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才厚死亡之谜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虽然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家,但是很多人对于农业的认知仍然停留在“粮食”本身,并没有意识到农业真正的价值和意义。
在世界格局不断变化的背景下,大国之间的竞争已经不可避免。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大国竞争都是集中在军事、能源等领域,但是实际上农业领域也是一个硝烟弥漫的战场。
能够在国际农产品市场上搅风搅雨的国家,无一不是世界上排得上号的强国。由此,引申出一个概念-----粮食战争。
大部分人认为大国摩擦,就应该像中美贸易战那样,在高科技领域掐敌方的脖子,但是实际上有时候在粮食领域动手脚,反而会更有效果。
粮食之所以能够成为大国博弈的主角,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人类无法抵抗饥饿。
贪食在基督教的教义里被称为七宗罪之一,足以说明粮食以及饥饿在人类历史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事实上,饥饿距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像是一个秃鹫紧盯着这个世界,随时准备杀一个回马枪。
充足的食物是一个组织顺利运行的基础,因为人类的行为在饥饿的情况下是不受控制的。中国历史上发生过的“易子而食”的惨案,就是人类在极端饥饿的情况下所作出的行为。
历代封建王朝的覆灭基本上都离不开天灾人祸,以及由天灾人祸所引发的严重的饥荒,最终导致民众揭竿而起推翻腐朽的王朝。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等式,即充足的粮食 = 稳定。一个国家的粮食供应如果出了问题,那么其内部必然会出现动乱。这样的例子在近代也是比比皆是。
赫鲁晓夫担任苏联领导人时期,为了推动苏联农业的发展,在苏联境内大范围地推广玉米,完全忽视了地域差异,导致苏联的粮食产量在1963的时候出现大幅度地下降。
第二年,赫鲁晓夫依然没有意识到其政策的错误之处,反而在各地设置了新的专门负责农业管理的机构,引发严重的贪腐问题。最终,赫鲁晓夫错误的 “玉米政策”成了他下台的导火索。
一根小小的玉米就能拿下一个庞大国家的领袖,这就是农业的力量。除此之外,对于部分在农产品领域无法自给自足的国家来说,国际粮食市场的任何动荡,都有可能引发国内暴乱。
以2007-2008年度出现的粮价暴涨为例。埃及国内当时因为粮食价格连连上涨,从而爆发的大规模的抗议,最终导致5人死亡,20多人在游行过程中受伤。美洲国家海地也是因为饥荒发生暴乱,导致领导人直接倒台。
换个角度看,如果有人能够控制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的粮食流入,是不是就等同于能够控制这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局势?这就是各国参与粮食竞争的目的,即在粮食战争中保全自己、操控他人。
现在在国际粮食市场有较大话语权的国家,几乎都可以算得上是世界级的强国。美国、法国、中国、俄罗斯等都是国际粮食贸易市场上的巨头。
这也侧面说明了,农业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其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和竞争力。
想要实现第一个目标,需要按照以下思路:首先,要考虑本国的农业生产力能否自给自足。这里涉及两个方面,一是本国的农业资源是否充足,二是能否有效应对抗其他国家的农业入侵。
很多国家因为地理位置、国土面积等客观原因导致其本国农业生产力较弱,这种情况基本上很难解决。还有一种情况,是本国的农业资源自给自足,却被外来的力量破坏了。
前文中提到的发生饥荒的海地,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海地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每年可以生产17万吨的大米,虽然这个数量确实不多,但是因为海地人口有限,所以这些大米足以养活大部分海地人。
但是这种平衡在1995年被美国打破了。当时美国的大米大批量地进入这个国家,价格却只需要海地本地产大米的二分之一。
在利益的驱使下,大量的海地人选择购买美国大米,海地本地种植大米的农户因为大米卖不出去纷纷改行。后来,美国大米在海地市场的占有率达到了75%左右。
此时,美国的粮食贸易公司选择提高价格,提价后的美国大米,很多海地人根本无力购买,回过头想买本地米发现根本就没人种。自此,海地成为了一个经常被饥荒光顾的国家。
海地的遭遇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想要在粮食战争中实现第一个目标,要处理好两个问题。第一个就是不能放弃本国的农业。毕竟一旦到了关键时刻,能靠得住的只有自己。
第二个就是不能放任国外的粮食产品在本国市场大量倾销,挤占本国农产品和农业从业者的生存空间。这一点其实各国农民都意识到了。
之前,韩国的农民和中国台湾地区的农民,都曾经多次反对境外农产品的进入,但是显然他们的诉求并没有得到积极的回应。
想要实现第二个目标,提升本国在粮食贸易领域对其他国家的影响力,同样需要从两个角度入手,既要“能卖”,也要“能买”。
所谓“能卖”就是要通过各种方式提升本国的农业生产率,这方面美国做得非常不错。以孟山都为代表的美国农业企业,在很多领域已经做到了近乎垄断的地位。
农业生产率高,就意味着国家可以在满足自身需求下,将粮食大量出口到其他国家。美国大米能够成功进入海地市场,除了价格低廉之外,也是因为其供应量非常充足。
“能买”指的是国家本身有庞大的市场,能够大量购买其他国家的农产品,成为其他国家农业收入的支柱市场。
比如说中国曾经长期大量购买美国产的大豆,对于美国的农业种植户来说中国就是他们的“大金主”。所以在中美贸易战开始之后,美国很多的农业工作者对此是非常反对的。
作为国际粮食市场的大客户,如果中国的合作对象和购买量发生变化,国际粮食价格也必然会产生一定的波动。
首先,是给本国的粮食生产者提供补贴,确保本国的粮食产量。美国从上个世纪20-30年代就意识到了农业产业的脆弱性,开始建立农业常平仓制度。
在该制度的保驾护航之下,美国农民可以确保自己的产品价格,能够稳定在一个相对合理的区间,同时以农业名义申请贷款还能够得到一定的政策性优惠。
该政策原本是为了保障美国国内个人种植户的利益,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催生出了垄断性的大型农业企业。对于这类企业来说,补贴制度的存在让他们有了更大的利润空间。
作为大型企业,他们可以说是打一份工挣两份钱,一边赚着美国政府提供的补贴,一边还靠着卖粮食赚钱,可以说是一鱼两吃的典范。
有了政府的支持,美国的农业企业和农业生产者自然就愿意多种粮食。政府补贴的存在让他们的种粮成本更低,导致他们的粮食产品可以用极低的卖价冲击他国市场。
其次,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可以通过WTO等国际贸易协定,轻易地突破其他国家的国际贸易防线。
各国政府其实都知道有关农业的倾销行为是极为有害的,会有意识地通过设置关税壁垒,或者相关的政策法案阻止这种情况发生。
但是国际贸易行为本就是发达国家主导的。他们是规则的制定者,所以可以利用国际规则去强行要求其他国家打开市场。
以WTO为代表的很多国际贸易合作组织、条约或框架,都要求参与国要在进入发达国家市场的同时,开发本国的市场,其中就包括粮食市场。
如果不答应,就会被排除在以西方国家为主导的国际贸易体系之外,对于一些规模有限的国家来说,他们可能会面临更大的损失。所以他们只能在两害中取其轻。
再次,就是大型农业公司在科研领域的垄断。我们现在大规模种植的品种都是经过多代选育的结果。要知道,在中世纪的时候西方人吃的西瓜果肉还是粉色的,西瓜子也要比现在大很多。
但是农业良种的培育需要大量的资源投入,这里的资源包括物质和时间。以孟山都为代表的垄断性农业企业在研发出新的种子之后,会将他们的种子倾销世界各地。
但是这些种子本身是经过“阉割”的,他们结出的果实不能用来育种。一旦某一个国家对他们的种子产生了依赖性,就需要不停地进口这些公司出产的种子。
一旦这些公司不想合作,这些国家或者地区的农业就会立刻陷入困境。因为他们本地的土产粮食作物已经完全被外来的作物所取代,再想重新规模化地种植难如登天。这就相当于将农业方面的主权拱手让与他人。
用政府补贴降低本国农业生产成本,用国际贸易强制他国开放市场,再通过大型农业企业实现种子垄断,就是粮食竞争最常用的“三板斧”,也是各国在“交火”过程中最常使用的武器。
想要在粮食战争中拿到主动权,需要针对敌方的“三板斧”对症下药。面对其他国家的粮食倾销轻微,要善于使用关税措施,或者在时机合适的时候发起反倾销或反垄断调查。
如今的粮食贸易带有较强的金融属性,再加上国际局势动荡不安,导致国际粮价是一天一个样。在这种情况下,国家主体对于粮食市场的调控必须更具有灵活性。
在市场发生变化的时候,及时作出有针对性地反应,保持对国际粮食市场的高度敏感。以便尽可能确保国内的粮食市场保持总体稳定的状态。
对于大型国际农业企业的进攻,要通过针对农业垄断性行为的立法,对其行为进行约束。虽然这些公司每年都会在法务方面花上不少钱,但是他们法务的主要工作还是应对其本国政府。
但是这类公司的行为毫无疑问是涉及垄断的,而商业垄断在大多数国家都属于违法行为,只不过各国在判断垄断的标准上有一定差异。
市场所在国完全可以针对大型农业跨国企业的现状,进行有针对性地垄断立法,对其行为加以约束。
对于国际贸易领域的沟通交流要保持积极的态度,要将成为规则的制定者当作自身的目标。因为只要你一天不参与制定规则,你就永远是规则剥削的对象。
国际贸易谈判本质上是不同国家之间的利益交换,所有谈判代表都在漫天要价、就地还钱,只有参与进去才能将自身的利益最大化。
另外,还需要为本国的非国营农业企业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和辅助政策,让它们成长起来到国际市场上,与大型跨国农业企业进行竞争。
粮食战争本质上是发达国家向欠发达国家发起的掠夺性行动。2008年,美国为了节省石油消耗而推出乙醇汽油的行为,本质上就是用发展中国家的 “口粮”,去“喂养”他们的汽车。
换言之,就是它的存在是错误的,但是它的出现本身是合理的。发展中国家作为“”除了提高警惕、积极应对之外,也没有其他更好的应对方法。
余莹,汤俊.美国粮食战略主导下的粮食贸易规则[J].国际观察, 2010(1)
王磊.粮食危机更是一场粮食战争[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08(7):78-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