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六成绩查询20世纪60年代末,为了给村集体增加收入,辽宁丹东山城村的几个年轻人去一家造纸厂帮着搬运旧书造纸浆,他们从那里带回了几本书自己回家翻阅。
十几岁的张德胜喜欢看军事类书籍,他从中找到了一本抗美援朝战斗故事集《战斗在朝鲜》,准备回家好好看看。
当张德胜翻看的时候,一篇《奋战在危急情况下的副排长孙景坤》的文章吸引了他。
“孙景坤?这不是二大爷的名字吗?”家中排行第二的孙景坤被村里晚辈尊称为“二大爷”。
张德胜再看了一眼文章附带的人物照片,也很是相似,连籍贯也是一样的,这更让他感到好奇和疑惑。
他仔细看完了这篇文章,文章讲述的是战斗英雄孙景坤在朝鲜战场英勇杀敌的故事,后来还作为一等功臣,受到过毛主席的接见!
正值中午,孙景坤刚吃好饭坐下。张德胜就气喘吁吁地跑了进来,指着书上的照片问:“二大爷,这是不是你?”
孙景坤眯着眼睛看了看,没说是也没说不是,只是淡淡地说句:“你念给我听听。”
张德胜读得很慢,孙景坤也认真地听着,当他听到副连长支全胜的名字时,孙景坤打断了他,说了句:“是我!”
张德胜彻底惊讶了,这位他再熟悉不过的二大爷,居然是战斗英雄,还被毛主席接见过。
孙景坤1924年出生于辽宁省丹东市山城村,在他九岁那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东北三省沦陷。很多的百姓被日军残忍杀害,他从小就见到了各种人间苦难,明白底层百姓生活的艰辛。
在他的心里,他暗暗发誓,要赶走日本鬼子,拯救人民,让家乡百姓以及所有的百姓都过上好日子。
21岁那年,日本人被赶走了,本以为可以过上好日子了。可是和平不过是表象,方面再次发动了内战,人民又处在战争的危险之中。
在东北战场上,我军逐渐占据上风,解放的地区越来越多。1947年6月,东北民主联军赶走了军队,解放了丹东。我党在这里建立了人民政权,开展土地革命,给老百姓分了田地。
丹东百姓对感恩戴德,孙景坤也不例外。来了以后,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他都看在眼里,衷心地感谢他们,并在心里逐渐产生了加入他们的想法。
1948年1月的一天,丹东市山城村热闹非凡。在一户农家小院里,传出一阵锣鼓和鞭炮声。因为这一天是村农民协会副主任孙景坤大喜的日子,他和当地一位姑娘,正被村民们簇拥着举行婚礼。
如今,分了田地,又娶了媳妇,按道理来说,这就准备开始过上幸福生活了。可是,村里人不知道的是,在婚前,孙景坤和妻子已经约定:结了婚就去参军,保卫幸福生活。
这个决定无疑需要巨大的勇气,以及坚定的决心。村民们得知这个消息都非常不解,认为如今也算是成家立业了,怎么离开家里前去参军呢?还有人问他,上战场搞不好小命都没了图什么呢?
孙景坤坚定地回答道:“没有,哪有我们如今的一切。我要拿起枪,保卫新生活!”
孙景坤收拾行囊,告别妻子,踏上了从军路,成为了东北人民解放军第3纵队8师24团7连(1948年11月改称第40军119师357团7连)的一名机枪手。
也不知是幸运还是不幸,孙景坤参军不到一个月,就赶上了四平战役。此时已经是第四次四平战役了,战斗即将进入尾声,四平即将解放。
他作为一个新兵,刚上战场的时候难免会有点害怕。打起来的时候,他才见识了那个场景。据孙景坤说:“没开火的时候还是挺害怕的,等真正打起来,反而不知道什么是害怕了。”
在四平战役中,他才知道了什么是枪林弹雨,也明白了战争的残酷,上一秒还在你身边的战友,下一秒可能就已经牺牲了……
可是孙景坤没有畏惧,在战斗中,他慢慢成长起来,逐渐从一个新兵蛋子变成了一个勇敢的解放军战士。
1948年9月,按照的部署,东北野战军司令员决定攻打锦州。而要攻打锦州,就必须先拿下位于锦州以北的义县。义县处于解放军南下的交通要道上,铁路、公路都要从这里经过,位置十分重要。
孙景坤所属的第三纵队就是负责攻打义县的部队之一,战斗打响后,孙景坤架着机枪英勇的反击敌人。敌人自然也注意到了他这个火力点,子弹嗖嗖地就从他的身边擦过。
不仅是子弹,敌人的炮弹也对准了他。一发炮弹就在他身边爆炸,一块炮弹皮直接就扎进了孙景坤的小腿里,送到后方医院也没有取出来,就一直在他腿里。
孙景坤随后打锦州战役负伤了,在打黑山阻击战中也负伤了,在打唐山时又负伤了,还有后来的渡江战役……很多次战役他都负伤了,可是他每次都坚持下来了。一次次的负伤,导致他的身上留下了一处又一处的伤疤
在他看来,如果负了轻伤,那就要继续留在战场战斗;如果是重伤,他也留在部队,跟着部队的大车,走到哪拉到哪。这才导致很多次战役都能看到他的身影,而他的伤疤也越来越多。
在他的战斗经历中,有一次是最为惊险的。当时一颗子弹就擦着他的后脑勺飞过,幸好只是擦伤。他用手一摸,全都是血。
孙景坤跟随部队一路从东北老家打入关,从辽沈战役到平津战役,然后再一路南下,参加了著名的渡江战役,突破湘粤防线,会歼桂系兵团,途中经过了9个省,直接打到了海南。在1949年,他正式加入了中国。
让孙景坤感到欣慰的是,由于他们的付出,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了。他一直记得他当初参军的初衷:拿起枪,保卫新生活,让人民大众都能过上好日子。
之所以是快要实现,是因为,新中国虽然成立了,可是在华南、西南还有很多残余势力,全国还没有解放。既然还没有解放,那他就要一直战斗,直到最终胜利。
1950年3月,孙景坤一路来到了海南,准备参加解放海南岛。4月,战斗正式打响。
40军官兵在军长韩先楚的率领下,依靠着简陋的木质帆船就驶向了琼州海峡。在海面上完全没有遮挡物,敌人一眼就能发现。
敌人不仅在天上有飞机侦察,海面上有舰艇巡逻,在陆地上也有密集的火力。人民解放军迎着敌人的炮火,英勇的往前进攻。
不断有船只被敌人的炮弹击中,一旦击中,就是船毁人亡。海面上随处可见破碎的木板,以及战士的尸体和鲜血。
在快要登陆时,孙景坤乘坐的那艘小船也被击中了。他落水了,幸好他抓住了一块木板,然后往岸上游。在到达岸边时,他才发现,他这个排只剩下了12个战友。
他把失去战友的悲愤之情全都发泄在了敌人的身上,拿着机枪对着敌人不停地扫射。在他们的努力下,1950年5月1日,海南岛全部解放。
“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这一句歌词很多人都会唱,可是对于孙景坤来说,这有着特殊的含义。
之前我们也讲了,孙景坤是丹东市山城村人,这里紧挨着鸭绿江。所以于他而言,不仅是保卫祖国,也正是保护家乡。
他没有想到,本以为解放了海南岛就没有什么大的战斗了。可是美国佬又来了,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
美军出动多架飞机进入我国领空,在丹东轰炸他的家乡,他愤怒了,发誓要打败美国佬,为家乡父老报仇。
刚打完海南岛战役的他们,奉命前往丹东集结,准备进入朝鲜作战。在到达丹东后,他才见到了美军飞机对家乡轰炸的惨状,很多乡亲们的房屋被炸毁,一些家乡父老还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他恨得牙痒痒,心里悲痛异常。
部队的驻地离他家很近,他也非常牵挂家里的亲人。离家已经快三年了,他无时无刻不在思念自己的亲人。
但他没有向部队提出申请回家,他看着美军对乡亲们造成的伤害,看着对岸的战火在蔓延,他明白战争一触即发,部队随时都有可能跨过鸭绿江。
1950年10月19日深夜,孙景坤所在的40军奉命经过丹东鸭绿江大桥秘密开赴朝鲜战场。
部队过江后,志愿军总部决定昼伏夜出,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经过几天的急行军,10月25日到达朝鲜西线战场。
美军完全没有想到我志愿军已经入朝参战,双方展开了一场遭遇战,敌人对突然出现的军队感到震惊,一时间不知所措。
这一仗敌人被打得落花流水,孙景坤在这一战也杀伤了不少的敌人。但是不幸的是,敌人的一发炮弹在他身边爆炸了,他的大腿受到了重伤。不得不送回了国内,在部队医院进行治疗。
在他伤愈后,他立刻又要求返回战场,他表示 “死也要死在前线”。部队上的领导见他如此坚决,也就答应了他。将他安排上了一辆前往前线运送军需物资的军列,他第二次跨过鸭绿江入朝。
可是这一次入朝,他还没有上战场,也没有受伤,就又返回国内了,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在行进途中,军列遭到了敌军的狂轰滥炸。不仅车子翻了,人也都走散了,在朝鲜他又不认识路,语言又不通。
这样一来,他也找不到自己原来的部队。无奈之下,他只好采用了一个笨方法,沿着铁路线一路走回国内。
他所在的357团正向砥(dǐ)平里一带集结,当他得知后,再也坐不住了,立刻就要求前往朝鲜。他搭乘过江军列,第三次跨过鸭绿江,向部队奔去。
1951年2月13日,砥平里反击战开始。战斗一开始,我志愿军战士就勇猛地向敌人阵地发起了进攻。
当时,我志愿军物资供应不足,后方补给没有跟上。导致战士们粮食不足,那些天战士们一直在忍冻挨饿,好多战士都是饿了就在地上抓一把雪吃。
可是,孙景坤和他的战友们在饥饿面前没有屈服,依然打出了志愿军战士的威风。战后,119师命名357团7连为“硬骨头连”,授予锦旗1面,记大功1次。
在孙景坤大女儿家墙上的镜框里,有他的立功奖状,还有他和国家领导人的合影,那是他的荣耀,记载了他征战多年的功勋。
从1948年参军,打了多少仗,孙景坤已记不清了。不过,有一场战斗的场景却一直印在他的脑海里。
1952年10月26日黄昏,在炮火的掩护下,经过两个多小时激战,357团终于占领上甘岭161高地。夺下阵地后,由8连副连长支全胜带领2排官兵坚守阵地。
161高地三面都处于敌人的火力控制下,敌军炮兵、航空兵向山头发射炮弹数万发,投掷炸弹数千枚,增援部队很难登上高地,身为副排长的孙景坤接到了上级增援上甘岭161高地的命令。
参军多年的他,战斗也不知道经历了多少次,辽沈、平津、解放长沙、解放海南岛……战斗一次比一次凶险。可是这一次,跟之前的那些战役比起来还要凶险。
但是孙景坤没有退缩,他带着9个战士,每人都拿着一箱手榴弹,冒着敌人猛烈的炮火,冲上了161高地。
当他们到达阵地时,发现一个排的战友们,已经只剩下了几个人。战斗之惨烈,可见一斑。
一到战场,孙景坤就开始布置战友准备防守。他们要躲避敌人的炮火,还要注意敌人的动向。当炮弹的硝烟还没有散去时,敌人已经就冲上来了。
孙景坤把手榴弹扔向敌人,不断地在敌人中间爆炸。因为硝烟还没有散去,左侧有几个敌人悄悄摸上来了,孙景坤瞥到了一眼,立刻拿起枪就突突了他们。左侧的敌人刚打完,右侧的又来了……
孙景坤和其他十几名战友一直从上午坚守到了黑夜,手榴弹、子弹打光了,就去捡敌人的武器。就是靠这样,他们一共打退了敌人6次进攻。
战后,因为他的英勇表现,孙景坤荣立一等功,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战士荣誉勋章”1枚。
也就是因为这一仗,才有文章开头说的那篇文章《奋战在危急情况下的副排长孙景坤》。
1953年,孙景坤被选为志愿军的英雄代表,成为了回国报告团的成员。在北京,他们受到了国家和人民的热烈欢迎,毛主席、周总理还亲切接见了他们。
朝鲜战争胜利结束后,孙景坤也在1955年回到家乡山城村。本来组织上是安排他到城市里去工作,可是他却放弃了,选择回到自己家乡务农。
在办理党组织关系时,他丝毫不提自己的功劳,只是简单地办理党组织关系转移。
回乡第三天,他就拿起农具到生产队参加劳动。他也不和村民讲自己以前的战斗经历,村民们只知道,以前他是村农民协会副主任,后来去参军了。可是对于他参军的经历,却一无所知。
孙景坤担任生产队长的那些年里,针对家乡小河夏季泛滥涨水的情况,他带领村民搬石头、挑土,一步一步建成了一座堤坝,让村民基本不再受到洪水的威胁。
为了建设家乡,他花了几年的时间,在家乡滚兔岭上栽下13万棵松树和板栗树,给村里带来了不小的财富。
孙景坤总是坚持吃苦在前,就算有好的机会,也会先让给其他乡亲。当时有单位来村里招工,作为生产队长,他觉得自己家里还过得下去,每次都把指标让给其他人,自己的几个子女都在村里务农。
一开始的时候,孙景坤的子女也会抱怨,觉得自己的父亲为什么对别人那么好,对自己的子女却那么严格。
后来,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也渐渐明白了。据孙景坤的大女儿说:“我们后来慢慢明白了父亲的做法,父亲经历了生死,他想更多的回报社会,他是在替牺牲的那些战友活着!”
在那段务农的日子里,不管是,还是生产队长,孙景坤最看重的还是他党员的身份。
改革开放后,他又响应国家号召,带着大家一起致富,在村里建立了致富小组、扶贫小组。
务农的这些年,孙景坤不怕吃苦,有什么困难自己先带头上。对于享受,他从来没有想过,他根本不在乎。作为一个党员,他舍已为人,不图回报。1984年,对于分给自己的40亩地,他全都不要,重新分配给了从外地迁来的贫困户。
村里人都说他太傻了,吃了大亏。可他却回应道:“我的信仰里没有吃亏这两个字!”
村民一窝蜂似地都来询问孙景坤,询问这个事是不是属实,还打听朝鲜战场的故事。可是孙景坤对于这个从不多说,那本张德胜拿来的书也被他收在家里。
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参军打仗不算什么稀罕事,在丹东有很多的村子都有人去朝鲜战场。时间一长,村里人也就慢慢忘了这件事。在村民的眼中,他还是一个生产队长。
直到1990年,丹东电视台在山城村采访大棚蔬菜的种植情况。才偶然得知了孙景坤的事迹,经过对孙景坤的采访,才逐渐揭开了那一段尘封的往事。
经过电视台的报道,孙景坤的事迹也就在当地传开了。很多人前往孙景坤的家中慰问,政府也给他颁发表彰。
孙景坤并没有觉得开心,反而觉得很烦恼。后来记者回访时,他向记者抱怨道:“你给我带来了麻烦呢!家里老是有人来,我都没法下地干活了。”
当地政府得知孙景坤的事迹后,经常去慰问他,询问他生活上有什么困难,有什么要求可以提。
孙景坤却说道:“我们那个团、那个连,牺牲了那么多战友,他们都还那么年轻,就这样都没了。我能活着回来就已经很幸运了,还能有什么要求。”
孙景坤老人,如今已经97岁高龄了。他以前一直都是由大女儿照顾,可如今大女儿都已经70岁了,连自己都需要别人照顾,已经没有能力照顾他了。
丹东市有关部门得知这个消息后,将孙景坤接到了光荣院,派专人看护。如今,在丹东安享晚年的孙景坤,非常感谢党和政府对他的照顾。他认为,这是党和政府给他的最好待遇!
在新中国的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无名英雄。他们不为名利,不炫耀自己过往的功劳,深深地埋在人民当中,做着最普通的事,继续发光发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东北虎从家门口经过 邻居提醒后大爷仍去看怎么个事 老虎折返扑门发出巨大响声
最新演讲!孟晚舟勉励大学学子:“在仰望星空的同时,双手沾灰,两脚沾泥!”
荣耀300、OPPO Reno13、vivo S20三大系列竞相亮相:线下大战开始
荣耀Magic7更新MagicOS 9.0.122版体验:不吐不快,说说真实感受
|