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大宝帝国风流广西柳州汽车城的东风柳汽商用车基地,工人在整车车间忙碌。复工以来实现了产能全面恢复,订单也创新高。黎寒池摄(人民视觉)
在我们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怎么办?奋力突围,我们责无旁贷!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中国疫情防控终于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自4月8日起,《人民日报海外版》在头版开设“看!中国经济奋力突围”专栏,近一个月来,生动呈现了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积极应对疫情、勇于迎难而上、有序复工复产、主动危中寻机的新探索新作为。20篇聚焦一线、令人感奋的故事里,既有在抗疫保供方面担当中流砥柱的大央企,也有在困境中闯出一片新天地的“小巨人”;既有咬紧牙关为生计奔忙的各类经营者,也有夜以继日解决民生难题的广大基层干部;既有尽力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的侨商,也有坚定在华发展信心的各国投资者……非常时期,正是大大小小经济主体不放弃、不服输、不停步的那股子劲头,汇聚起中国经济突出重围的澎湃活力和强大动力。
栏目有期,奋进不止。《人民日报海外版》将继续通过新的专栏和报道,及时反映中国巩固疫情防控战果、全面恢复经济社会秩序、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幅幅壮丽图卷,也希望海内外读者与我们共同见证一个个可圈可点的中国故事!
时维立夏,田间地头一片繁忙;形势向好,各地复工复学也正在路上。万事俱备,“粮草”要先行。一批批生活、防疫、生产物资更是早早地、满满地备上了!
自疫情发生以来,物资供应成为人人关心的基本问题,也是摆在全社会面前的一道综合考题。保基本生活,保人民安全,保经济发展,中国政府、企业、协会纷纷参与到这场“保供”战役中来。
米面粮油齐了,口罩消毒液有了,人们心里安定了。企业复工了,生产物资跟上了,中国经济社会平稳运转有底气了!
“人烟稀少,临海著盐,汪田种稻,一年一熟”,江苏盐城“射阳大米”历史悠久,近年来还成了当地的名片。眼下时节正好,农户们悉心管护田间幼苗,守护着丰收的希望。
另一头,生产线上也忙碌着。“目前手里已经有3万吨的订单了,计划全年保底生产6万吨,争取实现全年销售4亿元!”江苏射阳大米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徐苏阳说,公司复工复产稳步推进,目前2条生产线全部满负荷生产,保障日产300吨大米的持续供应能力。
从种植生产到加工销售,季季紧抓,环环相扣,守护居民的米、面、粮、油、肉、蛋、奶、菜。
生产端,企业各显身手扩生产。辽宁50万头生猪项目部分正式运营,已向市场销售仔猪;河南洛阳等地母猪场项目正抓紧建设,预计今年8月后将陆续建成投产……在辽宁禾丰牧业股份有限公司,生猪产能正稳步爬坡。禾丰牧业关内区市场部总监朱信钢说,目前正是养殖行业补缺口,养殖场复养的时候。预计到明年上半年市场行情都较好,公司正紧抓生猪产业化业务加油干!
零售端,大伙各展所长保供应。特殊时期,市场难免偶有波动。3月底,北京物美超市的大米和面粉日均销量突然增长到正常水平的3倍。“我们赶紧想办法增加商品储备和发货频次。集团与中粮、首农等企业合作,加大采购,第一时间送货到各个门店。”物美集团新闻发言人许丽娜说,货架上供应充足、价格稳定,消费者的疑虑很快被打消。4月上旬以来,门店米面油销量逐渐回落到正常水平。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一季度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先涨后跌,3月平均指数与1月基本持平。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助理研究员司振中点赞:即便疫情最严重的时候,“中国的食品供应以及价格一直保持稳定”。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14亿人口的大市场,平稳运行首先源自供给充足——
“菜篮子”不用愁,全国蔬菜在田面积超过6700万亩,预计未来一个月蔬菜收获产量3400多万吨,能够满足消费需要。“米袋子”也有保障,中国粮食产量连续5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2019年,人均粮食占有量474公斤,远高于人均400公斤的国际粮食安全标准线。
“目前,我们国家粮食储备是充足的,口粮完全自给,米面随买随有。”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刘莉华说。
全国保供应,需要“一盘棋指挥、一竿子到底”,平稳运行亦离不开灵活调度——
疫情发生后,粮食应急保障体系迅速发挥作用,不少城市成品粮供应能力保持在30天以上;中央储备冻猪肉高频次投放市场,4月29日年内第17次投放,累计投放量超30万吨;出村进城、蔬菜直通,各地将“菜篮子”“米袋子”工程列为民生大事。
“市场需要什么,只要产业相关,我们有能力做的,就立马组织生产!”自1月22日起,博科集团副总裁袁文虎跟大伙儿几乎每天加班加点,赶研发、抢生产,攻下一个个防疫产品。
负压隔离舱、口罩、消毒剂、额温枪……对这家原本主打生物安全设备的企业来说,生产都是第一次。“这不是最难的,关键是要跟时间赛跑,抢出速度!”袁文虎如数家珍:2月15日,负压隔离舱生产资质齐全;3月10日,口罩大批量投产……以医用口罩来说,如今博科日产能已达50万只,随着生产一步步扩展,数字还在不断攀升。
“这样的速度真是前所未有!”企业向前突击,相关部门亦托举给力。袁文虎介绍,从产品检测到资质齐全,原来走完流程用上一年也正常,如今不出一个月。为扩产能,博科生产场地飞速拓展到原来的3倍,高效的行政支持,为企业赢得更多时间。
眼下,口罩机、肺功能仪、呼吸机,一个个都是新的目标。“新产品突破不停步,企业抓住发展机遇,也为社会多尽一份力!”袁文虎说。
在这场防疫大考中,防疫物资既是生命安全防线,也是复工复产的先决条件。政府协调指挥,企业紧急部署,工人提前返岗……全社会守望相助,迅速打响一场防疫物资保供战。
——紧急研发攻关、转产扩产。石化企业生产熔喷布,汽车企业生产口罩机,建材企业生产测温仪……从中石化、中石油到上汽、广汽,再到红豆集团、水星家纺,各路企业纷纷上阵。据工商信息查询网站的数据,目前全国有几万家企业新增了口罩、消毒液、防护服等防疫物资的生产业务。
——多部门协调联动,为企业护航。缺员工,人社部门专门调度,一季度为1万多户重点企业解决招用工近50万人;缺资金,3000亿元专项再贷款直接用于支持企业防疫保供;缺物资,工信部门帮助解决生产设备、原材料、运输等问题;为解除后顾之忧,政府承诺对企业多生产的重点医疗物资将全部兜底采购收储。
一项项数据迅速攀升,仅口罩产能,一个月时间就扩大4倍多,全国日产能突破1亿只。“从供需情况看,医用防护服、医用防护口罩、医用隔离眼罩/面罩、测温仪、呼吸机产能已基本能满足国内的需求。”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曹学军说。
随着企业扩能扩产,国内疫情防控向好,中国医疗物资正走向海外,支持全球抗疫。这背后,中国工业体系完整齐全的优势受到海内外关注。
美国彭博社报道,比亚迪、中石化、广汽集团等中国企业跨界生产口罩,这些企业能如此迅速地转变生产线,凸显了中国作为制造业强国的实力。加拿大《环球邮报》则指出,中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制造业,具备迅速扩大的医疗设备生产能力,并以创纪录的速度制造世界所需商品。
“急!哪怕是包装材料不到位,产品也发不出去。”2月底,眼看着库存物料就要耗尽,上游几家供应商却还没有复工,好多问题接连冒出,亚萨合莱自动门系统苏州工厂厂长金明紧张起来。这时,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商务区管委会的关注来得及时,“政府派专员来了解困难,我们列出详细的供应商和所需物料,一两天就解决了问题!”
生产跟上来,产能迅速爬坡,3月完成订单同比增长46%。“目前看,4月、5月订单量也能跟往年持平。”金明说,公司生产的平开自动门不仅安全性能高还有“无接触”的优势,一下迎来明显的增长,好多地产商和医院客户纷纷增加订单。现在物资供应都没问题,订单生产也有保障。
疏通产业链,打通供应链,各地纷纷出实招。苏州工业园区针对企业复工的困难,成立专项协调小组,截至4月13日累计协调产业链协同复工400家;山东发挥龙头企业和重大项目带动作用,梳理产业链配套企业名单,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开尽开、能复尽复。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4月21日,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开工率和复岗率分别回升至99.1%和95.1%,复工复产逐步接近或达到正常水平。
“田间秧苗长势不错,农忙起来,一直到8月中旬都不得闲。”鲜开志是四川成都温江区开志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农资、农机悉数到位,今年合作社打理的6000多亩土地上,水稻育秧、飞防作业、小麦打理,一样也没耽误。
前一阵不算忙,鲜开志一边在田地里看“行情”,一边要把接下来的生产安排妥当,物资可不能缺位。“需要的都备上了,肥料、薄膜、农药,都是本地的供应商,采购方便。农机这块,插秧机、收割机、拖拉机都候着呢,自家6架无人机也随时能用!”鲜开志笑称自个儿是“土专家”,今年生产“不担心”。
推进化肥、农药、种子等农资生产企业的复工复产,打通农资下乡、农机上路、农民下田的堵点……农业农村部4月初发布数据显示,农资企业复工率98%、复产率90%,均高于去年同期水平;今年春耕投入的农机总量将达到2200万台(套),比去年增加30万台(套),能够充分满足春耕生产需求。
水、电、气、讯,复工复产,各路保障亦纷纷添把劲。前一阵,吉林森工集团泉阳泉饮品有限公司准备将5条生产线全部投入生产,但原有的一条供电线路无法满足生产需求。这时,公司迎来了国网吉林电力(白山)员服务队。原来,服务队队员贾春贺通过分析企业用电趋势,推测需要投入备用线路才能满足其生产需求。短短几天,服务队完成该公司备用供电线路的巡检、消缺和投运工作,生产线快速投运。
巴拿马经济学家埃迪·塔彼罗说,中国各地有序复工复产,畅通了中国国内供应链运转,促进了产品出口,为提振全球市场信心发挥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