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证找上官平萍速办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12月6日起,新华每日电讯与内蒙古日报社联动开设“亮丽北疆·高质量发展纪行”专栏,全媒体聚焦内蒙古以万马奔腾的气势向着闯新路、进中游的目标奋勇前行,努力完成好习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的铿锵步伐,抓住国务院《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出台的历史机遇,以不达目的不罢休的蒙古马精神奋进新征程,全方位展示内蒙古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全速奔跑的生动实践。
秋收结束,喜讯频传:内蒙古粮食种植面积和单产实现“双增”,2023年丰收已成定局,粮食生产即将迎来“二十连丰”。
内蒙古是我国13个粮食主产区和8个粮食规模调出省区之一,每年有一半以上的粮食调往区外、供应全国。截至2022年,内蒙古粮食产量连续5年保持在700亿斤以上,2022年创780亿斤新高,总产量居全国第六位。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习始终高度重视、十分关心内蒙古农牧业农村牧区发展,多次作出重要指示。今年6月,习考察内蒙古时再次强调推动农牧业高质量发展,念兹在兹、殷殷嘱托。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牢记嘱托,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农牧业生产和粮食安全各项工作,从高标准农田建设、科技兴农兴牧、粮食增产稳产等多方面一一细化落实,将农牧业高质量发展和粮食安全抓在手上、放在心上,带领全区人民担起北疆“粮仓”之责,埋头苦干共同奋斗,筑牢北疆“粮仓”的丰收底气,让“中国碗”里的“塞外粮”分量更重成色更足。
10月10日,在通辽市开鲁县建华镇六合村的全国玉米绿色高产高效行动万亩片,测产组专家兴奋地宣布:平均亩产1096.54公斤!比去年的最高纪录增加近9公斤,刷新东北春玉米区万亩大面积单产纪录。
同一日,开鲁县开鲁镇小城子村玉米千亩示范区的测产结果显示,玉米平均亩产达到1246.65公斤,刷新了东北春玉米区千亩方单产纪录。
不仅玉米单产屡创新高,内蒙古今年大豆、小麦、水稻、马铃薯、油菜、向日葵等主要粮油作物先后创造新的高产纪录,可谓捷报频传。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多次召开会议,强调“要把粮食增产的重心放在大面积提高单产上,不断增强保障粮食安全能力”。
今年是我国启动实施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的第一年。提单产,藏粮于技是关键。
内蒙古持续压实党政同责,全力推进藏粮于技,组织全区推进“建良田、育良种、推良技、配良机、实良制”提单产措施,建成545万亩单产提升示范区,总结了11种作物27种单产提升模式,带动全区粮油作物大面积均衡增产。
育良种,解决种业“卡脖子”问题,内蒙古不断发力:着力开展11个育种联合攻关和13项“揭榜挂帅”工程,启动实施科技兴农兴牧三年行动,成功创建8个农牧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有了好种子,如何更快推广到农民手中?从去年开始,内蒙古建设了“看禾选种”平台。农民能在“看禾选种”平台示范田里分别看到不同品种作物的生长和收获情况,直观地感受到哪些品种在哪类田里长得好、收得多。
从抓紧培育优良品种到提高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再到良田良技良种与农机相适配,内蒙古不断在藏粮于技上找出路、谋发展,让科技赋能作物高产优产。
今年3月,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孙绍骋在巴彦淖尔市调研乌拉特前旗新安镇树林子村高标准农田科技示范区黄河水澄清滴灌项目。当地通过实施黄河水澄清滴灌水肥一体化项目,收获了清除泥沙、节约用水、中和盐碱的综合效益,一举多得。孙绍骋表示,有关方面要认真研究、总结此类做法,推出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把“盆景”变成“森林”。
“盆景”变“森林”,内蒙古一直在努力。目前,内蒙古已建成高标准农田4989万亩,这些高标准农田支撑起全区2/3以上粮食产能,对粮食增产贡献率达到38%。高标准农田建成项目区平均增地1.5%,亩均增粮100公斤。
内蒙古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出机制创新类、高效节水类、旱作农业类、土地改良类、建后管护类、智慧农业类、建成经营类7大类富有区域特色的高标准农田典型做法,为解决高标准农田如何建、谁来建以及建成之后如何管护等问题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关键一环;保护好耕地中的“大熊猫”——黑土地,也是重要的发力点之一。
秋收之后,呼伦贝尔农垦集团的黑土地上还是一派繁忙景象。一台台大型机械在田间来回穿梭,伴着机器轰鸣声,作物秸秆被粉碎、抛洒,变成黑土地的“营养餐”。这也是呼伦贝尔农垦进行黑土地保护性耕作的重要步骤。
针对东北黑土耕地出现“薄、瘦、硬”等问题,内蒙古坚持多元投入、强化科技创新、加快推广保护性耕作,遏制东北黑土耕地土壤退化,促进黑土耕地资源持续利用,让好地多产粮、产好粮。
今年,内蒙古被纳入国家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综合利用试点范围,资金、技术、机制等方面的国家支持将有利于内蒙古集中连片推进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和现有耕地改造提升,挖掘新增耕地后备资源潜力。
告别“白茫茫”,迎来“绿油油”。内蒙古按照“优种适土、改土利种”的思路,试点先行、示范引领,在河套、土默川、西辽河三大灌区推广9项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让荒芜的盐碱地变成希望的田野。
“保耕地,不仅要保数量,还要提质量。我们通过一系列扎实有力的政策举措,推动耕地质量建设取得成效。目前,全区耕地质量达到5.6等,较2019年提高0.25等,耕地质量实现稳步提升。”内蒙古农牧厅农田建设管理处处长林利龙说。
突泉镇东合村村民孙立秋忙碌了一整个秋季,满心喜悦,“我种了100多亩玉米,每亩地能产1200斤。玉米还能深加工,我们增收不少。”
收获的玉米,很快就进入了下一站。位于九龙乡的内蒙古九龙新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加工车间里,一根根鲜食玉米经过脱皮、沥水、蒸煮等多道工序,将走向餐桌。
这条延长的玉米链,让玉米就地加工全株深度转化增值,农户每亩玉米收入达到1500元。产业不断增值,种粮有赚头,农民才能安心种粮。
“90后”焦德保是一位新农人,2020年大学毕业后回到扎兰屯市成吉思汗镇繁荣村,跟着父亲学起种地。
焦德保说:“今年大豆生产补贴又提高了,粮食产业链也越来越长,收入一年比一年好。”
财政的真金白银投向农业生产,让更多农民种粮底气十足。今年以来,内蒙古一如既往加大粮食生产支持政策,国家和内蒙古财政累计投入保障粮食安全资金217.9亿元,生产者补贴和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等普惠性补贴达到159.6亿元。同时,支持产业链发展的政策也在持续增强,今年内蒙古围绕“土特产”产业发展,重点支持饲草料加工等161个项目,大力发展稻壳米糠、果蔬皮渣等副产物精深加工,不断拉长产业链条。
内蒙古聚焦奶业、玉米、肉牛、肉羊等7大农牧业重点产业链,以链式思维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不断提升农牧业发展质效。
今年以来,内蒙古新认定自治区龙头企业149家,自治区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770家。新创建3个国家级现代产业园和8个产业强镇,创建数量居全国第一。通过推动农牧业延链、补链、强链,内蒙古补上研发、加工、品牌等环节短板,带动农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增效。
“链”上攻坚,内蒙古以更坚韧的定力、更有力的行动推动农牧业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价值链向中高端拓展。
“二十连丰”,北疆内蒙古有底气。底气在每一粒良种里,在万顷农田中,在延绵不断的产业链条上,更在人们辛勤耕耘接续奋斗的努力和实干中。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藏粮于链,内蒙古担起全力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的光荣责任,稳住北疆“粮仓”压舱石,以持续不断的努力,让“中国碗”里装入更多“塞外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