涛哥的鄙视小科普:召回制度产品生产商、进口商、经销商在得知其生产、进口、经销的产品存在可能危及人身健康、财产安全的缺陷时,依法向政府部门报告,并告知消费者,从市场消费者手中无偿收回有问题的产品,实施予以修理、更换、赔偿等积极有效的措施,从而消除缺陷产品的危害风险,提高企业信誉。这种挽救措施的方法即为召回制度。
目前,大家熟悉的主要是汽车、电子产品召回制度。其实,我国还有乳品与食品召回制度,目的都是为了保障消费者的食品安全。
根据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粮食局20日发布的《粮食质量安全监管办法(征求意见稿)》规定,我国将实行粮食召回制度。粮食经营者发现其销售的粮食有害成分含量超标,应当立即停止销售,召回已售粮食。
想想这几年来,重金属超标的毒大米、陈粮充新粮的小麦、发霉粮食酿造的酒,真是看得人胆战心惊。这样的问题粮食如果总能流通到市场上,那得让咱老百姓吃出多少病来!?所以,粮食召回制度的实施,可谓“生逢其时”。
《意见》第二十五条规定,粮食经营者发现其销售的粮食有害成分含量超过食品安全标准限量的,应当立即停止销售,通知相关经营者和消费者,召回已售粮食,并记录备查;同时将召回和处理情况向县级以上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报告。
那么,需要被召回的粮食,实际上是指禁止作为口粮和食品原料来销售的下列粮食:
(一)真菌毒素、农药残留、重金属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的污染物质含量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
从这里大家不难看出,其实这些需要被召回的粮食,大多数并不是在生产过程中就变成了残次品,而是在存储和运输过程中发生了霉变或者被污染。那么,这就要求粮食仓储和运输企业严格执行安全标准,不得有投机取巧和不法行为。
小作坊“渐渐浮出水面,纳入监管部门的监管视野,主动公示承诺,接受社会监督”的这一转变,源自大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全市食品生产经营环节推行的“小作坊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工程。监管部门事先告知1248家,建立小作坊信用档案1144家,发放规范化监管记录1219家,发放《登记证明》994家,超额完成省定40%以上小作坊《登记证明》发放及规范化制度化监管的任务指标。
【环球网综合报道】据英国路透社网站8月19日报道,中国浙江省监管部门称美国亨氏公司的一批婴幼儿食品铅含量超标,亨氏公司已经从中国市场召回了这批食品,但是亨氏在中国的品牌声誉大受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