性敷,其叶疏以暴,其味强以肆,必资阴荫以节之。阴阳相济,则茶之滋长得其宜。”(见宋赵佶《大观茶论》)或说:“钱塘诸山,产茶甚多,南山尽佳,北山稍劣。”(见明代许次纾《茶疏》)或说:“茶地南向为佳。向阴者遂劣。故一山之中,美恶相悬也。”(见明代罗廪《茶解》)还有:“产茶处,山之夕阳胜于朝阳,庙后山西向,故称佳。总不如洞山南向,受阳气特专,称仙品。”“茶产平地,受土气多,故其质浊。岕茗产于高山,浑是风露清虚之气,故为可尚。”(见明代熊明遇《罗岕茶记》)。
“阳崖阴林”四个字的含义很广,它明确指出:茶树适宜于向阳山坡有树木荫蔽的生态环境。由于茶树起源于我国西南地区的深山密林中,在人工栽培前,它和亚热带森林植物杂生在一起,并被较高大的树木所荫蔽,在漫射光多的条件下生育,形成了耐荫的习性。植物是通过光合作用从太阳辐射能取得其生育所必需的能量的,光照是植物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养分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各种植物的生长发育都需要一定的光照。光照强度,影响光合作用的进程,光照条件的改变,给有机体的生化变化带来深刻的影响,这是关系到茶叶的产量和品质的问题。遮阴就是根据光对茶树有机体的影响而进行的农业技术措施。在日照强烈的地方,在茶园梯坎和主要道路两旁适当的栽种一些遮阴树,以减少直射光,使遮光度达到适合茶树生育对光的要求,这是必要的。因此,“阳崖阴林”是符合茶树生育的生态环境。
第三,《茶经》所提到的又一生态条件是地形。《茶经》所说的“野者上,园者次”,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是野生的茶叶品质好,茶园里培育的较差;另一种是生长在山野里 的品质好,生长在园地里的较差。前者是从栽培管理来看的,后者是从地形来看的。但不论从何种角度解释,这两句话是符合当时客观实际的,因为当时的栽培技术,包括茶地规划、园地开垦、茶树种植和茶园管理等方面的技术都还较落后。“园者”不如“野者”的情况,在中草药的生长中是常见的。而且,陆羽有入山采制野生茶的爱好,有时几天野宿不归。他的友人皇甫冉、皇甫曾兄弟(丹阳人,丹阳在今江苏省,陆羽在安史之乱由湖北竟陵过江后,投依皇甫冉,同时结识了皇甫曾)都曾有诗记述了他入山采茶的情况。如皇甫冉在《送陆鸿渐栖霞寺采茶》诗中,说他采茶之时,“远远上层崖”,“时宿野人家”;又如皇甫曾在《送陆鸿渐山人采茶回》诗中,也说他“采摘知深处,烟霞羡独行”。所以,“野者上,园者次”的说法,与陆羽当时采制野生茶的实践不无关系。
“野者上,园者次”,同时说明了品质与地形的关系。野生茶多生长在高山、深山;而人工种植的茶园大多在低山或坡地。我国历代文献中所记述的名茶,很多都是出在高山。如五代蜀时毛文锡在他所著的《茶谱》中所列的名茶,其中一再提到的“蒙顶茶”,最名贵的是中顶的产品,而这个地方“草木繁密......人迹罕到”。又如至今还驰名国内外的各种名茶,以及国外斯里兰卡“乌发红茶”,印度的“大吉岭红茶”等,都是产于高山的优质茶。所以,我国历来就有“高山云雾孕好茶”的谚语。目前,云南、贵州、四川、广西、广东等省区的高原和山地出产的红细茶,其品质可与印度和斯里兰卡的上等红茶媲美,如再能在品种和制造方面继续加以改进,则在不久的将来,在品质或售价上,都应超出印度、斯里兰卡高级产品之上。这又为上述谚语提供了新的证据。
高山出名茶,主要由于高山云雾多,漫射光多,湿度大,有的是昼夜温差大,等等,有利于茶叶有效物质的积累,特别是芳香物质积累较多。总的来说,这是环境条件综合影响的结果。但并非所有高山都能生长出好茶,也不是山越高茶长得越好,主要是山区的小气候和土壤的理化性质决定的。
就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来说,茶叶品质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品种选育、栽培管理和制造技术,在适宜茶树生长发育的自然条件下,采取现代技术措施栽培的茶树,都能够获得优质茶叶。因此,陆羽当年的“野者上,园者次”的观点就不适用了。不过,《茶经》中的说法,对现代化茶园的地形(包括海拔、温度、湿度、地形,坡度、坡向等)的选择以及环境条件综合影响的比较研究,还是有益的。
在《茶经》中谈到种茶方法的,有四句话:“凡艺而不实,植而罕茂,法如种瓜。三岁可采。”这里重点指出的是法如种瓜。唐代以前的种瓜法,北朝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说得很清楚:“凡种法:先以水净淘瓜子,以盐和之。先卧锄,耧却燥土,然后掊[póu]坑。大如斗口,纳瓜子四枚,大豆三个,于堆旁向阳中。瓜生数叶,掐去豆(豆字后疑漏一叶字。据原注所说,大豆在坑内可作肥料用)......”(见《齐民要术校释》,农业出版社出版)
唐代距北朝魏时间较近,其种瓜方法似应与《齐民要术》所记载的无甚差异。至其种茶法,据唐代韩鄂的《四时纂要》所说,则为:“种茶,二月中于树下或北阴之地开坎,圆三尺,深一尺,熟斸[zhú],著粪和土。每坑种六七颗子,盖土厚一寸强......旱即浇以米泔[gān]。”(见《四时纂要校释》,农业出版社出版)
可见唐代种茶和种瓜,在整地、开穴、施基肥、种子直播等方面,确有类似之处。
对于“凡艺而不实,植而罕茂”这两句话,过去有着各种不同的理解。明代钱椿年撰、顾元庆较的《茶谱》中简单地说是“艺茶欲茂,法如种瓜”,只侧重谈了种茶要“法如种瓜”,对其上的两句都未作解释。美国乌克斯在《茶叶全书》中对《茶经》的译文,干脆把这两句略去了。这说明这两句是较难解释的。对这两句话中的“实”,大致有两种看法:一种是把“实”解作种子(如张芳赐等的《茶经浅释》),一种是把“实”解作农艺技术措施中的把土壤踏实,“不实”是既要松,又要实,即松实兼备之意。我国自农耕时代开始后,用种子直播和用苗木移栽的种植方法,都已逐渐为劳动人民所了解,种茶自不例外。因此,这两句话中的“艺”和“植”,是指种子繁殖和苗木移植这样两种栽种方法来说的。但有的认为种茶只能种子直播,不能移栽,所以过去把茶树直称为“不迁”,并曾有“艺茶必下种”、“移植不复生”的说法。(见明代陈耀文《天中记》)茶树种植,采用茶籽直接播种,较之茶苗移栽,具有方法简便,苗期容易管理,成活率高等特点,因而种茶多沿用直播的方法。而茶树移植后的第一二年,由于根系功能恢复缓慢,吸收能力弱,抗逆性差,特别是由于茶树冬不落叶和永年性生长,所以直根伸展最深,移植后,如技术措施不当,确有“不复生”的情况。而旧时婚姻中的聘礼多以茶为象征性的信物,女方受聘也称“受茶”。不过这种说法只是就茶树用种子直播的方法而言,忽视了选优去劣,提高种苗质量的育苗移植方法,显然不是全面的观点。“法如种瓜”是和其上面两句紧密联系着的,这就是,“在艺而不实,植而罕茂”的情况下,应按种瓜法去种茶。
“三岁可采”的说法,基本上是正确的。茶树采摘年限的早迟,除品种条件外,茶园所处的地理纬度或大气候的条件,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茶经》作者所涉足的地区,大多在长江流域,一般地说,是“三岁可采”,但在低纬度的我国南部地区,就不需要三年了。
唐代的种茶法,由于韩鄂《四时纂要》的记载,才使后人得以在《茶经》所说的之外有较多的了解。宋代茶书虽较多,但无一记述了当时的种茶法。与宋代同时的金代人(作者失名)所编的《四时类要》,是以《四时纂要》为基础改编的,它所记的种茶法,与唐代的并无任何不同。为了对照唐宋两代的实际作法,今将《四时类要》的原文照录如下:“熟时收取子,和湿沙土拌,筐笼盛之,穰[ráng]草盖,不尔,即冻不生。至二月中出种之于树下,或北阴之地,开坎圆三尺,深一尺,熟斸,著粪和土。每坑中种六七十(按:十字应是衍文)颗子,盖土厚一寸强。任生草,不得耘。相去二尺,种一方。旱时以米泔浇......二年外方可耘治......三年后收茶。”(见《农政全书校注》卷三十九,197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明代的种茶法,基本上仍与唐代以后的相同。如罗廪《茶解》在“艺”的一节中说:“秋社后摘茶子,水浮,取沉者,略晒去湿润,沙拌藏竹篓中,勿令冻损,候春旺时种之。茶喜丛生,先治地平整,行间疏密,纵横各二尺许,每一坑下子一掬,覆以焦土,不宜太厚。次年分植,三年便可摘取。”
上述种茶的直播方法,关于茶子贮藏、选种、沙藏保种、穴播、施基肥等经验,有些至今仍在应用,是值得参考的。
至于现代的茶树繁殖,除了应用种子繁殖也称有性繁殖的方法外,还应用茶树营养器官的一部分使形成新的植株,包括扦插、压条、分株(或称分根)等等方法,用这类方法繁殖的叫营养繁殖,也叫无性繁殖。由于种子繁殖和营养繁殖各有特点,因而目前对这两种繁殖方式都加以采用。今将种植茶树的规格和技术分别介绍如次:
【种植茶树规格】 已由过去的丛式种植改为条列式种植,并普遍采用了单行条列式。一般灌木型茶树,行距1.5米左右,丛距约0.33米;乔木和半乔木型的茶树,要酌情放宽;坡度较大的茶园,丛、行距均可适当缩小。
1、茶子直播,播种前,茶子要进行筛选、水选和催芽。要适时播种,浅播或穴播。茶子从采收以后到第二年三月都可播种。一般秋播在十月下旬至十一月底进行;春播在二至三月间进行,最迟不超过三月底。生产上常采用秋播,在正常气候条件下,秋播优于春播。
茶子适宜穴播,每穴播种四至五粒。播种深度宜浅,应控制在三厘米左右。具体做法是:秋播稍深,春播稍浅;沙土稍深,黏土稍浅。播后覆土,做法是,其厚度为种子直径的二倍半到三倍。覆土后在播种行上撒些砻糠、麦秆、稻草等物,既可作为茶行标记,又可减少杂草滋生,利于出苗。
2、茶苗移栽,移栽要掌握移栽时期、苗龄和移栽技术。移栽应在茶苗地上部的生长进入休眠时期进行。一般以晚秋和早春为移栽茶苗的适期。寒冷及高山地区,冬季有冻害或干旱的地方,则以早春移栽为宜。移栽还需考虑当地降雨情况,南方有些省以进入雨季为移植适期。移植苗龄,一般为一年生苗木,只要苗木有十五至二十厘米的高度并有良好的根系,就可移栽。茶苗起苗时,要少伤根,多带土,起出后就地移植,以带土随起随栽为好。栽时,如苗木主根过长可剪去部分,然后按规定的丛距,在每穴放入健壮苗二至三株,每株稍稍分开,使根系自然舒展,随即填土,至过半时,压紧根系周围土壤,尔后浇水,浇透整个松土层后,再继续填土至根颈处压实。茶苗春季定植后,为减少枝叶失水,要及时修剪。秋季移苗,则不必修剪,待翌年开春再剪为宜。
无论直播或移栽,栽种前,在做好园地规划和园地垦辟的基础上,要选用良种,合理密植和重施基肥;栽种后,要做好茶园保水、灌溉抗旱、防冻、修剪和施肥等各项管理措施,为早期成园并获得高产创造坚实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